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兵戈乱入建康城

诗句
兵戈乱入建康城
拼音
 bīng gē luàn rù jiàn kāng chéng
平仄
平平仄仄仄平平
韵脚
下平八庚
上一句
不觉山崩海将竭
下一句
烟火连烧未央阙

「兵戈乱入建康城」出自:《江畔老人愁》

江南年少十八九,乘舟欲渡青溪口。青溪口边一老翁,
鬓眉皓白已衰朽。自言家代仕梁陈,垂朱拖紫三十人。
两朝出将复入相,五世叠鼓乘朱轮。父兄三叶皆尚主,
子女四代为妃嫔。南山赐田接御苑,北宫甲第连紫宸。
直言荣华未休歇,不觉山崩海将竭。兵戈乱入建康城
烟火连烧未央阙。衣冠士子陷锋刃,良将名臣尽埋没。
山川改易失市朝,衢路纵横填白骨。老人此时尚少年,
脱身走得投海边。罢兵岁馀未敢出,去乡三载方来旋。
蓬蒿忘却五城宅,草木不识青谿田。虽然得归到乡土,
零丁贫贱长辛苦。采樵屡入历阳山,刈稻常过新林浦。
少年欲知老人岁,岂知今年一百五。君今少壮我已衰,
我昔少年君不睹。人生贵贱各有时,莫见羸老相轻欺。
感君相问为君说,说罢不觉令人悲。

「兵戈乱入建康城」作者:

崔颢(704?─754),唐代著名诗人。汴州(今河南开封市)人。开元十一年(723)登进士第。开元后期,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(杜佑父)门下任职。天宝初(742─744),入朝为太仆寺丞,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。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,流于浮艳轻薄;后…

「兵戈乱入建康城」辞典释义

◎ 兵戈的意思

⒈  指兵器。

唐 李白 《大猎赋》:“韜兵戈,火网罟。”

⒉  指战争。

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欲兴兵戈,以诛暴 楚。”
《后汉书·独行传·谯玄》:“时兵戈累年,莫能脩尚学业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六回:“今四方分争,兵戈方始,若復废法,何以讨贼耶?”
清 周亮工 《即席次韵赠信州周公鼎》诗:“兵戈十载后,穷巷远游人。”

⒊  指军队。

唐 黄滔 《景阳井赋》:“玉楼之丝管宵咽,桂岸之兵戈昼逼。”
宋 岳飞 《奉诏移伪齐檄》:“顺逆二途,蚤宜择处。兵戈既逼,虽悔何追。”

◎ 乱的意思

【子集上 • 乙】乱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6

【正字通】俗亂字。
(亂)〔古文〕【唐韻】郞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盧玩切,鑾去聲。紊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亂,治也。【說文】从乙。乙,治之也。【玉篇】理也。【書·臯陶謨】亂而敬。【孔傳】有治而能敬謹。
【盤庚】亂越我家。【梓材】厥亂爲民。【洛誥】四方迪亂,亂爲四輔。【立政】丕乃俾亂之類,皆訓治也。
不治也,凡事物不理皆曰亂。【爾雅·釋訓】夢夢,訰訰,亂也。【書·周官】制治於未亂。【周禮·地官】司虣掌憲巿之禁令,禁其鬥囂與其虣亂。
兵寇也。
事未定之時。【禮·檀弓】仲梁子曰:夫婦方亂。【註】喪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。
樂之卒章曰亂。【論語】關雎之亂。
古賦末皆有亂,總一賦之終,發其要指也。
【爾雅·釋水】水正絕流曰亂。【註】橫流而濟之也。【書·禹貢】亂于河。【詩·大雅】涉渭爲亂。
【韻補】叶力眷切,音戀。【揚雄·交州牧箴】周公攝胙,白雉自獻。昭王陵遲,周室昏亂。
叶力敬切,夌去聲。【揚戲李正方贊】不協不和,忘節言亂。疾終惜始,實惟厥性。(亂)

◎ 入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入】入·康熙筆画:2·部外筆画:0

【唐韻】人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日汁切【正韻】日執切,任入聲。【說文】內也。【玉篇】進也。【禮·少儀】事君,量而後入。【檀弓】孟獻子比御而不入。【註】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,猶不入寢也。
【春秋·隱二年】莒人入向。【定六年】於越入吳。【傳】造其國都曰入,弗地曰入。【註】謂勝其國邑,不有其地也。入者,逆而不順,非王命而入人國也。
【廣韻】納也,得也。
【增韻】沒也。
【楞嚴經】六入謂六塵,卽眼入色,耳入聲也。
【敎坊記】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。

◎ 建的意思

【寅集下 • 廴】建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6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萬切,犍去聲。【說文】立朝律也。【書·洪範】建用皇極。
【玉篇】豎立也。【韻會】置也。【易·比卦】先王以建萬國,親諸侯。
【廣韻】木名。在弱水,直上百仞,無枝。
星名。【禮·月令】仲春之月,旦建星中。【註】建星在斗上。【史記·天官書】建星者,旗也。【註】建六星在斗北,臨黃道,天之都關也。
州名。【韻會】本吳建安郡,唐立建州。
姓。【廣韻】楚王子建之後。【前漢·元后傳】有建公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紀偃切,犍上聲。【集韻】覆也。【史記·高帝紀】猶居高屋之上,建瓴水也。【註】居高屋而翻瓴水,言向下之勢易也。
與鍵通。【禮·樂記】倒載干戈,包之以虎皮,名之曰建櫜。【註】建,讀爲鍵。

◎ 康的意思

【寅集下 • 广】康·康熙筆画:11·部外筆画:8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苦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丘岡切,音穅。【爾雅·釋詁】樂也。【詩·唐風】無巳大康。
【周頌】迄用康年
【爾雅·釋詁】康,安也。【書·益稷】庶事康哉。
【洪範】五福,三曰康寧。
【爾雅·釋宮】五達謂之康,六達謂之莊。【疏】孫炎曰:康,樂也,交會樂道也。【釋名】五達曰康。康,昌也,昌盛也,車步倂列並用之,言充盛也。【列子·仲尼篇】堯遊於康衢。【史記·騶衍傳】爲列第康莊之衢。
【易·晉卦】康侯用錫馬蕃庶。【註】康,美之名也。
【禮·祭統】康周公。【註】康,猶褒大也。
【諡法】淵源流通曰康,溫柔好樂曰康,令民安樂曰康。
國名。【書·康誥疏】命康叔之誥。管蔡郕霍皆國名,則康亦國名,在圻內。
【前漢·西域傳】安息國王治番兜城,北與康居接。
州名。【唐書·地理志】康州,析端州之端溪置。
姓。【廣韻】衞康叔之後。
【爾雅·釋器】康瓠謂之甈。【註】瓠,壺也。【賈誼·弔屈原賦】寶康瓠。
與穅通。【說文】穅或省作康。
與漮通。【爾雅·釋詁】漮,虛也。【詩·小雅】酌彼康爵。【箋】康,空也。漮康音義同。
【集韻】苦浪切,音抗。【禮·明堂位】崇坫康圭。【註】康讀爲亢。【疏】亢,舉也。

◎ 城的意思

【丑集中 • 土】城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7

【唐韻】是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時征切,音成。內曰城,外曰郭。【釋名】城,成也。一成而不可毀也。【古今注】盛也,盛受國都也。【淮南子·原道訓】夏鯀作三仞之城。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。【白虎通】天子曰崇城。【史記·始皇本紀】帝築萬里長城。【前漢·元帝紀】帝初築長安城。城南爲南斗形,城北爲北斗形,因名斗城。
諸侯僭侈,建城踰制,謂之產城,若生子長大之義。【司馬法曰】攻城者,攻其所產。
【唐·李肇·國史補】元日冬至,大朝會,百官已集,宰相後至,列燭多至數百炬,謂之火城。【王禹偁·待漏院記】北闕向曙,東方未明。相君啓行,煌煌火城。
層城。【淮南子·地形訓】掘崑崙墟以下地,中有層城九重。【孫綽·天台賦】苟台嶺之可攀,亦何羨于層城。
官名。【左傳·文十六年】公子蕩爲司城。【註】宋桓公,以武公諱,司空攺司城。
宮名。【前漢·班倢伃傳】倢伃居增城舍。
山名。析城,在河東濩縣西。【書·禹貢】底柱析城。
赤城山,在會稽東南。【孫綽·天台賦】赤城霞起以建標。
墓地曰佳城。【博物志】夏侯嬰死,送葬至東都門外,馬踣地悲鳴,掘之,得石槨,銘曰:佳城鬱鬱,三千年見白日。吁嗟滕公,居此室。
姓。城渾。
司城,複姓。
叶辰羊切,音常。【韓愈·贈張籍詩】我友東來說,我家免禍殃。乗船下汴水,東去趨彭城。

总述:诗句兵戈乱入建康城出自《江畔老人愁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崔颢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