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抖擞辞贫里
- 拼音
- dǒu sǒu cí pín lǐ
- 平仄
- 仄仄平平仄
- 韵脚
- 上声四纸、去声四寘
- 上一句
- 鹿女踏花行
- 下一句
- 归依宿化城
「抖擞辞贫里」出自:《游化感寺》
谷静唯松响,山深无鸟声。琼峰当户拆,金涧透林明。
郢路云端迥,秦川雨外晴。雁王衔果献,鹿女踏花行。
抖擞辞贫里,归依宿化城。绕篱生野蕨,空馆发山樱。
香饭青菰米,嘉蔬绿笋茎。誓陪清梵末,端坐学无生。
「抖擞辞贫里」作者: 王维
「抖擞辞贫里」辞典释义
- ◎ 抖擞的意思
- ⒈ 亦作“抖藪”。犹搜索,寻找。 《方言》第六:“铺颁,索也。 - 引东齐 白铺颁,犹 秦 晋 言抖藪也。” 
 郭璞 注:“谓斗藪举索物也。”
 戴震 疏证:“藪,亦作‘擞’。”
 宋 刘克庄 《沁园春·四和林卿韵》词:“抖擞空囊,存留諫笏,犹带虚皇案畔香。”
 《老残游记》第四回:“从上房里搜起,衣箱橱柜,全行抖擞一个尽。”- ⒉ 以手举物而振拂。 - 引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作豉法》:“急抖擞筐,令极浄,水清乃止。” 
 唐 尚颜 《秋夜吟》:“梧桐雨畔夜愁吟,抖擞衣裾蘚色侵。”
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声容·选姿》:“人皆抖擞衣衫,虑其太湿。”- ⒊ 抖却;摆脱。 - 引唐 王炎 《夜半闻雨》诗:“抖擞胸中三斗尘,强欲哦吟无好语。” 
 清 金农 《宿韬光飞雨轩》诗:“隙尘抖擞上方眠,飞雨轩中暂息缘。”- ⒋ 振作;奋发。 - 引明 唐顺之 《与万思节主事书》:“吾友閒居少过,却是不曾抖擞提醒精神。” 
 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一二五: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材。”
 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七章:“他精神更加抖擞,容光更加焕发了。”- ⒌ 显露,显示。 - 引元 薛昂夫 《殿前欢》曲:“施展出江湖气概,抖擞出风月情怀。” - ⒍ 颤动;哆嗦。 - 引唐 白居易 《骠国乐》诗:“花鬘抖擞龙虵动,曲终王子启圣人。” 
 元 关汉卿 《四春园》第二折:“觉一阵地惨天愁,遍体上寒毛抖擞。”
 许地山 《换巢鸾凤》:“众人看他们二人死了,都吓得抖擞起来。”- ⒎ 威风,神气。来,割你们的脑袋。’” - 引明 黄叔初 《新水令·寿陈荩卿》套曲:“词才羡君真抖擞,何事缘诗瘦?” 
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十二:“你还说过:‘你们抖擞吧,等“中央军”- ⒏ 佛教语。梵语dhūta(头陀)的意译。 - 引《法苑珠林》卷一〇一:“西云头陀,此云抖擞,能行此法,即能抖擞烦恼,去离贪著,如衣抖擞能去尘垢,是故从喻为名。” 
- ◎ 辞的意思
- 【未集下 • 舌】辞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7 - 【正韻】詳兹切,音詞。俗辭字。《佩觿集》曰:辭亂从舌,其蕪累有如此者,然循用旣久,今亦不廢。 【正字通】俗辭字。【佩觿集】辭、亂从舌,其蕪累有如此者。乱。(辭)〔古文〕【唐韻】似兹切【集韻】詳兹切,音詞。辭說也。【易·乾卦】修辭立其誠。【書·畢命】辭尚體要。又【說文】訟辭也。【周禮·秋官·小司】以五聲聽其獄訟,一曰辭聽。【書·呂】明淸于單辭,罔不中聽獄之兩辭。【疏】單辭謂一人獨言也,兩辭謂兩人競理也。又與辤同。【正韻】卻不受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稽首固辭。【中庸】爵祿可辭也。又謝也。【前漢·韓王信傳】溫顏遜辭。又別去也。【楚辭·九歌】入不言兮出不辭。
- ◎ 贫的意思
- 【酉集中 • 貝】贫·康熙筆画:11·部外筆画:4 -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符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皮巾切【正韻】毗賔切,音頻。【說文】財分少也。【爾雅·釋言】寠,貧也。【註】謂貧陋。【疏】貧者,無財也。【書·洪範】六極,四曰貧。【傳】困於財。【詩·邶風】終寠且貧。【晉語】韓宣子憂貧,叔向賀之。 又【韻補】叶頻眠切,音騈。【歐陽修·送魏主簿詩】士欲見所守,視其居賤貧。何用慰離居,贈子以短篇。
- ◎ 里的意思
- 【酉集下 • 里】里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0 - 【廣韻】良已切【集韻】兩耳切【正韻】良以切,音裏。【爾雅·釋言】里,邑也。【詩·鄭風】將仲子兮,無踰我里。【傳】里,居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遂人】五家爲鄰,五鄰爲里。【前漢·法志】在壄曰廬,在邑曰里。【風俗通】五家爲軌,十軌爲里。里者,止也,五十家共居止也。 又【正韻】路程,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。又憂也。【詩·大雅】瞻卬昊天,云如何里。【箋】里,憂也。又姓。【左傳·昭十七年】鄭之未災也,里析告子產。【註】里析,鄭大夫。又百里、相里,複姓。又地名。【左傳·宣三年】子臧得罪而出,誘子華而殺之南里。【註】南里,鄭地。又山名。【史記·封禪書註】高里山,在泰山下。又【五代史·附錄】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。【註】沒里者,河也。又古夫稱妻曰鄕里。【南史·張彪傳】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。【沈約·山隂柳家女詩】還家問鄕里,詎堪持作夫。又【正韻】漢制:長安有戚里,人君姻戚居之,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。又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匠人】里爲式,然後可以傳衆方。【註】里,讀爲已,聲之誤也。【釋文】里,音以。
总述:诗句抖擞辞贫里出自《游化感寺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