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百依百顺 [ bǎi yī bǎi shùn ]- 释义:什么都依从。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。 - 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三卷:“做爷娘的百依百顺,没一事违拗了他。” 
- 2、闭目塞听 [ bì mù sè tīng ]- 释义:闭上眼睛不看,堵住耳朵不听。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。 - 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“闭目塞聪,爱精自保。” 
- 3、百依百随 [ bǎi yī bǎi suí ]- 释义:形容什么都顺从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这颜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随,轻怜重惜,卖俏迎奸。” 
- 4、垂帘听政 [ chuí lián tīng zhèng ]- 释义:垂帘: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,殿上用帘子遮隔。听:治理。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。 - 出处:《旧唐书·高宗纪下》:“时帝风疹不能听朝,政事皆决于天后。自诛上官仪后,上每视朝,天后垂帘于御座后,政事大小皆预闻之,内外称为二圣。” 
- 5、唇枪舌剑 [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]- 释义:舌如剑,唇象枪。形容辩论激烈,言词锋利,象枪剑交锋一样。 - 出处:元·高文秀《渑池会》一折:“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。” 
- 6、侈人观听 [ chǐ rén guān tīng ]- 释义:指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。 - 出处:《醒世恒言·李道人独步云门》:“直从大禹以前,就有七十九代,都有曾封禅。后来只有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个,这怎叫得有道之君?无非要粉饰太平,侈人观听。” 
- 7、垂帘听决 [ chuí lián tīng jué ]- 释义:指女后辅幼主临朝听政。 - 出处:清·薛福成《庸庵笔记·史料一·咸丰季年三奸伏诛》:“皇上冲龄,未能亲政,天步方艰,军国事重,暂请皇太后垂帘听决。” 
- 8、大放厥词 [ dà fàng jué cí ]- 释义:厥:其,他的;词:文辞,言辞。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。现用来指大发议论。 - 出处:唐·韩愈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玉佩琼琚,大放厥词。” 
- 9、道听途说 [ dào tīng tú shuō ]- 释义:道、途:路。路上听来的、路上传播的话。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。 - 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小说家者流,盖出于稗官,街谈巷语,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。” 
- 10、道听涂说 [ dào tīng tú shuō ]- 释义:从道路上听到,在道路上传说。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。 - 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‘道听而涂说,德之弃也。’” 
- 11、阿谀奉承 [ ē yú fèng chéng ]- 释义:阿谀:用言语恭维别人;奉承:恭维,讨好。曲从拍马,迎合别人,竭力向人讨好。 - 出处: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八回:“他却小器易盈,况且是个小人,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。” 
- 12、耳濡目染 [ ěr rǔ mù rǎn ]- 释义:濡:沾湿;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 - 出处:唐·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濡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 
- 13、耳视目听 [ ěr shì mù tīng ]- 释义:用耳朵看,用眼睛听。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,可以不受器官限制。 - 出处:《列子·仲尼》:“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,得聃之道,能以耳视而目听。” 
- 14、耳闻目见 [ ěr wén mù jiàn ]- 释义: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。 - 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夫信谤之徵,有如影响;耳闻目见,其事已多,或乃精诚不深,业缘未感,时傥差阑,终当或报耳。” 
- 15、耳闻则诵 [ ěr wén zé sòng ]- 释义:听过就能背出来。形容记忆力强。 - 出处:《晋书·苻融载记》:“融聪辩明慧,下笔成章,至于谈玄论道,虽道安无以出之。耳闻则诵,过目不忘,时人拟之王粲。” 
- 16、耳听八方 [ ěr tīng bā fāng ]- 释义: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。形容人很机警。 - 出处: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3回:“为将之道:身临战场,务要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。” 
- 17、耳听心受 [ ěr tīng xīn shòu ]- 释义:用耳朵听,并记在心里。 
- 18、奉命唯谨 [ fèng mìng wéi jǐn ]- 释义:奉命:接受命令;唯:只有;谨:小心谨慎。指服从命令,小心谨慎。 - 出处: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卷十五:“诸官奉命唯谨。” 
- 19、反听内视 [ fǎn tīng nèi shì ]- 释义:内视:向内看;反听:听外面的。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,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。 - 出处: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反听之谓聪,内视之谓明,自胜之谓强。”《后汉书·王允传》:“夫内视反听,则忠臣竭诚;宽贤务能,则义士厉节。” 
- 20、反听收视 [ fǎn tīng shōu shì ]- 释义:不听不视。指不为外物所惊扰。 - 出处:宋˙范仲淹《蒙以养正赋》:“务实去华,育德之方斯在;反听收视,养恬之义相应。” 
- 21、俯首贴耳 [ fǔ shǒu tiē ěr ]- 释义:俯首:低头。低着头,耷拉着耳朵。形容恭顺服从,屈卑驯服的样子。 - 出处:唐·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若俯首帖耳,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 
- 22、公听并观 [ gōng tīng bìng guān ]- 释义: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蒋济传》:“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,公听并观,若事有未见于理而物未周于用,将改曲易调,远与黄唐角功,近昭文武之迹,岂近习而已哉?” 
- 23、拱手听命 [ gǒng shǒu tīng mìng ]- 释义:拱手:双手合抱在胸前,以示敬意。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,毫无反抗。 - 出处:《明史·陈九畴传》:“边臣怵利害,拱手听命,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,以至于今。” 
- 24、骇人听闻 [ hài rén tīng wén ]- 释义:骇:震惊。使人听了非常吃惊、害怕。 - 出处: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·东角楼街巷》:“南通一巷,谓之界身,并是金银帛交易之所,屋宇雄壮,门面广阔,望之森然,每一交易,动即千万,骇人闻见。” 
- 25、胡说八道 [ hú shuō bā dào ]- 释义: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。 - 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十八回:“你那曾见《素问》、《难经》、《本草》、《脉诀》,是甚般章句,怎生注解,就这等胡说乱道,会甚么悬丝诊脉!” 
- 26、花言巧语 [ huā yán qiǎo yǔ ]- 释义:原指铺张修饰、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。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。 - 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:“‘巧言’即今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 
- 27、混淆视听 [ hùn xiáo shì tīng ]- 释义:混淆:混杂。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。 - 出处: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九章:“显示出一种极左的面貌,来忧乱阵容,混淆视听。” 
- 28、混淆是非 [ hùn xiáo shì fēi ]- 释义: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,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。 - 出处:清·陶曾佑《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》:“锢蔽见闻,淆混是非。” 
- 29、骇人视听 [ hài rén shì tīng ]- 释义: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。 - 出处:《隋书·王劭传》:“或文词鄙野,或不轨不物,骇人视听,大为有识所嗤鄙。” 
- 30、麾之即去 [ huī zhī jì qù ]- 释义:命令他走就离开。形容服从指挥,听候调遣。 - 出处:宋·辛弃疾《沁园春·将止酒戒酒杯勿使近》词:“杯再拜,道:‘麾之即去,招之须来。’” 
形容看听想的成语(174个)
••阅读 2855
形容看听想的词语(8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关于执着追求的好成语
精卫填海,夸父追日
平凡生命伟大的成语
飞必冲天,见义勇为,名满天下,拾金不昧,一举成名,一飞冲天,一鸣惊人,一步登天
有关喜爱春景的成语
百家争鸣,百花争妍,百花争艳,百花齐放,傍花随柳,碧草如茵,别有天地,别有天地非人间,草长莺飞,姹紫嫣红,宠柳娇花,触景伤情,春光如海,春事阑珊,春光漏泄,春光明媚,春回大地,春山如笑,春意阑珊,春暖花开,春深似海,春意盎然,春寒料峭,春色…
赞美太阳落山的成语
道远日暮,翻山越岭,负隅顽抗,回光返照,龙飞凤舞,青山绿水,人山人海,日落西山,日薄西山,山清水秀,寿比南山,夕阳西下,西山日迫,西山日薄,悬崖勒马,悬崖峭壁,羊肠小道,月落星沉,草木皆兵,东山再起
自立自强的相关成语
百折不回,半涂而废,傍人篱落,傍人门户,不可动摇,不屈不挠,不由自主,持之以恒,滴水穿石,独当一面,发奋图强,发愤图强,海枯石烂,海誓山盟,皇天不负有心人,火中取栗,坚强不屈,坚忍不拔,坚持不懈,坚定不移,坚韧不拔,艰苦奋斗,艰难困苦,艰苦…
写5个含有拟声词的成语
长吁短叹,嗤之以鼻,出出律律,啛啛喳喳,丁丁当当,咕咕噜噜,轰轰烈烈,叽叽喳喳,唧唧嘎嘎,戛然而止,戛羹之嫂,剑首一吷,剑头一吷,啾啾唧唧,烈烈轰轰,零零散散,劈里啪啦,乒乒乓乓,气喘吁吁,声势浩大,叹为观止,无足轻重,淅淅飒飒,淅淅沥沥,…
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的成语
藏污纳垢,纠缠不清,有长者风
形容一双鞋好的成语
触类而长,独一无二,恭恭敬敬,光华夺目,光彩夺目,精益求精,精美绝伦,令人注目,美不胜收,妙不可言,巧夺天工,无与伦比,雍容华贵,瑜不掩瑕,赞叹不已,瑕不掩瑜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