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青女素娥俱耐冷

诗句
青女素娥俱耐冷
拼音
 qīng nǚ sù é jù nài lěng
平仄
平仄仄平平仄仄
韵脚
上声二十三梗
上一句
百尺楼高水接天
下一句
月中霜里斗婵娟

「青女素娥俱耐冷」的意思,全诗译文

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高水接天。(楼高 一作:楼南 / 楼台)
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,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,我登上百尺高楼,极目远眺,水天连成一片。

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斗婵娟。
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,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,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。

「青女素娥俱耐冷」出自:《霜月》

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高水接天。
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斗婵娟。

「青女素娥俱耐冷」作者:

李商隐(813-858),字义山,号玉谿生,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县)人。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。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孤楚的赏识,被任为幕府巡官。二十五岁时,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,中进士。次年受到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的宠爱,…

「青女素娥俱耐冷」辞典释义

◎ 青的意思

【戌集中 • 青】青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0

〔古文〕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倉經切,音鶄。【說文】東方色也。【釋名】靑,生也。象物之生時色也。【書·禹貢】厥土靑黎。【荀子·勸學篇】靑出之藍而靑於藍。
神名。【史記·封禪書】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,祭靑帝。
州名。【書·禹貢】海岱惟靑州。
鳥名。【禮·曲禮】前有水,則載靑旌。【註】靑,靑雀,水鳥。
木名。【庾信·步虛詞】空靑爲一林。【註】雲笈七籤,玉淸天中有樹,似松,名曰空靑之林。
【廣韻】男靑、女靑,皆木名。出羅浮山記。
果名。靑子,橄欖也。【蘇軾詩】紛紛靑子落紅鹽。
藥名。【本草綱目】空靑,腹中空,破之有漿,治眼疾。一名楊梅靑。【又】白靑,治目疾,色深者爲石靑,淡者爲碧靑。淮南子畢萬術云:白靑,得鐵卽化爲銅。
曾靑、綠靑、扁靑、綠膚靑,詳【本草綱目】。
【韻會】竹皮曰靑。【後漢·吳祐傳】殺靑以寫經書。【註】以火炙令汗取其靑,易書復不蠹,謂之殺靑。
【唐·李肇·翰林志】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,用靑藤紙朱字,謂之靑詞。
【李綽·歲時紀】上巳曲江禊飮,曰踏靑。
姓。【廣韻】出何氏姓苑。
複姓三氏,漢有靑烏子。
有靑牛氏,靑陽氏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子丁切。與菁同。【詩·衞風】綠竹靑靑。【傳】靑靑,茂盛貌。【釋文】靑,子丁反。本亦作菁。
【小雅】其葉靑靑。【釋文】靑,子零反。

◎ 女的意思

【丑集下 • 女】女·康熙筆画:3·部外筆画:0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尼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碾與切,茹上聲。【博雅】女,如也。言如男子之敎,人之陽曰男,隂曰女。【易·繫辭】坤道成女。【詩·小雅】乃生女子,載寢之地,載衣之裼,載弄之瓦。【禮·內則】女子生,設帨於門右。【淮南子·地形訓】土地各以類生,澤氣生女。
已嫁曰婦,未字曰女。【禮·曾子問】嫁女之家,三夜不息燭,思相離也。
星名。須女四星,主布帛,爲珍寶藏,一名婺女。十二月旦在北,二月旦中。
織女三星,天女也,主苽果絲帛,見【星經】。
水名。【山海經】嶧臯之山,其水出焉,東流注于激女之水。
女,九天妃也。黃帝與蚩尤戰,不勝,歸太山,遇一婦人,曰:吾所謂女者。見【女戰法】。
金女,西王母也,厥姓緱氏,見【集仙錄】。
靑女,霜神也,至秋三月地氣下藏,靑女乃出,以降霜雪,見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。
奼女,丹汞也。河上奼女,得火則飛,見【參同契】。
國名。女子國,在巫咸北。【郭璞·圖贊】女子之國,浴于黃水。乃媷乃字,生男則死。
東女國,女主號賔就。見【唐書·西域傳】。
扶桑東千里有女國,其人容貌端正,身體有毛,見【通考】。
姓。湯賢臣女鳩,女房,漢賢良女敦,晉大夫女叔寬。
梵言阿摩,此言女,言母。蘇弗室利,此言善女。
鸚䳇名雪衣女,見【漢武外傳】。鵲名神女,見【古今注】。蜆名縊女,見【爾雅·釋蟲】。螟蛉名戎女,見【毛詩·註疏】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忍與切。同汝,對我之稱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尼據切,茹去聲。以女妻人曰女。【書·堯典】女于時。

◎ 素的意思

【未集中 • 糸】素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4

【廣韻】桑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蘇故切,音訴。【說文】作,白緻繒也。从糸,取其澤也。【九經字㨾】隷省作素。【小爾雅】縞之麤者曰素。【釋名】素,朴素也。已織則供用,不復加巧飾也。【急就篇註】素謂緝之精白者。【禮·雜記】純以素。【註】素,生帛也。
【易·履卦】素履往旡咎。【疏】處履之始而用質素。
【詩·齊風】充耳以素乎而。【傳】素,象瑱。
【詩·魏風】不素餐兮。【傳】素,空也。
【禮·檀弓】有哀素之心也。【註】凡物無飾曰素。
【禮器】或素或靑。【註】素,尙白。
【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】其衆素飽。【疏】素訓爲直。
【楚語】夫謀必素。【註】素,猶豫也。
【博雅】素,本也。
姓。【姓氏急就篇】後魏有幷州刺史素延。
【禮·中庸】素隱行怪。【註】素讀爲傃,猶鄕也。○按《朱子·中庸章句》,素,按《漢書》當作索,蓋字之誤也。
與傃通。【戰國策】竭智能,示情素。【註】素、傃通,誠也。
與嗉通。【史記·天官書】張素爲㕑,主觴客。【註】索隱曰:素,嗉也。
【韻補】叶孫租切。【古詩】新人工織縑,故人工織素。織縑日一匹,織素五丈餘。○按《說文》自爲部,今倂入。,同。

◎ 娥的意思

【丑集下 • 女】娥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7

【唐韻】五何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牛何切,音蛾。好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秦謂好曰娥。
星娥,帝少昊母。娥皇,堯女舜妻。見【史記】。
嫦娥,羿妾。【後漢·天文志】嫦娥竊羿不死藥,奔月,及之,爲蟾蜍。
夸娥,天女也。見【列子·湯問篇】。
韓娥,歌妓也。【博物志】韓娥之齊,粥歌假食,旣去,餘響繞梁三日。
姓。見【姓苑】。

◎ 俱的意思

【子集中 • 人】俱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8

【唐韻】舉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恭于切,音拘。皆也。【孟子】父母俱存。
偕也,具也。【莊子·天運篇】道可載而與之俱也。【史記·孔子世家】孔子適周,魯君與之一乗車,兩馬,一豎子俱。
姓。南凉將軍俱延,唐江州監軍俱文珍。

◎ 耐的意思

【未集中 • 而】耐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3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與耏同。【說文】耏,或从寸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令郞中有罪耐以上請之。【註】應劭曰:輕罪不至于髠,完其耏,故曰耏,古耐字,从彡,髮膚之首也。蘇林以爲法度字皆从寸,後改如是,音若能。如淳曰:耐,猶任也。任其事也。師古曰:依應氏之說。耐當音而,如氏之解,則音乃代反,其義亦兩通。耐謂頰旁毛也。功臣侯表,宣曲侯通,耏爲鬼薪,則應氏之說斯爲長矣。
【廣韻】耐,忍也。【荀子·仲尼篇】能耐任之。【註】忍也。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奴登切,音能。能或作耐。【禮·禮運】故聖人耐以天下爲一家。【註】耐,古能字。
【類篇】熊屬。◎按宋祁漢書高帝紀註云:古者能字皆作耐字,後世以三足之能爲能,故今人書能無有作耐字者。

◎ 冷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冫】冷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5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魯朾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魯杏切,令上聲。【說文】寒也。从仌,令聲。【六書正譌】別作泠,非。泠乃水名。【南史·齊樂預傳】人笑褚公,至今齒冷。【增韻】淸甚也。
姓。【廣韻】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,字安義。
【唐韻】力鼎切【集韻】朗鼎切,靈上聲。㓑冷,寒也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郞丁切,音靈。冷凙。吳人謂冰曰冷凙。令道當作冷道。

总述:诗句青女素娥俱耐冷出自《霜月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商隐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