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安于现状 [ ān yú xiàn zhuàng ]
释义: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,不愿改变。
出处:王朝闻《论凤姐》第11章:“这样的梦境,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。”
2、百闻不如一见 [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]
释义:闻:听见。听得再多,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。
出处: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百闻不如一见,兵难遥度,臣愿驰至金城,图上方略。”
3、博闻辩言 [ bó wén biàn yán ]
释义:博:多。闻:传闻。辩言:巧言。形容道听途说,似是而非的言论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。”
4、博闻强记 [ bó wén qiáng jì ]
释义:闻:见闻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
出处: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,君子贱之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博闻强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,谓之君子。”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”
5、博闻强识 [ bó wén qiáng zhì ]
释义:闻:见闻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
出处: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,君子贱之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博闻强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,谓之君子。”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”
6、博洽多闻 [ bó qià duō wén ]
释义:洽:广博;闻:见闻。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林从竦受学,博洽多闻,时称通儒。”
7、博物洽闻 [ bó wù qià wén ]
释义:广知事物,学识丰富。
出处: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以迁之博物洽闻,而不能以知自全,既陷极刑,幽而发愤,书亦信矣。”
8、博学多闻 [ bó xué duō wén ]
释义:博学:广博。学识广博,见闻丰富。
出处: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”《荀子·修身》:“多闻曰博。”
9、不动声色 [ bù dòng shēng sè ]
释义:声:言谈;色:脸色。在紧急情况下,说话、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。形容非常镇静。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垂绅正笏,不动声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。”
10、不知不觉 [ bù zhī bù jué ]
释义:知:知道;觉:觉察。没有意识到,没有觉察到。现多指未加注意。
出处:明·赵弼《两教辨》:“遂使昏愚之徒,听其妖诞,舍正从邪,醉生梦死,不知不觉。尧舜三代以前,未闻有此教。”
11、博闻多识 [ bó wén duō shí ]
释义:博:广博;闻:见闻;识:学识。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出处:《魏书·李业兴传》:“博闻多识,万门千户,所宜访询。”
12、博闻强志 [ bó wén qiáng zhì ]
释义: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
出处: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。”
13、不问不闻 [ bù wèn bù wén ]
释义:闻:听。人家说的不听,也不主动去问。形容对事情不关心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,且居处于膏梁锦绣之中,竟如‘槁木死灰’一般,一概不问不闻,惟知恃亲养子。”
14、不相问闻 [ bù xiāng wèn wén ]
释义: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。
15、惨不忍闻 [ cǎn bù rěn wén ]
释义:闻:听。凄惨得叫人不忍心听。
出处:清 陈天华《狮子吼》第二回:“或父呼子,或夫觅妻,呱呱之声,草畔溪间,比比皆是,惨不忍闻。”
16、传闻异辞 [ chuán wén yì cí ]
释义:传闻:原指久远的事,后指听来的传说;异辞:原指措词有所不同,后指说法不一致。指传说不一致。
出处: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:“所见异辞,所闻异辞,所传闻异辞。”
17、传闻不如亲见 [ chuán wén bù rú qīn jiàn ]
释义:听人传说总不如亲眼所见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,视景(影)不如察形。”
18、殚见洽闻 [ dān jiàn qià wén ]
释义:殚:尽,完全;洽:广博。该见的都见过了,该听的都听过了。形容见多识广,知识渊博。
出处: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元元本本,殚见洽闻。”
19、道听途说 [ dào tīng tú shuō ]
释义:道、途:路。路上听来的、路上传播的话。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。
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小说家者流,盖出于稗官,街谈巷语,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。”
20、杜耳恶闻 [ dù ěr è wén ]
释义:塞住耳朵不愿听。
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末帝纪中》:“怀忠抱直之人,虚心谒见;便佞诡随之说,杜耳恶闻。”
21、多闻强记 [ duō wén qiáng jì ]
释义:闻:见闻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天台韶国师法嗣》:“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,余杭人也,辩才冠众,多闻强记,时天台人推为杰出。”
22、耳闻目睹 [ ěr wén mù dǔ ]
释义:闻:听见;睹:看见。亲耳听到,亲眼看见。
出处:《资治通鉴·唐纪睿宗景云二年》:“口说不如身逢,耳闻不如目睹。”
23、耳闻目击 [ ěr wén mù jī ]
释义:击:接触。亲自听说,亲眼看见。
出处:宋·刘克庄《后村全集·回刘汀州书》:“仆不佞,于世之杰士仁人,……皆耳闻目击,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,遂得附名骥尾,以诏不朽,岂非幸欤!”
24、耳闻目见 [ ěr wén mù jiàn ]
释义: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。
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夫信谤之徵,有如影响;耳闻目见,其事已多,或乃精诚不深,业缘未感,时傥差阑,终当或报耳。”
25、耳闻则诵 [ ěr wén zé sòng ]
释义:听过就能背出来。形容记忆力强。
出处:《晋书·苻融载记》:“融聪辩明慧,下笔成章,至于谈玄论道,虽道安无以出之。耳闻则诵,过目不忘,时人拟之王粲。”
26、耳闻不如目见 [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]
释义: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。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政理》:“夫耳闻之,不如目见之;目见之,不如足践之。”
27、奋发图强 [ fèn fā tú qiáng ]
释义:图:谋求。振作精神,以求强盛。
出处: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,革命加拼命,勇攀世界科学高峰。 郭沫若《科学的春天》
28、亘古奇闻 [ gèn gǔ qī wén ]
释义:亘古:从古代到现代;奇:稀有不常见的。从古到今很少听到或见到的事情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从来稀有,亘古奇闻。”
29、诟如不闻 [ gòu rú bù wén ]
释义:诟:辱骂。被人辱骂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,不动声色,形容宽宏大量,有涵养。
30、寡见少闻 [ guǎ jiàn shǎo wén ]
释义:听的少,见的少。形容学识浅薄,见闻不广。
出处:汉·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俚人不知,寡见鲜闻。”
带闻的词语有哪些(10个)
- 上闻下达闻:听见;达:通晓,明白。使上级知道,下级的人明白。
- 久而不闻其香在有香草的房子里呆久了,就闻不着香草的香味了。比喻处在某个环境中的时间长了,对周围一切都觉得很平常。
- 令闻令望令闻:美好的名声;令望:有美好的威仪,使人景仰。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,使人仰慕效法。
- 令闻嘉誉对有功德的人记载其功绩,进爵嘉奖。
- 令闻广誉令:美、善;闻:名声。美好的名声,很大的荣誉。
- 使之闻之闻:听见。故意让人听见。
- 博见洽闻博、洽:广博。广知事物,学识丰富。
- 名闻利养佛家语。指名声远闻,以利养身。
- 呼天不闻向天呼唤求助,但天却听不到。比喻求告无门,无处诉说。
- 声闻九皋九皋:深泽。比喻负有盛名,为世人所称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