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到郡方逾月

诗句
到郡方逾月
拼音
 dào jùn fāng yú yuè
平仄
仄仄平平仄
韵脚
入声六月
上一句
旧逋积如坻
下一句
终朝理乱丝

「到郡方逾月」出自:《始至郡》

湓城古雄郡,横江千里驰。高树上迢递,峻堞绕欹危。
井邑烟火晚,郊原草树滋。洪流荡北阯,崇岭郁南圻。
斯民本乐生,逃逝竟何为。旱岁属荒歉,旧逋积如坻。
到郡方逾月,终朝理乱丝。宾朋未及宴,简牍已云疲。
昔贤播高风,得守愧无施。岂待干戈戢,且愿抚惸嫠。

「到郡方逾月」作者:

韦应物(737─791?),长安(在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,早年充当唐玄宗的侍卫,狂放不羁,后来折节读书,应举成进士,任过洛阳丞。曾一度辞官闲居,德宗时历任滁州、江州、苏州等地刺史,后人称他「韦江州」或「韦苏州」。又因曾任左司郎中,也有「韦左司…

「到郡方逾月」辞典释义

◎ 到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刀】到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6
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都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刀號切,音倒。【爾雅·釋詁】到,至也。【疏】到者,自遠而至也。【詩·大雅】靡國不到。
姓。【韻會】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。

◎ 郡的意思

【酉集下 • 邑】郡·康熙筆画:14·部外筆画:7

【唐韻】渠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具運切,羣去聲。【釋名】郡,羣也。人所羣聚也。【韻會】《說文》云:周制,天子地方千里,分爲百縣,縣有四郡,是縣大而郡小也。秦幷天下,置三十六郡,以統其縣。漢遂因之。自隋唐以來,廢置不一。宋元設府于州,明制屬州於府,而郡之名遂廢。

◎ 方的意思

【卯集下 • 方】方·康熙筆画:4·部外筆画:0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府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分房切,音芳。【說文】倂船也。象兩舟省總頭形。或从水作汸。【詩·周南】江之永矣不可方思。【傳】方,泭也。【釋文】小筏曰泭。【爾雅·釋水】大夫方舟。【註】倂兩船。【史記·酈食其傳】方船而下。【註】謂船也。
【易·坤卦】六二直方大。【註】地體安靜,是其方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圜者中規,方者中矩。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天道曰圓,地道曰方。方者主幽,圓者主明。
【易·觀卦】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。【疏】省視萬方。【詩·大雅】監觀四方。【周禮·天官·冢宰】辨方正位。【註】別四方。【釋文】視日景,以別東西南北四方,使有分別也。【禮·內則】敎之數與方名。【註】方名,如東西也。
【易·未濟】君子以愼辨物居方。【疏】各居其方,皆得安其所。【詩·大雅】萬邦之方,下民之王。【箋】方,猶嚮也。【疏】諸言方者,皆謂居在他所,人嚮望之,故云:方,猶嚮也。
道也。【易·恆卦】君子以立不易方。【註】方,猶道也。【禮·樂記】樂行而民鄕方。【註】方,猶道也。
【易·復卦】后不省方。【註】方,猶事。【疏】不省視其方事也。
術也,法也。【易·繫辭】方以類聚。【疏】方謂法術性行。【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】官修其方。【註】方,法術。
放也。【書·堯典】方命圯族。【釋文】方,放也。
有之也。【詩·召南】維鵲有巢,維鳩方之。【傳】方,有之也。
今也。【詩·秦風】方何爲期。【箋】方今以何時爲還期。【莊子·天地篇】方且本身而異形。【註】凡言方且者,言方將有所爲也。
穀始生未實也。【詩·小雅】旣方旣皁。【箋】方,房也。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。
倂也。【儀禮·鄕射禮】不方足。【註】方,猶倂也。
旁出也。【儀禮·大射禮】左右曰方。【註】方,旁出也。
板也。【儀禮·聘禮】不及百名,書於方。【註】方,板也。【禮·中庸】布在方策。【註】方,板也。策,也。
常也。【禮·檀弓】左右就養無方。【註】方,猶常也。
文也。【禮·樂記】變成方謂之音。【註】方,猶文章也。
義之宜也。【左傳·隱三年】臣聞愛子,敎之以義方。
【閔二年】授方任能。【註】方百事之宜也。
比方也。【論語】子貢方人。【何晏註】比方人也。
【博雅】方,大也,正也。
祭名。【詩·小雅】以社以方。【傳】迎四方氣於郊也。
地名。【詩·小雅】侵鎬及方。【註】鎬,方,皆北方地名。
姓。【詩·小雅】方叔涖止。【傳】方叔,卿士也。
官名。【周禮·夏官·司馬】職方氏,土方氏,懷方氏,合方氏,訓方氏,形方氏。【前漢·朱雲傳註】尚方,少府之屬官也,作供御器物。
醫方。【史記·扁鵲傳】乃悉取其禁方書,盡與扁鵲。【前漢·郊祀志】少君者,故深澤侯人主方。【註】侯家人主方藥也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符方切,音房。方與,縣名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沛公攻胡陵方與。【註】音房預,屬山陽郡。
【集韻】蒲光切,音旁。彷或作方。【前漢·揚雄傳】方皇於西淸。【註】方皇,猶彷徨也。
文紡切。蝄或作方。【周禮·夏官·方相氏】敺方良。【註】方良,罔兩也。木石之怪夔罔兩。【張衡·東京賦】腦方良。【註】方良,草澤之神也。○按《說文》作蝄蜽。
【集韻】甫兩切,音倣。效也。
【韻補】叶膚容切【道藏·左夫人歌】騰躍雲景轅,浮觀霞上空。霄軿縱橫舞,紫蓋記靈方。

◎ 逾的意思

【酉集下 • 辵】逾·康熙筆画:16·部外筆画:9

〔古文〕㢏【唐韻】羊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容朱切【正韻】雲俱切,音俞。【玉篇】越也,遠也,進也。【書·禹貢】逾于洛。
【秦誓】日月逾邁。【正韻】或作踰、隃。

◎ 月的意思

【辰集上 • 月】月·康熙筆画:4·部外筆画:0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魚厥切,音軏。【說文】闕也。太隂之精。【釋名】月,缺也,滿則缺也。【易·繫辭】隂陽之義配日月。【禮·祭義】月生於西。【公羊傳·莊二十五年註】月者,土地之精。【史記·天官書註】月者,隂精之宗。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水氣之精者爲月。
【書·堯典】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【傳】一歲十二月,月三十日,三歲則置閏焉。
【洪範】二曰月。【傳】所以紀一月。【疏】從朔至晦,大月三十日,小月二十九日。【禮·禮運】月以爲量。【註】天之運行,每三十日爲一月。
姓。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,明洪武中有月輝、月文憲。
外國名。【前漢·霍去病傳】遂臻小月氏。
【韻補】叶危睡切。【曹植·七啓】世有聖宰,翼帝霸世。同量乾坤,等曜日月。
叶魚橘切。【黃庭經】洞房靈象斗日月,父曰泥丸母雌一,三光煥照入子室。【類篇】唐武后作囝。
【正字通】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。石經改作月,中二畫連左右,與日月之月異。今俗作月以別之。月中从冫,不从二作。

总述:诗句到郡方逾月出自《始至郡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韦应物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