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水鸟自喧翔

诗句
水鸟自喧翔
拼音
 shuǐ niǎo zì xuān xiáng
平仄
仄仄仄平平
韵脚
下平七阳
上一句
渔人共留滞
下一句
怀土年空尽

「水鸟自喧翔」出自:《下武昌江行望涔阳》

悠悠次楚乡,楚口下涔阳。雪隐洲渚暗,沙高芦荻黄。
渔人共留滞,水鸟自喧翔。怀土年空尽,春风又淼茫。

「水鸟自喧翔」作者:

司空曙(约720-790年),字文明,或作文初。广平(今河北永年县东南)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,唐代诗人。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。大历年进士,磊落有奇才,与李约为至交。性耿介,不干权要。家无担石,晏如也。尝因病中不给,遣其爱姬。韦辠节度剑南,辟…

「水鸟自喧翔」辞典释义

◎ 水鸟的意思

⒈  在水面或水边栖息、从水中捕食的鸟类的统称。 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昭帝 时有鵜鶘或曰秃鶖,集 昌邑王 殿下,王使人射杀之。

刘向 以为水鸟色青,青祥也。”
唐 姚合 《送崔约下第归扬州》诗:“日晚山花当马落天阴水鸟傍船飞。”
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那水鸟被人惊起,格格价飞。”
孙犁 《白洋淀纪事·芦花荡》:“到这样深夜,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。”

◎ 自的意思

【未集下 • 自】自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0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疾二切,音字。【玉篇】由也。【集韻】從也。【易·需卦】自我致寇,敬愼不敗也。【疏】自,由也。【書·湯誥】王歸自克夏,至于亳。【詩·召南】退食自公委蛇委蛇。【傳】自,從也。
【玉篇】率也。
【廣韻】用也。【書·臯陶謨】天秩有禮,自我五禮,有庸哉。【傳】自,用也。【詩·周頌】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。【傳】自彼成康,用彼成安之道也。【古義】自彼者,近數昔日之辭。
自然,無勉强也。【世說新語】絲不如竹,竹不如肉,漸近自然。
【集韻】己也。【正韻】躬親也。【易·乾卦】天行健,君子以自彊不息。
【五音集韻】古文鼻字。註詳部首。◎按說文作鼻本字。

◎ 喧的意思

【丑集上 • 口】喧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9

【廣韻】况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許元切,音萱。【玉篇】大語也。【集韻】與吅同。或作讙。
與咺同。【漢武帝·悼李夫人賦】悲愁於邑,喧不可止兮。【註】師古曰:朝鮮之閒,謂小兒泣不止,名爲喧,音許遠反。

◎ 翔的意思

【未集中 • 羽】翔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6

【廣韻】似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徐羊切,音詳。【說文】回飛也。【爾雅·釋鳥】鳶烏醜,其飛也翔。【註】布翅翱翔。【易·豐卦】天際翔也。【詩·鄭風】河上乎翱翔。
【禮·曲禮】室中不翔。【註】行而張拱曰翔。
【禮·玉藻】朝廷濟濟翔翔。【註】莊敬貌。
【禮·三年問】過其故鄉回翔焉。
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矢人】前弱則俛,後弱則翔。【註】翔,回顧也。【集韻】通作鴹。

总述:诗句水鸟自喧翔出自《下武昌江行望涔阳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司空曙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