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旧国路迢迢

诗句
旧国路迢迢
拼音
 jiù guó lù tiáo tiáo
平仄
仄仄仄平平
韵脚
下平二萧
上一句
春风百卉摇
下一句
偶病成疏散

「旧国路迢迢」出自:《春居》

春风百卉摇,旧国路迢迢。偶病成疏散,因贫得寂寥。
倚帘高柳弱,乘露小桃夭。春色常无处,村醪更一瓢。

「旧国路迢迢」作者:

罗隐(833─909),唐著名文学家。本名横,字昭谏,自号江东生,新城(今浙江富阳县)人,一作余杭(今属浙江)人。少时即负盛名。但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,讥讽公卿,故十举进士不第,乃改名隐。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,他为避战乱而返归故乡,投奔镇海节度…

「旧国路迢迢」辞典释义

◎ 旧国的意思

⒈  故乡。

《庄子·则阳》:“旧国旧都,望之畅然。”
成玄英 疏:“少失本邦,流离他邑,归望桑梓,畅然喜欢。”
唐 李白 《梁园吟》:“洪波浩荡迷旧国,路远西归安可得?”
唐 许棠 《吴保安传》:“思老亲於旧国,望松檟於先塋。”

⒉  历年长久的国家。

《左传·昭公十八年》:“许 曰:‘余旧国也。’”

⒊  原来的国家;故国。

《汉书·魏豹田儋等传赞》:“楚 汉 之际,豪桀相王,唯 魏豹、韩信、田儋 兄弟为旧国之后。”
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》:“幸直和邻,言归旧国。”

⒋  故都。

唐 顾况 《奉酬茅山赠赐》诗:“鹤庙新家近龙门旧国遥。”
宋 杨万里 《寄题南昌尉厅思贤亭》诗:“旧国有禾黍,荒阡犹石翁。”
毛泽东 《和柳亚子先生》:“三十一年还旧国,落花时节读华章。”

◎ 路的意思

【酉集中 • 足】路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6

【唐韻】洛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魯故切,音賂。【說文】道也。【註】徐鉉曰:道路,人各有適也。【釋名】路,露也。人所踐蹈而露見也。【周禮·夏官·合方氏】掌達天下之道路。【爾雅·釋宮】路,旅途也。【註】途卽道也。【又】一達謂之道路。【註】長道。
【爾雅·釋詁】路,大也。【詩·大雅】厥聲載路。【箋】是時聲音則已大矣。
車也。【詩·魏風】殊異乎公路。【傳】路,車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巾車】王之五路。【註】王在焉曰路。【左傳·桓二年】大路越席。【註】大路,玉路,祀天車也。【疏】路訓大也。君之所在,以大爲號,門曰路門,寢曰路寢,車曰路車。
鼓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鼓人】以路鼓鼓鬼享。【註】路鼓,四面鼓也。
弓也。【史記·孝武紀】路弓乗失。
傾貌。【荀子·富國篇】田疇穢,都邑路。【註】路謂無城郭牆垣也。
與輅同。【禮·月令】乗鸞路。【釋文】路本又作輅。
姓。【急就篇註】路,水名也。
因爲縣,在涿郡,居者氏焉。漢有大夫路溫舒。
【集韻】歷各切,音洛。【前漢·揚雄傳】爾廼虎路三嵏以爲司馬。【註】晉灼曰:路音落。服虔曰:以竹虎落此山也。師古曰:落,纍也。以繩周遶之也。

◎ 迢迢的意思

⒈  高貌。

晋 陆机 《拟西北有高楼》诗:“高楼一何峻,迢迢峻而安。”
宋 司马光 《次韵和宋复古春日》之五:“残春举目多愁思,休上迢迢百尺楼。”

⒉  深貌。

唐 李涉 《六叹》诗之二:“美人清昼汲寒泉寒泉欲上银瓶落。迢迢碧甃千餘尺,竟日倚阑空叹息。”

⒊  道路遥远貌;水流绵长貌。

晋 潘岳 《内顾诗》之一:“漫漫三千里,迢迢远行客。”
宋 姜夔 《除夜自石湖归苕溪》诗:“细草穿沙雪半销, 吴 宫烟冷水迢迢。”
元 马致远 《黄粱梦》第三折:“云黯黯,水迢迢,风凛凛,雪飘飘。”
陈毅 《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》诗之五:“行行过 太行,迢迢赴 延安。”

⒋  时间久长貌。

唐 戴叔伦 《雨》诗:“歷歷愁心乱,迢迢独夜长。”
明 王錂 《寻亲记·就教》:“月冷萱堂,夜迢迢,感风木,动悲号,父骨何处沙场草!”
清 沉湘云 《淡黄柳·归舟咏蝉》词:“捲起孤篷,迢迢往事,一树无情自碧。”

⒌  舞动貌。

唐 元稹 《舞腰》诗:“裙裾旋旋手迢迢不趁音声自趁娇。”

总述:诗句旧国路迢迢出自《春居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罗隐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