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行人一望旅情增

诗句
行人一望旅情增
拼音
 xíng rén yī wàng lǚ qíng zēng
平仄
仄平仄仄仄平平
韵脚
下平十蒸
上一句
古木苍苔坠几层
下一句
太行山下黄河水

「行人一望旅情增」出自:《秋日望西阳》

古木苍苔坠几层,行人一望旅情增。太行山下黄河水,
铜雀台西武帝陵。风入蒹葭秋色动,雨馀杨柳暮烟凝。
野花似泣红妆泪,寒露满枝枝不胜。

「行人一望旅情增」作者:

刘沧(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),字蕴灵,汶阳(今山东宁阳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比杜牧、许浑年辈略晚,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。体貌魁梧,尚气节,善饮酒,好谈古今,令人终日倾听不倦。公元854年(大中八年),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。调华原尉,迁龙…

「行人一望旅情增」辞典释义

◎ 行人的意思

⒈  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。

《管子·轻重己》:“十日之内,室无处女,路无行人。”
唐 杜甫 《兵车行》:“车轔轔,马萧萧,行人弓箭各在腰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这一路是贼盗出没的地方……走着须要小心,大道正路不妨,十里一墩,五里一堡,还有来往的行人。”

⒉  官名。掌管朝觐聘问的官。 《周礼·秋官》有行人。 春秋、战国 时各国都有设置。 汉 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,后改称大行令。 明 代设行人司,复有行人之官,掌传旨,册封、抚谕等事。

《周礼·秋官·讶士》:“邦有宾客,则与行人送逆之。”
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秦景公 使其弟 鍼 来求成, 叔向 命召行人 子员。行人 子朱 曰:‘ 朱 也在此。’”
韦昭 注:“行人,掌宾客之官。”
又主号令之官。 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孟春之月,羣居者将散,行人振木鐸徇于路,以采诗。”
颜师古 注:“行人,遒人也,主号令之官。”

⒊  使者的通称。

《管子·侈靡》:“行人可不有私。”
尹知章 注:“行人,使人也。”
三国 魏 刘劭 《人物志·流业》:“辩给之材,行人之任也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晋海西公太和四年》:“初, 燕 人许割 虎牢 以西赂 秦。晋 兵既退, 燕 人悔之,谓 秦 人曰:‘行人失辞。有国有家者,分灾救患,理之常也。’”
清 王韬 《星轺指掌序》:“行人之设,肇自古昔,然皆王国下逮侯邦;而诸侯亦各相聘问,藉以讲信修睦。”

⒋  小吏差役。

《元典章·刑部五·检验》:“检验尸伤,已有常式,近年以来,亲民之官不以人命为重,往往推延,致令发变。及不亲临监视,转委公吏行人与復检官司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三回:“一面教拘集 郑屠 家邻佑人等,点了仵作行人,着仰本地坊官人并坊厢里正,再三检验已了。”

⒌  媒人。参见“行媒”。

宋 王钦臣 《甲申杂记》:“﹝ 李化先 ﹞少好神仙事,父母强令娶妇,遣行人议 曹 氏之女。及礼席之日, 曹氏 已入门, 化先 踰垣而走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“你我爱亲做亲,我不争你的财礼,你也不争我的装奩……况且一墙之隔,打开一个门就搀了过来,行人钱都可以省得的。”

⒍  指活着的人。

金 元好问 《续夷坚志·护兰童子》:“‘夙缘还却三生债,不道未归人断肠。’未归人,用死者为归人,生者为行人之义。”

⒎  复姓。 春秋 郑 有 行人子羽。见《慎子》。

⒏  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。

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:“金 朝城镇商业中的行,见于记载的有油面行、布行、银行等。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称为‘行人’。”

◎ 一望的意思

⒈  眺望一下;看一下。

南朝 梁 王僧孺 《落日登高》诗:“凭高且一望,目极不能捨。”
宋 孙光宪 《浣溪沙》词:“蓼岸风多橘柚香,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三六回:“佇立草坡,一望并无客旅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隔墙一望,里面塔影冲霄,松声满耳,香烟冷落,殿宇荒凉。”

⒉  指目力所及的距离。亦泛指较近的距离。

元 王实甫 《丽春堂》第一折:“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九回:“武昌 一望之地,最为紧要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九三回:“我这寺一望之前,乃是 舍卫国。”

◎ 旅情的意思

⒈  羁旅者的思绪、情怀。

唐 白居易 《自江陵之徐州路上作寄兄弟》诗:“夕宿劳乡梦晨装惨旅情。”
唐 李咸用 《别友》诗:“北吹微微动旅情不堪分手在平明。”
清 黄景仁 《感旧杂诗》之三:“轻移锦被添晨卧,细酌金巵遣旅情。”

◎ 增的意思

【丑集中 • 土】增·康熙筆画:15·部外筆画:12

【唐韻】作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咨騰切【正韻】咨登切,音曾。【說文】益也。一曰重也。【詩·小雅】如川之方至,以莫不增。【史記·黃霸傳】戸口歲增。
衆也。【詩·魯頌】烝徒增增。
與層通。增城漢宮。見前城字註。【揚雄·甘泉賦】增宮參差。
與曾通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子鄧切【正韻】子孕切,音橧。賸也。

总述:诗句行人一望旅情增出自《秋日望西阳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刘沧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