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 •阅读 1024
基本释义
- jié qǔ 
 - ㄐ一ㄝˊ ㄑㄨˇ
 - 節取
 - ab bc 
 
词典解释
⒈  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《诗》曰:'采葑采菲,无以下体。'君取节焉可也。”杜预注:“葑菲之菜,上善下恶,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,言可取其善节。”后因以“节取”指取其善节。
⒉  有节制地收取。
⒊  节录。
引证解释
⒈  后因以“节取”指取其善节。
引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《诗》曰:‘采葑采菲,无以下体。’君取节焉可也。”
杜预 注:“葑菲之菜,上善下恶,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,言可取其善节。”
明 唐顺之 《与陈苏山职方书》:“言之缕缕,殊愧词不能达意也……幸赐裁酌而节取之。”
清 王夫之 《读四书大全说·中庸第二十四章二》:“故《章句》、《或问》而外, 朱 门诸子所记师言,过口成酸,读者当知节取。”
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<读书敏求记>校本》:“见闻既博,辨别尤精,但以板本而论,亦可谓之赏鑑家,则仍未尝不节取之。”
⒉  有节制地收取。
引《晏子春秋·问上七》:“节取于民而普施之,府无藏,仓无粟,上无骄行,下无諂德。”
⒊  节录。
引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斠书·启祯野乘》:“《万石园记》亦有可节取者,仅资谈助,略録於后。”
叶圣陶 《文章例话·我所知道的康桥》:“前面的文章是 徐志摩 先生的《我所知道的康桥》的一部分,全篇太长,只能节取。”
近义词、反义词
翻译
词语拆字
『节取』(jie|qu|)同音词
- 蝍蛆1.蟋蟀。一说蜈蚣。
 - 解去1. 解围后离开。如:秦军解去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。
 - 诘曲1.屈曲﹔屈折。
 - 诘诎1.屈曲﹔屈折。
2.滞塞﹔艰涩。
 - 街渠1.道路沟渠。
 - 街衢四通八达的街道:节日的彩灯,挂满街衢。
 - 劫取1.亦作"刦取"。
2.夺取;强取。
 - 颉曲1.犹曲折。
 - 截取从中取(一段):~文章开头的几句。
 - 接取1.接受;接收。如:通过电讯,接取命令。2.迎接。如:请假回乡,接取家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