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溪浪碧通何处去

诗句
溪浪碧通何处去
拼音
 xī làng bì tōng hé chǔ qù
平仄
?仄仄平平仄仄
韵脚
上声六语、去声六御
上一句
每见图经恨白头
下一句
桃花红过郡前流

「溪浪碧通何处去」出自:《怀武陵因寄幕中韩先辈、何从事》

武陵嘉致迹多幽,每见图经恨白头。溪浪碧通何处去
桃花红过郡前流。常闻相幕鸳鸿兴,日向神仙洞府游。
凿井耕田人在否,如今天子正征搜。

「溪浪碧通何处去」作者:

齐己,僧人,益阳人。晚唐著名诗人。存诗十卷。

「溪浪碧通何处去」辞典释义

◎ 溪的意思

【巳集上 • 水】溪·康熙筆画:14·部外筆画:10

【廣韻】苦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牽奚切。與谿同。【說文】山瀆無所通者。
水註川曰谿。【廣韻】或作磎。

◎ 浪的意思

【巳集上 • 水】浪·康熙筆画:11·部外筆画:7

【廣韻】魯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盧當切【正韻】魯堂切,音郞。滄浪,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水出荆山,東西流爲滄浪之水。
康浪,水名。【廣輿記】在靑州臨湽。
浪浪,流貌。【屈原·離騷】霑余襟之浪浪。
聊浪,放蕩貌。【揚雄·羽獵賦】聊浪乎宇內。
浶浪,驚擾貌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樛蓼浶浪。
博浪,地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。
樂浪,漢郡名,卽古朝鮮國。
莊浪,縣名,屬平凉府。
【唐韻】來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郞宕切,音閬。波也。水激石遇風則浪。
鼓也。【孔稚圭北山移文】浪栧上京。
謔浪,不敬也。【詩·邶風】謔浪笑傲。【註】浪,意萌也。
井名。【張僧鑒潯陽記】湓城有浪井。
姓。晉浪逢。
【集韻】里黨切,音朖。孟浪,猶較略也。一曰不精要之貌。【莊子·齊物論】夫子以爲孟浪之言。徐邈讀莽朗,向秀讀漫瀾。

◎ 碧的意思

【午集下 • 石】碧·康熙筆画:14·部外筆画:9

【廣韻】彼役切【集韻】兵役切【韻會】兵亦切,音筆。【說文】石之靑美者。【山海經】高山多靑碧。【郭註】亦玉類也。今會稽縣東山出碧。【班固·西都賦】珊瑚碧樹。【註】崐崘山有碧樹。【張衡·南都賦】綠碧紫英。【註】碧有縹碧,有綠碧。
【增韻】碧,深靑色。唐官制,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。
【韻會】竹書紀年:惠成王七年,雨碧於郢。
【度人經·碧落註】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,是云碧落。
姓。明洪武中訓導碧潭。

◎ 通的意思

【酉集下 • 辵】通·康熙筆画:14·部外筆画:7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他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他東切,統平聲。【說文】達也。【正韻】徹也。【易·繫辭】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。【禮·學記】知類通達。
亨也,順也。【禮·儒行】上通而不困。【註】謂仕則上達乎君,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。【易·節卦】不出戸庭,知通塞也。
暢也。【爾雅】四時和爲通正。【註】通,平暢也。
總也。【禮·王制】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。【註】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,使有十年之餘也。
開也。【前漢·何武傳】通三公官。【註】謂更開置之也。
也。【前漢·夏侯勝傳】先生通正言。【註】謂道之也。
凡人往來交好曰通。【前漢·季布傳】非長者勿與通。
【陸賈傳】剖符通使。
書名。【白虎通】班固著。【風俗通】應劭著。
書首末全曰通。【後漢·崔實傳】宜寫一通。
凡物色純者謂之通。【周禮·春官·司常】通帛爲旃。【註】通帛,無他物之飾也。
通鼓。【周禮·地官·鼓人】以金鐸通鼓。【疏】司馬振鐸,將軍以下卽擊鼓,故云通鼓。
井地名。【前漢·法志】方里爲井,井十爲通。
【廣韻】州名。
【韻會】馬矢曰通。【後漢·戴就傳】以馬通薰之。
【左傳·杜預註】旁淫曰通。
叶他郞切,音湯。【東方朔·七諫】身寢疾而日愁兮,情沈抑而不揚。衆人莫可與論道兮,悲精神之不通。

◎ 何处的意思

⒈  哪里,什么地方。

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
唐 王昌龄 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旌旗何处在?平臺宾客有谁怜?”
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脩 论事切直,人视之如仇,帝独奬其敢言,面赐五品服。顾侍臣曰:‘如 欧阳脩 者,何处得来?’”
茅盾 《一个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处有爱呢?何处是爱呢?”

◎ 去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厶】去·康熙筆画:5·部外筆画:3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丘據切,墟去聲。【說文】人相違也。【廣韻】離也。【增韻】來去,離去,去就之去。【玉篇】行也。【史記·莊助傳】汲黯招之不來,麾之不去。
棄也。【後漢·申屠剛傳】愚聞人所歸者,天所與。人所畔者,天所去也。
【唐韻】羌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口舉切【正韻】丘舉切,墟上聲。【集韻】徹也。
藏也。【前漢·蘇武傳】掘野鼠,去草實而食之。【註】去,收藏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弆。【前漢·遵傳】遵善書,與人尺牘,皆藏弆以爲榮。【註】弆,亦藏也。
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丘於切,音墟。疾走。【正字通】同驅。【詩·小雅】鳥鼠攸去,君子攸芋。【左傳·僖十五年】秦伯伐晉。卜之,曰:千乘三去,三去之餘,獲其雄狐。

总述:诗句溪浪碧通何处去出自《怀武陵因寄幕中韩先辈、何从事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齐己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