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安居乐业 [ ān jū lè yè ]
释义:安:安定;乐:喜爱,愉快;业:职业。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。
出处:《老子》:“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俗,乐其业,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《汉书·货殖列传》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2、鞍前马后 [ ān qián mǎ hòu ]
释义:马前马后。指追随左右。
出处:王树元《杜鹃山》第五场:“鞍前马后跟你跑,出生入死为你干。”
3、暗渡陈仓 [ àn dù chén cāng ]
释义:渡:越过;陈仓:古县名,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。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。也隐喻男女私通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暗渡陈仓》第二折:“着樊哙明修栈道,俺可暗度陈仓古道。这楚兵不知是智,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。俺往陈仓古道抄截,杀他个措手不及也。”
4、八斗之才 [ bā dǒu zhī cái ]
释义:才:才华。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6、八面玲珑 [ bā miàn líng lóng ]
释义:玲珑:精巧细致,指人灵活、敏捷。本指窗户明亮轩敞。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,待人接物面面俱到。
出处:元·马熙《开窗看雨》诗:“八面玲珑得月多。”
7、八面威风 [ bā miàn wēi fēng ]
释义:各个方面都很威风。形容神气足,声势盛。
出处:元·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第四折:“圣天子百灵相助,大将军八面威风。”
8、百发百中 [ bǎi fā bǎi zhòng ]
释义: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,每次都命中目标。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,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
9、百步穿杨 [ bǎi bù chuān yáng ]
释义: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。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。
出处: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者也,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而百中之。”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;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
10、百里挑一 [ bǎi lǐ tiāo yī ]
释义: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。形容人才出众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姑爷年纪略大几岁,并没有娶过的,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。”
11、百无禁忌 [ bǎi wú jìn jì ]
释义:百:所有的,不论什么;禁忌:忌讳。什么都不忌讳。
出处:清·范寅《越谚·名物·风俗》“百无禁忌,诸邪回避。”
12、百战百胜 [ bǎi zhàn bǎi shèng ]
释义:每战必胜。形容所向无敌。
出处: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。”
13、百折不挠 [ bǎi zhé bù náo ]
释义:折:挫折;挠:弯曲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出处: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14、半斤八两 [ bàn jīn bā liǎng ]
释义:八两:即半斤,旧制一斤为十六两。半斤、八两轻重相等。比喻彼此不相上下
出处: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28出:“两个半斤八两,各家归去不须嗔。”
15、背水一战 [ bèi shuǐ yī zhàn ]
释义:背水:背向水,表示没有退路。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。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中说,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,穿出井陉口,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,与敌人交战。韩信以前临大敌,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,结果大破赵军。
16、笨鸟先飞 [ bèn niǎo xiān fēi ]
释义: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,做事比别人先动手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一折:“我和你有个比喻:我似那灵禽在后,你这等坌(笨)鸟先飞。”
17、兵荒马乱 [ bīng huāng mǎ luàn ]
释义:荒、乱:指社会秩序不安定。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
18、不攻自破 [ bù gōng zì pò ]
释义:无须攻击,自己就会破灭。形容论点站不住脚,经不起反驳或攻击。
出处:唐·顾德章《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》:“是有都立庙之言,不攻而自破也。”
19、不寒而栗 [ bù hán ér lì ]
释义:栗:畏惧,发抖。不冷而发抖。形容非常恐惧。
出处: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,其后郡中不寒而栗,滑民佐吏为治。”
20、不堪一击 [ bù kān yī jī ]
释义:不堪:经不起。形容力量薄弱,经不起一击。也形容论点不严密,经不起反驳。
出处:王安忆《命运交响曲》:“我太响,心里却在大声地嚷: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!”
21、不了了之 [ bù liǎo liǎo zhī ]
释义:了:了结,结束。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。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,就算完事。
出处:宋·叶少蕴《避暑录话》卷上:“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,故有‘主司头脑太冬烘,错认颜标是鲁公’之言。人以为戏谈。”
22、八仙过海 [ bā xiān guò hǎi ]
释义: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,各有一套法术。民间因有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的谚语。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,互相竞赛。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二折:“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,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,端的万古名扬。”
23、报仇雪耻 [ bào chóu xuě chǐ ]
释义:指报复冤仇,洗刷耻辱。
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九八回:“主女琼英,素有报仇雪耻之志。”
24、才高八斗 [ cái gāo bā dǒu ]
释义: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25、藏龙卧虎 [ cáng lóng wò hǔ ]
释义: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,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。
出处:北周·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
26、车水马龙 [ chē shuǐ mǎ lóng ]
释义:车象流水,马象游龙。形容来往车马很多,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明德马皇后纪》:“前过濯龙门上,见外家问起居者,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。”
27、车载斗量 [ chē zài dǒu liáng ]
释义:载:装载。用车载,用斗量。形容数量很多,不足为奇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权传》:“遣都尉赵咨使魏。”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如臣之比,车载斗量,不可胜数。”
28、沉鱼落雁 [ chén yú luò yàn ]
释义:鱼见之沉入水底,雁见之降落沙洲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出处: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毛嫱、丽姬,人之所美也;鱼见之深入,鸟见之高飞,麋鹿见之决骤,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?”
30、唇亡齿寒 [ chún wáng chǐ hán ]
释义:嘴唇没有了,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利害密要相关。
出处: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虢之谓也。”
含历史故事的成语有(512个)
••阅读 4157
含历史故事的词语有(5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表示历史故事的成语
安于泰山,安然无恙,按图索骥,按兵不动,暗渡陈仓,百丈竿头,宝刀不老,杯弓蛇影,别有天地,冰山难靠,不可动摇,不名一钱,不学无术,不屈不挠,不知不觉,不知所云,不贪为宝,不远千里,不遗余力,才高八斗,惨无人道,残杯冷炙,沧海桑田,草船借箭,…
包含历史故事的成语
安然无恙,按图索骥,暗渡陈仓,宝刀不老,北辕适楚,不翼而飞,不遗余力,才高八斗,残兵败将,成千上万,出谋划策,初出茅庐,唇亡齿寒,绰绰有余,大势已去,大获全胜,单刀赴会,胆小怕事,颠倒是非,东施效颦,发奋有为,罚不当罪,奉公守法,封金挂印,…
来源于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
才高八斗,传为佳话,负荆请罪,瓜田李下,精忠报国,鞠躬尽瘁,老马识途,李广不侯,李郭仙舟,破釜沉舟,七擒七纵,亲密无间,三顾茅庐,舍车保帅,势均力敌,手不释卷,四面楚歌,桃李春风,铁杵成针,退避三舍,完璧归赵,望梅止渴,围魏救赵,刎颈之交,…
源自历史故事的成语
按图索骥,草船借箭,程门立雪,唇亡齿寒,唇齿相依,大禹治水,颠倒是非,发奋有为,风声鹤唳,负荆请罪,邯郸学步,后来居上,画地为牢,混淆黑白,击中要害,节节胜利,锦囊妙计,刻舟求剑,劳苦功高,老马识途,洛阳纸贵,目光短浅,破釜沉舟,请君入瓮,…
出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
按图索骥,暗渡陈仓,宝刀不老,才高八斗,初出茅庐,唇亡齿寒,此地无银三百两,单刀赴会,颠倒是非,发奋有为,封金挂印,负荆请罪,篝火狐鸣,刮目相看,邯郸学步,后来居上,画蛇添足,画龙点睛,讳疾忌医,混淆黑白,江东父老,江郎才尽,节节胜利,金屋…
写出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
不由自主,唇亡齿寒,蜂拥而至,负荆请罪,三顾茅庐,四面楚歌,完璧归赵,望梅止渴,围魏救赵,卧薪尝胆,纸上谈兵,背水一战,草木皆兵,掩耳盗铃,指鹿为马
反应历史故事的成语
按图索骥,暗渡陈仓,暗送秋波,跋山涉水,宝刀不老,别有洞天,冰天雪地,波光粼粼,才高八斗,赤诚相待,重峦叠嶂,初出茅庐,楚楚可怜,川流不息,唇亡齿寒,春华秋实,春暖花开,春意盎然,春寒料峭,春风化雨,绰绰有余,促膝谈心,呆若木鸡,单刀赴会,…
由历史故事而来的成语
按图索骥,杯弓蛇影,嫦娥奔月,唇亡齿寒,颠倒是非,发奋有为,邯郸学步,涸辙之鱼,后来居上,狐假虎威,画蛇添足,画饼充饥,画龙点睛,混淆黑白,节节胜利,井底之蛙,精卫填海,刻舟求剑,夸父逐日,滥竽充数,洛阳纸贵,买椟还珠,南柯一梦,南辕北辙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