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百年树人 [ bǎi nián shù rén ]
释义:树:种植,栽培。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。
出处:《管子·权修》:“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,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”
2、草木萧疏 [ cǎo mù xiāo shū ]
释义:萧疏:冷落,稀稀落落。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。形容深秋景象。
出处:《晋祠》:“春日黄花满山,径幽香远;秋来草木萧疏,天高水清。”
3、草衣木食 [ cǎo yī mù shí ]
释义:编草为衣,以树木果实为食。形容生活清苦。
出处:元·马致远《黄梁梦》第一折:“你这出家人,无过草衣木食,干受辛苦,有什么受用快活处。”
4、池鱼林木 [ chí yú lín mù ]
释义:比喻无辜而受连累,遭祸害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楚王亡其猿,而林木为之残;宋君亡其珠,池中鱼为之殚。”
5、大兴土木 [ dà xīng tǔ mù ]
释义:兴:创办;土木:指建筑工程。大规模地盖房子。
出处:宋·洪迈《容斋三笔》卷十一:“奸佞之臣,罔真宗以符端,大兴土木之役,以为通宫玉清昭应之建。”
6、呆若木鸡 [ dāi ruò mù jī ]
释义:呆:傻,发愣的样子。呆得象木头鸡一样。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。
出处:《庄子·达生》:“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;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”
7、刀山剑树 [ dāo shān jiàn shù ]
释义: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。形容极残酷的刑罚。
出处:《太平广记》卷三八二《裴则子》引《冥报拾遗》:“至第三重门,入见镬汤及刀山剑树。”
8、登木求鱼 [ déng mù qiú yú ]
释义:登:攀;木:树。爬到树上找鱼。比喻方向、方法不对,无法达到目的。
出处:宋·苏辙《次韵吴厚秀才见录》:“登木求鱼知我掘,循巢觅兔笑君疏。”
9、独木不成林 [ dú mù bù chéng lín ]
释义:一棵树成不了森林。比喻个人力量有限,办不成大事。
出处:汉·崔骃《达旨》:“高树靡阴,独木不林。”
10、独木难支 [ dú mù nán zhī ]
释义:一根木头支不住高大的房子。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,维持不住全局。
出处:隋·王通《文中子·事君》:“大厦将颠,非一木所支也。”
11、蠹众木折 [ dù zhòng mù zhé ]
释义:蛀虫多了,木头就要折断。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,就能造成灾祸。
出处:《商君子·修权》:“蠹众而木折,隙大而墙坏。”
12、大厦将颠 [ dà shà jiāng diān ]
释义:比喻情势危急,频临崩溃。
出处:隋·王通《中说·事君》:“[文中子]退而谓董常曰:‘大厦将颠,非一木所支也。’”
13、诽谤之木 [ fěi bàng zhī mù ]
释义:诽谤:引以为谏言;木:木牌。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,让人们写上谏言。
出处: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古之治天下,朝有进善之旌,诽谤之木,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。”
14、风木含悲 [ fēng mù hán bēi ]
释义:比喻因父母亡故,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。
出处: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”
15、蜚瓦拔木 [ fēi wǎ bá mù ]
释义:形容风力迅猛。
出处:宋·袁文《瓮牖闲评》第三卷:“余乡常有飓风,但初来声势颇恶,与三州不异,人家即曰:‘报起矣!’有顷则亦蜚瓦拔木,无所不至。”
16、逢场竿木 [ féng chǎng gān mù ]
释义:比喻偶尔凑凑热闹的人。
出处:语出《五灯会元·南岳让禅师法嗣·江西马祖道一禅师》:“竿木随身,逢场作戏。”
17、风木之悲 [ fēng mù zhī bēi ]
释义:风木:同“风树”,比喻因父母亡故,不能奉养。指丧父母的悲伤。
出处: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元白揣摩》:“早年失怙,常怀风木之悲;壮岁鼓盆,久虚琴瑟之乐。”
18、风木之思 [ fēng mù zhī sī ]
释义:比喻父母亡故,不及孝养而生的思念之情。
出处:明·张居正《承天大志纪赞·陵寝纪》:“臣谨以山川形胜、陵宫规制,各为一图,用备九重瞻览,少慰风木之思。”
19、浮石沉木 [ fú shí chén mù ]
释义:比喻是非颠倒。
出处:汉·陆贾《新语·辨惑》:“夫众口之毁誉,浮石沉木,群邪所抑,以直为曲。”
20、刚毅木讷 [ gāng yì mù nè ]
释义:刚:坚强;毅:果决;木:质朴;讷:说话迟钝,此处指言语谨慎。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。
出处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子曰:‘刚、毅、木、讷,近仁。’”
21、古木参天 [ gǔ mù cān tiān ]
释义:参天:高入云天。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。
出处: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61回:“但见碧峰叠翠,古木参天,千红万紫,遍满幽谷。”
22、故家乔木 [ gù jiā qiáo mù ]
释义:①指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众。②喻指乡贤。
出处: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余大先生道:‘自古说:“故家乔木。”果然不差。就如尊府这灯,我县里没不第二副。’”
23、寒木春华 [ hán mù chūn huá ]
释义:寒木不凋,春华吐艳。比喻各具特色。
出处:既有寒木,又发春华,何如也?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
24、画地刻木 [ huà dì kè mù ]
释义:比喻进监狱,受审讯。
出处:《梁书·王僧儒传》:“盖画地刻木,昔人所恶。丛棘既累,于何可闻?”
25、教猱升木 [ jiāo náo shēng mù ]
释义:教猴子爬树。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。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角弓》:“毋教猱升木,如涂涂附。”
26、金口木舌 [ jīn kǒu mù shé ]
释义: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
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学行》:“天之道不在仲尼乎?仲尼驾说者也;不在兹儒乎?如将复驾其所说,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。”
27、刻木为吏 [ kè mù wéi lì ]
释义: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,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。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。
出处: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,削木为吏议不对,定计于鲜也。”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:“刻木为吏,期不对。”
28、枯枝败叶 [ kū zhī bài yè ]
释义:败:衰败。干枯的树枝,衰败的花叶。形容荒凉、破坏的样子。
出处: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余韵》:“鸽翎蝠粪满堂抛,枯枝败叶当阶罩。”
29、枯木死灰 [ kū mù sǐ huī ]
释义:死灰:燃烧后余下的冷灰。身如枯木,心如死灰。比喻极其消极悲观。
出处: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杭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
30、枯木朽株 [ kū mù xiǔ zhū ]
释义:枯木头,烂树根。比喻衰朽的力量或衰老无用的人。
出处:汉·邹阳《狱中上梁王书》:“故有人先谈,则枯木朽树功而不忘。”
形容木词语有哪些词语(10个)
- 不祥之木祥:吉祥;木:树。不吉祥的树。即被雷电所毁的树。指不会带来吉利的庇护者。
- 人何以堪堪:忍受。人怎么能忍受得了。表示人在感情或力量等方面已经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。
- 千头木奴奴:拟人化的说法。指可以维持生计的家产。
- 善问者如攻坚木形容在学问上善于问难的人,应当是先易后难,循序渐进,像木工砍硬木先从易进斧的地方下手一样。
- 寸木难支寸木难以支撑坍塌的大厦。比喻国家衰败,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扭转的。
- 尺之木必有节目一尺长的木头也有节疤。比喻事物各有所短,不可能十全十美。
- 山有木工则度之度:图谋。山上有树木,工匠才能量材使用。比喻人有了德才,然后才有可能被人重用。
- 拱木不生危拱木:两臂合围那样粗的树木;危:危险的地方。大的树森林不生长在高而危险的地方。比喻忠臣没生在的危难的时期。
- 散木不材比喻没有用处的事物。
- 木偶衣冠给木偶穿衣戴帽。比喻装模作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