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旦种暮成 [ dàn zhòng mù chéng ]
释义:比喻收效极快。
出处: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九:“旦树椒豆,暮成藿羹。心之所愿,志快意惬。”
2、断杼择邻 [ duàn zhù zé lín ]
释义: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,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;孟母三迁居处,选择良好的环境,来影响孟子的成长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母仪传》:“孟子之少也,既学而归,孟母方绩,问曰:‘学何所至矣?’孟子曰:‘自若也。’孟母以刀断其织。孟子惧而问其故,孟母曰:‘子之学,若吾断斯织也。’”
3、后起之秀 [ hòu qǐ zhī xiù ]
释义: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。
出处:《晋书·王忱传》:“卿风流俊望,真后来之秀。”
4、后进之秀 [ hòu jìn zhī xiù ]
释义:犹言后起之秀。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。
出处:《宋书·张畅传》:“畅少与从兄敷、演、敬齐名,为后进之秀。”
5、女大十八变 [ nǚ dà shí bā biàn ]
释义: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,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。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龙女有十八变,汝与老僧试一变看。”
6、蓬生麻中 [ péng shēng má zhōng ]
释义: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,也能成为好人。
出处:先秦·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”
7、一日千里 [ yī rì qiān lǐ ]
释义:原形容马跑得很快。后比喻进展极快。
出处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骐、骥、骅、骝,一日而驰千里。”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臣闻骐骥盛壮之时,—日而驰千里;至其衰老;驾马先之。”
8、蒸蒸日上 [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]
释义:蒸蒸:一升、兴盛的样子。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。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,调度有方,还怕不蒸蒸日上吗?”
9、茁壮成长 [ 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]
释义:健康地成长。
出处:冰心《悼念廖公》:“象征中日友好的山樱花树,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了!”
10、孟母三迁 [ mèng mǔ sān qiān ]
释义: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,三次迁居。
出处:汉·赵歧《孟子题词》:“孟子生有淑质,幼被慈母三迁之教。”
11、雨后春笋 [ yǔ hòu chūn sǔn ]
释义:指春天下雨后,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。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。
出处:宋·张耒《食笋》诗:“荒林春雨足,新笋迸龙雏。”
12、繁荣昌盛 [ fán róng chāng shèng ]
释义:繁荣:兴旺发达;昌盛:兴旺。指国家兴旺发达,欣欣向荣。
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》:“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?”
13、日新月异 [ rì xīn yuè yì ]
释义:新:更新;异:不同。每天都在更新,每月都有变化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,不断出现新事物、新气象。
出处: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”
14、突飞猛进 [ tū fēi měng jìn ]
释义:突、猛:形容急速。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。
出处:邹韬奋《患难馀生记》第三章:“进步文化的突飞猛进,虽有利于国家民族,虽有利于人民大众,但却是顽固派反动派的莫大的障碍物。”
15、发荣滋长 [ fā róng zī zhǎng ]
释义:荣: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;滋长:生长。指草木繁茂生长。比喻茁壮成长
出处:明·高攀龙《讲义·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》:“四者之入于心,如木之于地,根深柢固,故能发荣滋长,畅茂荣达而生色也。”
16、与时俱进 [ yǔ shí jù jìn ]
释义:同时代一起进步,指顺应时代的潮流
出处:林语堂《时代与人》:“与时俱进加入国民党之军阀虽然博得革命,却未必是‘迈进’的时代的光荣。”
17、茁茁壮壮 [ zhuó zhuó zhuàng zhuàng ]
释义:肥大壮实,成长壮大
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六章:“孩子们一个个都懂事明理,长得茁茁壮壮的。”
18、方生方死 [ fāng shēng fāng sǐ ]
释义:方:正在。指事物不断生成或消亡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。”
快速成长用词语怎么形容(1个)
- 共饮一江水一起喝一条江河里的水。指彼此在一条江河的哺育下共同成长,有共同的感情。也指邻国之间人民的亲密友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