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爽砧应秋律

诗句
爽砧应秋律
拼音
 shuǎng zhēn yīng qiū lǜ
平仄
仄平平平仄
韵脚
入声四质
下一句
繁杵含凄风

「爽砧应秋律」出自:《捣衣曲》

爽砧应秋律,繁杵含凄风。一一远相续,家家音不同。
户庭凝露清,伴侣明月中。长裾委襞积,轻珮垂璁珑。
汗馀衫更馥,钿移麝半空。报寒惊边雁,促思闻候虫。
天狼正芒角,虎落定相攻。盈箧寄何处,征人如转蓬。

「爽砧应秋律」作者:

刘禹锡(772-842)字梦得,洛阳人,为匈奴族后裔。晚年任太子宾客,世称「刘宾客」。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,结果一同贬谪远郡,顽强地生活下来,晚年回到洛阳,仍有「马思边草拳毛动」的豪气。他的诗精炼含蓄,往往能以清新…

「爽砧应秋律」辞典释义

◎ 爽的意思

【巳集中 • 爻】爽·康熙筆画:11·部外筆画:7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疏兩切【集韻】所兩切,音塽。【說文】明也。从㸚从大。【註】徐鍇曰:大,其中縫光也。【書·仲虺之誥】用爽厥師。【傳】爽,明也。
【盤庚】故有爽德自上。【傳】湯有明德在天。◎按蔡傳:故有爽德爲句。自上二字連下,其罰汝三字爲句,爽訓失也。與孔傳異。
康誥:爽惟民迪吉康。
大誥:爽邦由哲。左傳昭四年:二惠競爽。
昭七年:是以有精爽,至于神明。
【書·太甲】先王昧爽丕顯。
【牧誓】時甲子昧爽。【傳】昧爽,早旦。
【左傳·昭三年】請更諸爽塏者。【註】爽,明也。〇按增韻云:又淸快也。卽爽塏之義。
史記屈原賈誼傳:爽然自失矣。
【爾雅·釋言】爽,差也,忒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爽,過也。【書·洛誥】惟事其爽侮。【周語】晉侯爽二。【列子·黃帝篇】昏然五情爽惑。
【揚子·方言】爽猛也。齊晉曰爽。
【廣韻】烈也。
貴也。
星名。細爽,免星七之一。見【史記·天官書】又【左傳·昭十七年】爽鳩氏司也。【註】爽鳩,鷹也。
人名,左爽見【戰國策】。
【類篇】師莊切,音霜。義同。【詩·衞風】淇水湯湯,漸車帷裳,女也不爽,士貳其行。
【小雅】其德不爽,壽考不忘。〇按朱子詩傳,爽叶師莊反。集韻,爽本載十陽韻中。古有此音,不必叶也。
【老子·道德經】五味令人口爽。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。
【楚辭·招魂】露雞臛蠵厲而不爽些。【註】敗也。楚人謂羹敗曰爽。
【左傳·定二年】唐成公如楚,有兩肅爽馬。【釋文】爽,音霜。馬無肅爽之名。爽,或作霜。賈逵云:色如霜紈。馬融說肅爽,鴈也。馬似之。〇按廣韻十陽韻中作驦。同騻。不載爽字。惟集韻驦註云:通作爽。
叶音生。【後漢·馬融傳】豐彤薱蔚,崟槮爽,翕習春風,含津吐榮。【註】槮爽,林木貌。爽協音生。

◎ 砧的意思

【午集下 • 石】砧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5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知林切,音斟。擣衣石也。【庾信詩】秋砧調急節。
藁砧,農家擣草石。【古樂府】藁砧今何在。通作碪。

◎ 应的意思

【卯集上 • 心】应·康熙筆画:17·部外筆画:13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陵切,音膺。【說文】當也。从心聲。【徐曰】,鷹字也。本作,今作應。
料度辭也。【唐詩】應須,祇應,皆是也。
【周語】其叔父實應且憎。【註】猶受也。
國名。【括地志】故應城,因應山爲名,在汝州葉縣。
姓。出南頓,本周武王後。【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】邗晉應韓,武之穆也。漢有應曜,與四皓偕隱,曜獨不出,八代孫應劭,集解漢書。
通作膺。【書·武成】誕膺天命。【註】當也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證切,音譍。【集韻】答也。【廣韻】物相應也。【易·咸卦】二氣感應以相與。
樂名。【周禮·春官·笙師應樂註】應長六尺五寸,象柷,有椎連底,左右相擊,以應柷也。【樂書】應樂,猶鷹之應物,其獲也小,故小鼓小舂謂之應,所以應大也。小鼙曰應鼓。【周禮·春官·小師】擊應鼓。【註】鼙也。
天子之門曰應門。【詩·大雅】廼立應門。【註】正門也。
州名。鴈門地,唐置應州。
叶於容切,音雍。【易·蒙卦】童蒙求我,志應也。初筮告,以剛中也。【陸賈新語】事以類相從,聲以音相應。◎按應字,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。《正字通》止作去聲,誤。

◎ 秋的意思

【午集下 • 禾】秋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4

〔古文〕龝【唐韻】七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雌由切【正韻】此由切,音鰌。金行之時。【爾雅·釋天】秋爲白藏。【註】氣白而收藏也。【釋名】秋,就也,言萬物就成也。
繒也,繒迫品物使時成也。
【說文】禾穀熟也。【禮·月令】孟夏麥秋至。【澔曰】秋者,百穀成熟之期,此於時雖夏,於麥則秋,故云麥秋。【書·盤庚】乃亦有秋。
【禮·鄕飮酒義】西方者秋。秋,愁也。愁之以時,察守義者也。【註】愁讀爲揫,斂也。察嚴殺之貌。【春秋·繁露】秋之言猶湫也。湫者,憂悲狀也。
九月爲三秋。【詩·王風】一日不見,如三秋兮
四秋。【管子·輕重乙篇】歲有四秋,而分有四時。故曰:農事且作,請以什伍農夫賦耜鐵。此謂春之秋。大夏且至,絲纊之所作,此謂夏之秋。大秋成,五穀之所會,此謂秋之秋。大冬營室中,女事紡績緝縷之所作,此謂冬之秋。
【廣韻藻】竹秋,三月也。蘭秋,七月也。
秋秋,馬騰驤貌。【前漢·禮樂志】飛龍秋游上天。
【揚雄·羽獵賦】秋秋蹌蹌入西園。【荀子·解蔽篇】鳳凰秋秋。【註】秋秋,猶蹌蹌。謂舞也。
春秋,魯史名。
大長秋,皇后官名。【前漢·百官表】景帝更將行爲大長秋。【師古註】將行,秦官名。秋者,收成之時,長者,恆久之義。
姓。
七遙切,音鍫。【揚雄賦】秋秋蹌蹌。蕭該讀。
【荀子·解蔽篇】鳳凰秋秋,其翼若干,其音若簫。秋與簫爲韻。
楚俱切,音蒭。【水南翰記】北方老嫗八九十歲,齒落更生者,能於夜出,食人嬰兒,名秋姑。秋讀如蒭酒之蒭。

◎ 律的意思

【寅集下 • 彳】律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6

【唐韻】呂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劣戌切,音嵂。【玉篇】六律也。【廣韻】律呂也。【說文】均布也。十二律均布節氣,故有六律,六均。【爾雅·釋器】律謂之分。【註】律管,所以分氣。【前漢·律歷志】律有十二,陽六爲律,隂六爲呂,黃帝之所作也。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,昆侖之隂,取竹之解谷生,其竅厚均者,斷兩節閒而吹之,以爲黃鐘之宮,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。其雄鳴爲六,雌鳴亦六,比黃鐘之宮而皆可以生之,是爲律本。【後漢·律曆志】殿中用玉律十二,惟二至乃,靈臺用竹律六十日如其曆。【史記·律書註】古律用竹,又用玉。漢末以銅爲之。【書·舜典】同律度量衡。【禮·王制】考時月,定日同律。
【爾雅·釋詁】法也。
常也。【註】謂常法。【正韻】律呂萬法所出,故法令謂之律。【管子·七臣七主篇】律者,所以定分止爭也。【釋名】律,累也。累人心,使不得放肆也。【左傳·桓二年】百官於是乎咸懼,而不敢易紀律。
軍法曰律。【易·師卦】師出以律。
書曰律。【前漢·法志】蕭何攟摭秦法,取其宜於時者,作律九章。【晉書·法志】秦漢舊律起自李悝。悝著網捕二篇,雜律一篇。
以其律具其加減,是故所著六篇而已。
爵命之等曰律。【禮·王制】有功德于民者,加地進律。【疏】律卽上公九命,繅藉九寸,冕服九章,建常九斿之等,是也。
【爾雅·釋言】述也。【禮·中庸】上律天時。
【爾雅·釋言】銓也。所以銓量輕重。
理髮曰律。【荀子·禮論篇】不沐則濡櫛,三律而止。【註】律,理髮也。
詩律。【杜甫·遣悶詩】晚節漸於詩律細。
戒律。【佛國記】法顯慨律藏殘缺,於是以弘始二年至天竺,尋求戒律。
【爾雅·釋器】不律謂之筆。【註】蜀人呼筆爲不律也。
斛律,耶律,複姓。【姓譜】斛律,代人,世爲部落統軍,號斛律部,因氏焉。耶律,遼之後。
【韻補】與嵂通。【詩·小雅】南山律律。【司馬相如·大人賦】徑入雷室之砰磷鬱律兮,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。

总述:诗句爽砧应秋律出自《捣衣曲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