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哀莫大于心死 [ 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]
释义:指最可悲哀的事,莫过于思想顽钝,麻木不仁。
出处: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哀莫大于心死,而人死亦次之。”
2、昂首阔步 [ áng shǒu kuò bù ]
释义:昂:仰,高抬。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。形容精神抖擞,意气风发。
出处:李大钊《青春》:“惟有昂首阔步,独往独来,何待他人之援手。”
3、昂首伸眉 [ áng shǒu shēn méi ]
释义:伸:扬。抬头扬眉。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。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乃欲仰首伸眉,论列是非,不亦轻朝廷,羞当世之士耶!”
4、昂首天外 [ áng shǒu tiān wài ]
释义:抬起头望着天边。形容态度傲慢,或做事脱离实际。
出处:清·归庄《王大痴像赞》:“昂其首,睅其目,举觞而望青天者,是为王大痴。”
5、昂首挺胸 [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]
释义:抬起头,挺起胸膛。形容斗志高,士气旺。
出处:《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》:“个个视死如归,坚贞不屈,昂首挺胸站在那里。”
6、昂首望天 [ áng shǒu wàng tiān ]
释义:仰起头,望着天。喻指眼光向上,作风浮泛,不肯放下架子、深入基层。
出处:清·归庄《王大痴像赞》:“昂其首,睅其目,举觞而望青天者,是为王大痴。”
7、白首相知 [ bái shǒu xiāng zhī ]
释义:白首:白头发,引申为时间长。意谓老年知己。
出处:明·孙仁儒《东郭记·顽夫廉》:“君家朋友何须道,翻腾云雨都常套,抵多少白发相知,按剑同袍。”
8、白首之心 [ bái shǒu zhī xīn ]
释义:老年时的壮志。
出处: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”
9、白首北面 [ bái shǒu běi miàn ]
释义:北面:古以南面为尊,北面为卑,此指学生敬师之礼。谓年老犹拜师受业。
出处:《文中子·立命》:“夫子十五为人师焉,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,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?”
10、白首空归 [ bái shǒu kōng guī ]
释义:白了头发,空手回来。比喻年纪已老,学无成就。
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献帝纪》:“营求粮资,不得专业。结童入学,白首空归。”
11、白首穷经 [ bái shǒu qióng jīng ]
释义: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,犹言活到老,学到老。
出处:《元史·张特立传》:“壬子岁,复降玺书谕特立曰:白首穷经,诲人不倦,无过不及,学者宗之,昔已赐嘉名,今复谕意。”
12、百年大计 [ bǎi nián dà jì ]
释义:大计:长远的重要的计划。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。
出处:清·梁启超《论民族竞争之大势》:“数月之间,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,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。”
13、笔大如椽 [ bǐ dà rú chuán ]
释义:形容著名的文章。也指有名的作家。
出处:《晋书·王珣传》:“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,既觉,语人曰:‘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’”
14、勃然大怒 [ bó rán dà nù ]
释义:勃然:突然。突然变脸大发脾气。
出处:汉·班固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是故皇天勃然发怒。”
15、博大精深 [ bó dà jīng shēn ]
释义:博:广,多。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。
出处:明·姜世昌《〈逸周书〉序》:“迄今读书,若揭日月而行千载,其博大精深之旨,非晚世学者所及。”
16、不登大雅之堂 [ 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 ]
释义: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、“粗俗”的事物(多指文艺作品)。
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这部评话,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。”
17、不堪回首 [ bù kān huí shǒu ]
释义:堪:可以忍受;回首:回顾,回忆。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,因而不忍去回忆。
出处:唐·戴叔伦《哭朱放》:“最是不堪回首处,九泉烟冷树苍苍。”
18、布衣黔首 [ bù yī qián shǒu ]
释义:布衣:封建时代平民的别称;黔首:战国及秦代对人民的称谓。古代指一般百姓。
出处: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夫斯乃上蔡布衣,闾巷之黔首。”
19、百事大吉 [ bǎi shì dà jí ]
释义:指一切顺利;平安无事。
出处:宋·周密《癸辛杂识续集下·桃符获罪》:“宜入新年怎生呵,百事大吉那般者。”
20、不顾大局 [ bù gù dà jú ]
释义: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6回:“似此不顾大局,自便私图,若非钦派亲信大员,前往各省详细稽查,认真清理,将来财政竭蹶,根本动摇,其弊当不可胜言……”
21、才疏志大 [ cái shū zhì dà ]
释义: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融负其高气,志在靖难,而才疏意广,迄无成功。”
22、材大难用 [ cái dà nán yòng ]
释义: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。后形容怀才不遇。
出处: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吾有大树,人谓之樗。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,立之涂,匠者不顾。今子之言,大而无用,众所同去也。”
23、吹大法螺 [ chuī dà fǎ luó ]
释义:法螺:做佛事时用的乐器。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。后借以讽刺吹牛皮,说大话。
出处:《妙法莲花经·序品》:“今佛世尊欲说大法,雨大法雨,吹大法螺,击大法鼓,演大法义。”
24、春回大地 [ chūn huí dà dì ]
释义: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。形容严寒已过,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。
出处:宋·周紫芝《太仓稊米集·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》:“树头雪过梅犹在,地上春回柳未知。”
25、才大难用 [ cái dà nán yòng ]
释义: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。后形容怀才不遇。同“材大难用”。
出处:《书言故事·花木类》:“有才不遇,曰才大难用。”
26、才大如海 [ cái dà rú hǎi ]
释义: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。
27、材剧志大 [ cái jù zhì dà ]
释义:指才智多,志向大。
出处: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,犹然而材剧志大,闻见杂博。”
28、材疏志大 [ cái shū zhì dà ]
释义:指志向虽大而才能不足。有时用为谦词。
出处:宋·陆游《大风登城诗》:“材疏志大不自量,西家东家笑我狂。”
29、阐扬光大 [ chǎn yáng guāng dà ]
释义:发扬光大。指使美好的事物在原来基础上不断发展、扩大和提高。
出处:明·李贽《与焦弱侯书》:“待木之人,望兄速了业缘,以阐扬光大此学为不朽事业。”
30、长枕大衾 [ cháng zhěn dà qīn ]
释义:比喻兄弟友爱。
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卷五八:“唐明皇于诸王为长枕大衾,虽甚亲爱,亦是无以限制之,无足观者。”
什么大作的四字词语(1个)
- 盱衡大局盱衡:扬眉举目。指纵观全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