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山春雪作花

诗句
山春雪作花
拼音
 shān chūn xuě zuò huā
平仄
平平仄仄平
韵脚
上声四纸、下平六麻
上一句
海暗云无叶
下一句
丈夫期报主

「山春雪作花」出自:《塞外三首》

塞外萧条望,征人此路赊。边声乱朔马,秋色引胡笳。
遥嶂侵归日,长城带晚霞。断蓬飞古戍,连雁聚寒沙。
海暗云无叶,山春雪作花。丈夫期报主,万里独辞家。
荒垒三秋夕,穷郊万里平。海阴凝独树,日气下连营。
戎旆霜旋重,边裘夜更轻。将军犹转战,都尉不成名。
折柳悲春曲,吹笳断夜声。明年汉使返,须筑受降城。
阳鸟南飞夜,阴山北地寒。汉家征戍客,年岁在楼兰。
玉塞朔风起,金河秋月团。边声入鼓吹,霜气下旌竿。
海外归书断,天涯旅鬓残。子卿犹奉使,常向节旄看。

「山春雪作花」作者:

郑愔(?-710)唐诗人。字文靖,河北沧县(属沧州)人。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。

「山春雪作花」辞典释义

◎ 山的意思

【寅集中 • 山】山·康熙筆画:3·部外筆画:0

【廣韻】所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師閒切【正韻】師姦切,與刪音同。【說文】山宣也。宣氣散生萬物,有石而高也。【徐曰】象山峰起之形。【釋名】山,產也。產萬物者也。【易·說卦】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。【書·禹貢】奠高山大川。【爾雅·釋山】河南華,河西嶽,河東岱,河北恆,江南衡,《周禮》謂之鎮。【鄭註】鎮名山安地德者也。
【山海經】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。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。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,今隴西甘肅玉門外,其地也。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,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。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,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。見【讀山海經語】。
連山,古易名。【周禮·春官】掌三易之法。一曰連山。【註】似山之出內氣也。
姓。古烈山氏之後。
公山,複姓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所旃切,音仙【詩·小雅】幽幽南山。叶上干,干音堅。
【孔子·丘陵歌】喟然迴慮,題彼泰山。鬱確其高,梁甫迴連。○按山在刪韻,古轉聲寒刪先通,則非止叶音矣。
叶疏臻切,音甡。【班固·東都賦】吐燄生風,欱野歕山。叶下振。【正字通】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,互見。

◎ 春的意思

【辰集上 • 日】春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5

〔古文〕萅旾【廣韻】昌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樞倫切,蠢平聲。【爾雅·釋天】春爲靑陽。【註】氣淸而溫陽。【周禮·春官·宗伯疏】春者出生萬物。【公羊傳·隱元年】春者何,歲之始也。【註】春者,天地開闢之端,養生之首,法象所出。昏斗指東方曰春。【史記·天官書】東方木主春。【前漢·律歷志】陽氣動物,於時爲春。春,蠢也。物蠢生,廼動運。
姓。【何氏姓苑】春申君黃歇之後。
酒名。【唐國史補】酒有郢之富水春,烏程之若下春,滎陽之上窟春,富平之石東春,劒南之燒春。
花名。【花木考】鸎粟別種名麗春。
【集韻】尺尹切,音蠢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梓人】張皮侯而棲鵠,則春以功。【註】春讀爲蠢。蠢,作也,出也。

◎ 雪的意思

【戌集中 • 雨】雪·康熙筆画:11·部外筆画:3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相絕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蘇絕切,音㡜。【說文】本作䨮。凝雨。【元命包】隂凝爲雪。【釋名】雪,綏也。水下遇寒氣而凝,綏綏然下也。【埤雅】雪六出而成華,言凡草木華五出,雪華獨六出,隂之成數也。【詩·邶風】雨雪其雱
【廣韻】除也。【韻會】洗也。【莊子·知北遊】澡雪而精神。【戰國策】得賢士與共國,以雪先王之恥,孤之願也。
【廣韻】拭也。【家語】以黍雪桃。【史記·酈食其傳】沛公遽雪足杖矛,曰:延客入。
小雪、大雪,節名。見【後漢·律曆志】。
山名。【後漢·明帝紀註】天山卽祈連山。一名雪山。
陽春白雪,古曲名。
姓。【正字通】明洪武中巡雪霽。

◎ 作花的意思

⒈  长出花蕾;开花。

南朝 宋 鲍照 《梅花落》诗:“中庭杂树多,偏为梅咨嗟。问君何独然,念其霜中能作花。”
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松顶生兰》:“有兰寄生,长松杈椏间,可径丈,葳蕤四垂,时正作花,香闻远近。”
清 魏源 《武林纪游》诗之九:“涧旁古梅树,作花已再期。”

总述:诗句山春雪作花出自《塞外三首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郑愔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