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云门老僧定未起

诗句
云门老僧定未起
拼音
 yún mén lǎo sēng dìng wèi qǐ
平仄
平平仄平仄仄仄
韵脚
上声四纸
上一句
忆鹤互应深溪声
下一句
白阁道士遥相迎

「云门老僧定未起」出自:《新秋月夕,客有自远相寻者,作吴体二首以赠》

风初寥寥月乍满,杉篁左右供馀清。因君一话故山事,
忆鹤互应深溪声。云门老僧定未起,白阁道士遥相迎。
日闻羽檄日夜急,掉臂欲归岩下行。
惊闻远客访良夜,扶病起坐纶巾欹。清谈白纻思悄悄,
玉绳银汉光离离。三吴烟雾且如此,百越琛赆来何时。
林端片月落未落,强慰别情言后期。

「云门老僧定未起」作者:

陆龟蒙(?─约881),字鲁望,自号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又号天随子,苏州姑苏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。幼聪颖,善属文。举进士不第,曾任湖、苏二州刺史的幕僚,后隐居松江甫里,多所论撰。后以高士征召,不至。素与李蔚,卢携友善、及李、卢当政,召拜左拾…

「云门老僧定未起」辞典释义

◎ 云的意思

【子集上 • 二】云·康熙筆画:4·部外筆画:2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王分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于分切,音雲。【說文】山川氣也。象回轉形。後人加雨作雲,而以云爲云曰之云。【正字通】與曰音別義同。凡經史,曰通作云。
運也。【管子·戒篇】天不動,四時云下,而萬物化。【註】云:運動貌。
狎昵往復也。【詩·小雅】昏姻孔云。【朱傳】云:旋也。【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】晉不鄰矣,其誰云之。【註】云:猶旋。旋歸之也。
語助。【詩·小雅】伊誰云憎。【史記·封禪書】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。
陸佃曰:云者,有應之言也。【左傳·襄二十六年】子朱曰:朱也當御。三云:叔向不應。
云云:衆語也。《前漢·汲黯傳》上曰,吾欲云云。【註】猶言如此如此也。
云云:山名。【前漢·郊祀志】封大山禪云云:【註】云云:太山下小山。
云爲。【易·繫辭】變化云爲。
姓。漢云敞。
與芸同。【莊子·在宥篇】萬物云云。【註】盛貌。老子作芸芸。
紛云:興作貌。【呂覽·圜道篇】雲氣西行云云然。【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】威武紛云。俗作紜。
【韻補】叶于先切,言也。【韓愈·剝啄行】我謝再拜,汝無復云。往追不及,來可待焉。

◎ 门的意思

【戌集上 • 門】门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0

【唐韻】莫奔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謨奔切【韻會】謨昆切,音捫。【說文】聞也。从二戸,象形。【玉篇】人所出入也。在堂房曰戸,在區域曰門。【博雅】門,守也。【釋名】捫也。言在外爲人所捫摸也。【易·同人】同人于門。【註】心無係吝,通夫大同,出門皆同,故曰同人於門也。【書·舜典】賔于四門,四門。【傳】四門,四方之門。【禮·月令】孟秋之月,其祀門。【周禮·天官·掌舍】爲帷宮,設旌門。【註】王行止食息,張帷爲宮,樹旌以表門。【又】設車宮轅門。【註】王止宿險阻之處,車以爲藩,則仰車以其轅表門。今慕府亦稱轅門,牙門。【楚辭·九辯】君之門以九重。【註】天子九門:關門、遠郊門、近郊門、城門、臯門、雉門、應門、路門、寢門,亦曰庫門。
譙門,城上爲高樓以望者。【前漢·勝傳】獨守丞與戰譙門中。
橋門,國學門也。【後漢·儒林傳】圜橋門而觀聽者,蓋億萬計。
師門。【後漢·桓榮傳】上則通達經旨,下則去家慕鄕,求謝師門。
【通鑑】唐狄人傑,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。或謂曰:天下桃李,悉在公門。
【正字通】世族盛著曰門望。韓顯宗疏,言門望者祖父之遺烈。
凡物關鍵處,皆謂之門。【易·繫辭】道義之門。【疏】物之得宜,從此易而來,故云道義之門,謂與道義爲門戸也。
【老子·道德經】衆妙之門。
期門,勇士也。【後漢·譙傳】帝始作期門,數爲微行。【註】前書,武帝微行,常與侍中常侍武騎,及待詔,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,期諸殿門,故有期門之號,自此始也。成帝微行亦然,故言始也。【班固·西部賦】期門佽飛,列刃攢鍭。
官名。【周禮·地官】司門,祭祀之牛牲繫焉,監門養之。【後漢·百官志】黃門侍郞六百石,掌侍從左右給事中。【又】門大夫六百石。【註】漢官曰:門大夫二人,選四府掾屬。
【周禮·春官·小宗伯】其正室,皆謂之門子。【註】將代父當門者也。【左傳·襄十一年】大夫諸司門子勿順。
地名。【左傳·襄二十七年】託於木門。【註】木門,晉地【史記·項羽紀】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。【孟康註】在新豐東十七里。
【秦本紀】敗三晉之師於石門。【一統志】在平陽府解州東南白徑嶺,踰中條山,通陝州道,山嶺參天,左右壁立,閒不容軌,名曰石門。
鴈門,郡名。見【前漢·地理志】。
山名。【書·禹貢】浮于積石,至于龍門。【傳】龍門山在河東之西界。【後漢·逸民傳】龎公攜其妻子,登鹿門山。
【正字通】北方北極之山曰寒門。漢光武紀寒門註,師古曰:今冶谷去甘泉八十里,盛夏凜然。
星名。【史記·天官書】其南北兩大星曰南門。【註】南門二星,在庫樓南天之外門,明則氏羌貢。【天文志】大微星南四星執法,中端門,左右掖門。
姓氏也。公卿之子,敎以六藝,謂之門子。後因以爲氏,後魏門文愛。
東門、西門、雍門、木門,俱複姓。【左傳·宣十八年註】襄仲居東門,故曰東門氏。
樂名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】以樂舞敎國子,舞雲門大卷、大咸、大㲈、大夏、大濩、大武。【註】此周所存六代之樂。黃帝曰雲門。
人名。【史記·秦始皇紀】使盧生求羨門高誓。【註】羨門,古仙人。【前漢·藝文志】逢門射法二篇。【註】卽逢蒙。【荀子·正論篇】羿蠭門者,天下之善射者也。
【正字通】僧曰沙門桑門。【前漢·郊祀志】沙門,漢言息心削髮,絕情欲,歸於無爲也。
【韻補】叶民堅切,音眠。【楚辭·遠遊】虛以待之兮,無爲之先。庶類有成兮,此德之門。
叶眉貧切,音珉。【詩·邶風】出自北門,憂心殷殷。叶下貧。【荀卿·雲賦】往來惽憊,通於大神。出入甚亟,莫知其門。

◎ 老僧的意思

⒈  年老的和尚。

唐 韩愈 《与孟简尚书书》:“潮州 时,有一老僧号 大颠,颇聪明,识道理。”
宋 陆游 《夏夜泛舟书所见》诗:“山房犹復畏炎蒸,长掩柴门媿老僧。”
清 郑燮 《题画兰二十一则》之七:“昔游 天目山,与老僧坐密室中,闻幽兰香,不知所出。”

⒉  老和尚自称。

《警世通言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》:“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,愿投宅上为儿,以报盖棺之德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居士,你但放心,説兇得吉。你若果有山高水低,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。”

◎ 定的意思

【寅集上 • 宀】定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5

〔古文〕㱏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徒徑切,庭去聲。【說文】安也。【增韻】靜也,正也,凝也,決也。【易·說卦】天地定位。【書·堯典】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【禹貢】震澤底定。
【禮·王制】論進士之賢者,以告於王,而定其論。【註】謂各署其所長也。
止也。【書·洛誥】公定,予往已。【註】成王欲周公止洛,自歸往宗周也。
【儀禮·鄕飮酒禮】羹定。【註】定猶熟也。【疏】熟卽止,故以定言之。
【諡法】純行不差,安民法古,曰定。
州名。漢中山郡,唐改定州,以安定天下爲名。
丘名。【爾雅·釋丘】左澤曰定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丁定切,音訂。營室星也。【詩·鄘風】定之方中,作于楚宮。【註】定星昏而正中,於是時可以營制宮室,故謂之營室。孫炎曰:定,正也。一曰定謂之耨。
【詩·周南】麟之定。【註】定,額也。
【禮·禮器】羹定詔於堂。【註】羹,肉湆。定,熟肉。
【爾雅·釋器】斪斸謂之定。【郭註】鋤屬也。
叶唐丁切,音庭。【詩·小雅】亂靡有定。叶下寧成。
【韻會】古通正。亦作奠。引周禮瞽矇世奠繫,奠讀爲定,謂帝繫,諸侯世本之屬。

◎ 未的意思

【辰集中 • 木】未·康熙筆画:5·部外筆画:1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無沸切,音味。【說文】未,味也。六月,百果滋味已具,五行木老於未,象木重枝葉之形。【爾雅·釋天】太歲在未曰協洽。【禮·月令註】季夏者,斗建未之辰也。
【前漢·律歷志】昧薆於未。【釋名】未,昧也。日中則昃,向幽昧也。
【玉篇】未猶不也,未有不,卽有也。
未央,複姓。見【李淳風·乙巳占】。

◎ 起的意思

【酉集中 • 走】起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3

〔古文〕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墟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口切,音杞。【說文】能立也。【釋名】起,舉也。平舉體也。【禮·曲禮】請業則起,請益則起。【孟子】雞鳴而起。
【書·益稷】元首起哉。【疏】言無廢事業。
【禮·孔子閒居】無聲之樂,氣志旣起。【註】起,猶行也。
【禮·儒行】雖危起居,竟信其志。【註】起居,猶舉事動作也。
【論語】起予者,商也。【疏】起,猶發也。
姓。【廣韻】出《何氏姓苑》。
【韻補】叶口舉切。【易林】明德訖終,虎亂滋起。叶上父。
叶去九切。【徐幹·齊都賦】羽族盛興,毛羣盡起。上蔽雲穹,下被臯藪。
,古文。

总述:诗句云门老僧定未起出自《新秋月夕,客有自远相寻者,作吴体二首以赠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陆龟蒙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