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竹帛新添国史中

诗句
竹帛新添国史中
拼音
 zhú bó xīn tiān guó shǐ zhōng
平仄
仄仄平平仄仄平
韵脚
上平一东、去声一送
上一句
旌幢独继家声外
下一句
天子新收秦陇地

「竹帛新添国史中」出自:《送李仆射愬赴镇凤翔》

由来勋业属英雄,兄弟连营列位同。先入贼城擒首恶,
尽封筦库让元公。旌幢独继家声外,竹帛新添国史中
天子新收秦陇地,故教移镇古扶风。

「竹帛新添国史中」作者:

张籍(768─830),字文昌,原籍吴郡(今江苏省苏州市),后移居和州(今安徽省和县)。贞元十四年进士,曾任太常寺太祝、水部员外郎、国子司业等官职。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。张籍早年生活贫苦,后来官职也较低微。他所生活的时代,正是代宗李豫、德宗李…

「竹帛新添国史中」辞典释义

◎ 竹帛的意思

⒈  竹简和白绢。古代初无纸,用竹帛书写文字。

《墨子·天志中》:“又书其事於竹帛,鏤之金石,琢之槃盂,传遗后世子孙。”

⒉  引申指书籍、史乘。

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,施于万世,永永无穷,朕甚嘉之。”
三国 魏 曹植 《求自试表》:“每览史籍,观古忠臣义士,出一朝之命,以殉国家之难,身虽屠裂,而功名著於景钟,名称垂於竹帛,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。”
唐 韩愈 《送文畅师北游》诗:“相公镇 幽 都,竹帛烂勋伐。”
《警世通言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》:“似先生这等抱负,何不求取功名,立身於廊庙,垂名於竹帛。”
梁启超 《读孟子界说》:“故《春秋》有大义,有微言,皆口授弟子,俟数传乃著竹帛。”

◎ 新的意思

【卯集下 • 斤】新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9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息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斯人切【正韻】斯鄰切,音辛。【說文】取木也。
【博雅】初也。【易·大畜】日新其德。【書·胤征】咸與惟新。【詩·豳風】其新孔嘉。【禮·月令】孟秋,農乃登穀,天子嘗新,先薦寢廟。
【唐書·禮樂志】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,制曰履新之慶。
姓。【晉語】新穆子。
複姓。【史記·魯仲連傳】新垣衍。【註】索隱曰:新垣,姓。衍,名也,爲梁將。
州名。漢屬合浦郡,梁立新州。
【詩·小雅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。【朱傳】田一歲曰葘,二歲曰新田。
【韻補】叶蘇前切。【道藏歌】終劫複始劫,愈覺靈顏新。道林蔚天京,下光諸他仙。

◎ 添的意思

【巳集上 • 水】添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8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他兼切,音沾。【玉篇】益也。通作沾酟。
【集韻】他念切,音栝。味益也。【李翊俗名小錄】呼下酒具爲添。

◎ 国史的意思

⒈  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,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。

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既而有人上书 显宗,告 固 私改作国史者,有詔下郡,收 固 繫 京兆 狱。”
晋 杜预 《<春秋经传集解>序》:“诸侯亦各有国史。”
唐 司空图 《商山》诗之一:“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。”
田北湖 《论文章源流》:“国史者,君民比并之史。”

⒉  国之史官。

《诗大序》:“国史明乎得失之迹,伤人伦之废,哀刑政之苛,吟咏情性,以风其上,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。”
三国 魏 刘劭 《人物志·流业》:“文章之材,国史之任也。”
宋 朱淑真 《芍药》诗:“到底只留为謔赠,更劳国史刺民风。”

◎ 中的意思

【子集上 • 丨】中·康熙筆画:4·部外筆画:3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陟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陟隆切,音忠。【書·大禹謨】允執厥中。【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】以五禮防民僞,而敎之中。【左傳·成十三年】劉子曰:民受天地之中以生。
【左傳·文元年】舉正於中,民則不惑。【註】舉中氣也。
司中,星名。在太微垣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】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。
【前漢·律歷志】春爲陽中,萬物以生。秋爲隂中,萬物以成。
中央,四方之中也。【書·召誥】王來紹上帝,自服于土中。【註】洛爲天地之中。【張衡·東京賦】宅中圓大。
正也。【禮·儒行】儒有衣冠中。【周禮·秋官·司刺】以此三法者求民情,斷民中,施上服下服之罪。【註】斷民罪,使輕重得中也。
心也。【史記·韓安國傳】深中寬厚。
內也。【易·坤卦】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
【老子·道德經】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。
半也。【列子·力命篇】得亦中,亡亦中。【魏志·管輅傳】鼓一中。【註】猶言鼓一半也。
成也。【禮·禮器】因名山升中于天。【註】中,猶成也。燔柴祭天,告以諸侯之成功也。
滿也。【前漢·百官表】制中二千石。【註】謂滿二千石也。【索隱】漢制,九卿已上,秩一歲,滿二千石。
穿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中其莖。【註】謂穿之也。
盛算器。【禮·投壺】主人奉矢,司射奉中。【註】士鹿中,大夫兕中,刻木如兕鹿而伏,背上立圓圈,以盛算也。
【禮·深衣註】衣有表者,謂之中衣。與衷通。
俚語。以不可爲不中。【蕭參希通錄】引左傳成公二年,無能爲役。杜預註:不中爲之役使。
【禮·鄕飲酒義】冬之爲言中也。中者,藏也。
姓。漢少府卿中京。
中行,中英,中梁,中壘,中野,皆複姓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陟仲切,音妕。矢至的曰中。【史記·周本紀】養由基去柳葉百步,射之,百發百中。
著其中曰中。【莊子·達生篇】中身當心則爲病,猶醫書中風,中暑是也。
要也。【周禮·春官】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,受而藏之。【註】謂治職簿書之要也。
應也。【禮·月令】律中大簇。【註】中猶應也。
合也。【左傳·定元年】季孫曰:子家子亟言於我,未嘗不中吾志也。
【類篇】【正韻】直衆切。與仲通。【禮·月令】中呂,卽仲呂,又讀作得。【周禮·地官】師氏掌國中失之事。【註】故書中爲得。陸德明云:中,杜音得。
【韻補】叶陟良切,音章。師古曰:古讀中爲章。【吳志·胡綜傳·黃龍大牙賦】四靈旣布,黃龍處中。周制日月,是曰太常。
叶諸仍切,音征。【劉貢父·詩話】關中讀中爲。【詩·大雅】泉之竭兮,不云自中。叶上頻。【班固·高祖泗水亭】天期乗祚受爵漢中。叶下秦。古東韻與庚陽通。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。中與之中爲平聲。◎按《魏志·徐邈傳》:邈爲尚書郞,時禁酒。邈私飮沈醉,趙達問以曹事,曰中聖人。時謂酒淸爲聖人,濁者爲賢人。蘇軾詩:公特未知其趣耳,臣今時復一中之。則中酒之中,亦可讀平聲。《通鑑》:周宣王成中與之名,註:當也。杜詩:今朝漢社稷,新數中與年。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。

总述:诗句竹帛新添国史中出自《送李仆射愬赴镇凤翔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张籍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