- 1、八斗之才 [ bā dǒu zhī cái ]- 释义:才:才华。比喻人极有才华。 - 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 
- 2、博古通今 [ bó gǔ tōng jīn ]- 释义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 - 出处: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博古知今。” 
- 3、才貌双全 [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]- 释义:才学相貌都好。 - 出处: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风月瑞仙亭》:“孩儿见他文章绝代,才貌双全,必有荣华之日,因此上嫁了他。” 
- 4、才高八斗 [ cái gāo bā dǒu ]- 释义:比喻人极有才华。 - 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 
- 5、才气过人 [ cái qì guò rén ]- 释义:才:才能;气:气魄。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。 - 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,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。” 
- 6、踔绝之能 [ chuō jué zhī néng ]- 释义:踔绝:高超。高超的本领、才能。 - 出处:《汉书·孔光传》:“非有踔绝之能,不相逾越。” 
- 7、才华横溢 [ cái huá héng yì ]- 释义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,很有才华。 - 出处: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·道光26年4月16日》:“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,长安诸友多称赏之。” 
- 8、负地矜才 [ fù dì jīn cái ]- 释义:指以其才能、出身而自负骄矜。 - 出处:《南史·蔡凝传》:“他日,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:‘蔡凝负地矜才,无所用也。’” 
- 9、鹤立鸡群 [ hè lì jī qún ]- 释义: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。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。 - 出处:晋·戴逵《竹林七贤论》:“嵇绍入洛,或谓王戎曰:‘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,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” 
- 10、鹤鸣九皋 [ hè míng jiǔ gāo ]- 释义:九皋:深泽。鹤鸣于湖泽的深处,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。比喻贤士身隐名著。 -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:“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野。” 
- 11、慧业才人 [ huì yè cái rén ]- 释义: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。同“慧业文人”。 - 出处:刘师培《文说》:“别有慧业才人,创造险语,鬼斧默运,奇句自矜。” 
- 12、济世之才 [ jì shì zhī cái ]- 释义:济世:拯救时世。能够拯救时世,治理国家的人才。 - 出处:唐·杜甫《待严大夫诗》:“殊方又喜故人来,重镇还须济世才。” 
- 13、佳人才子 [ jiā rén cái zǐ ]- 释义: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。泛指年貌相当,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。 - 出处:宋·柳永《玉女摇仙佩·佳人》:“自古及今,佳人才子,少得当年双美。且恁相偎依。” 
- 14、计斗负才 [ jì dòu fù cái ]- 释义:比喻才高。 - 出处:相传南朝宋谢灵运曾称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,我得一斗,天下共分一斗。”见宋·无名氏《释常谈·八斗之才》。 
- 15、倚马可待 [ yǐ mǎ kě dài ]- 释义: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,可以等着完稿。比喻文章写得快。 -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宣武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,会须露布文,唤袁倚马前令作,手不掇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” 
- 16、智勇双全 [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]- 释义:又有智谋,又很勇敢。 - 出处:元·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某文通三略,武解六韬,智勇双全 。” 
- 17、卓尔不群 [ zhuó ěr bù qún ]- 释义:卓尔:特出的样子;不群:与众不同。指才德超出寻常,与众不同。 - 出处:《汉书·河间献王传赞》:“夫唯大雅,卓尔不群。” 
- 18、掷地金声 [ zhì dì jīn shēng ]- 释义:金:钟罄之类的乐器。比喻文章词藻优美。 - 出处:《晋书·孙绰传》:“卿试掷地,当作金石声也。” 
- 19、辩才无碍 [ biàn cái wú ài ]- 释义:碍:滞碍。本是佛教用语,指菩萨为人说法,义理通达,言辞流利,后泛指口才好,能辩论。 - 出处:《华严经》“若能知法永不灭,则得辩才无障碍;若能辩才无障碍,则能开演无边法。” 
- 20、出类拔萃 [ chū lèi bá cuì ]- 释义:拔:超出;类:同类;萃:原为草丛生的样子,引伸为聚集。超出同类之上。多指人的品德才能。 - 出处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,自生民以来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” 
- 21、出口成章 [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]- 释义:说出话来就成文章。形容文思敏捷,口才好。 -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都人士》:“彼都人士,狐裘黄黄,其容不改,出言成章。” 
- 22、满腹经纶 [ mǎn fù jīng lún ]- 释义: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。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。 - 出处:《易·屯》:“云雷屯,君子以经纶。” 
- 23、梦笔生花 [ mèng bǐ shēng huā ]- 释义: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。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。 - 出处: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梦笔头生花》:“李太白少时,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,后天才赡逸,名闻天下。” 
- 24、下笔千言 [ xià bǐ qiān yán ]- 释义:千言:长篇大论。形容文思敏捷,写作迅速。 - 出处:宋·曾巩《送丰稷》:“读书一见若经诵,下笔千言能立成。” 
- 25、盖世之才 [ gài shì zhī cái ]- 释义:盖世:压倒当世,超出世上所有的;才:才能。形容超出当代、无与伦比的才能。 - 出处:宋·苏轼《留侯论》:“子房以盖世之才,不为伊尹、太公之谋,而特出于荆轲、聂政之计,以侥幸于不死,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。” 
- 26、国士无双 [ guó shì wú shuāng ]- 释义:国士:国中杰出的人物。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。 - 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诸将易得耳,至如信者,国士无双。” 
- 27、妙笔生花 [ miào bǐ shēng huā ]- 释义:生花:长出花朵。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。 - 出处:唐 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十:“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,后天才赡逸,名闻天下。” 
形容突出有差异的成语(28个)
••阅读 3091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描写南北方差异的成语
南船北马,南橘北枳,南腔北调,南箕北斗,南辕北辙,南鹞北鹰,有名无实
描述性格差异的成语
闭月羞花,沉鱼落雁,齿如瓠犀,春风满面,多情善感,肤如凝脂,国色天香,环肥燕瘦,兰心蕙性,乐于助人,谦谦君子,螓首蛾眉,倾城倾国,色艺无双,手如柔荑,天生丽质,秀外慧中,窈窕淑女,仪静体闲,彬彬有礼,小家碧玉,色艺双全
业绩突出将的形容成语
出类拔萃,当行出色,丰功伟绩,功成名就,炉火纯青,名列前茅,首屈一指,硕果累累,一马当先,独占鳌头,捷足先登
形容成绩突出的成语成语
才高八斗,粲然可观,超凡入圣,超群绝伦,出类拔萃,大名鼎鼎,大有作为,丰功伟绩,凤毛麟角,功成名就,功成名立,功成名遂,赫赫有名,鹤立鸡群,举世闻名,连中三元,炉火纯青,名列前茅,名扬天下,数一数二,硕果累累,脱颖而出,一马当先,独占鳌头,…
形容能力比较突出的成语
班班可考,不言而谕,丹青不渝,皎如日星,劣迹昭著,清清楚楚,始终不渝
形容准时差异的成语
分毫不差,分秒必争,争分夺秒
形容问题突出的成语
班班可考,不言而谕,持之以恒,出类拔萃,丹青不渝,奋不顾身,鹤立鸡群,见义勇为,皎如日星,劣迹昭著,名列前茅,默默无闻,清清楚楚,深明大义,身先士卒,始终不渝,拾金不昧,视死如归,首当其冲,堂堂正正,一马当先,正直无私,执法如山,忠心耿耿,…
形容两个人之间差异大的成语
不相为谋,道不同不相为谋,迥然不同,天壤之别,同床异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