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辙到衡门草色开
- 拼音
- zhé dào héng mén cǎo sè kāi
- 平仄
- 仄仄平平仄仄平
- 韵脚
- 上平十灰
- 上一句
- 马嘶穷巷蛙声息
- 下一句
- 风引柳花当坐起
「辙到衡门草色开」出自:《僻居谢何明府见访》
公退琴堂动逸怀,闲披烟霭访微才。马嘶穷巷蛙声息,
辙到衡门草色开。风引柳花当坐起,日将林影入庭来。
满斋尘土一床藓,多谢从容水饭回。
辙到衡门草色开。风引柳花当坐起,日将林影入庭来。
满斋尘土一床藓,多谢从容水饭回。
「辙到衡门草色开」作者: 北朝乐府
「辙到衡门草色开」辞典释义
◎ 辙的意思
【酉集下 • 車】辙·康熙筆画:19·部外筆画:12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直列切,音徹。【說文】迹也。【增韻】車輪所碾迹也。餘詳前軌字註。◎按《莊子·人閒世》螳蜋怒臂以當車轍。別作軼。《淮南子·道應訓》絕塵弭轍。別作。《史記·平傳》門外多長者車轍。別作徹。古字多通用,不必泥。
◎ 到的意思
【子集下 • 刀】到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6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都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刀號切,音倒。【爾雅·釋詁】到,至也。【疏】到者,自遠而至也。【詩·大雅】靡國不到。
又姓。【韻會】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。◎ 衡门的意思
⒈ 横木为门。指简陋的房屋。
引《诗·陈风·衡门》:“衡门之下,可以栖迟。”
朱熹 集传:“衡门,横木为门也。门之深者,有阿塾堂宇,此惟横木为之。”
《汉书·韦玄成传》:“圣王贵以礼让为国,宜优养 玄成,勿枉其志,使得自安衡门之下。”
颜师古 注:“衡门,谓横一木於门上,贫者之所居也。”
郁达夫 《木曾川看花》诗:“原野青青春事繁,鸣禽诱我出衡门。”⒉ 借指隐者所居。
引汉 蔡邕 《郭有道碑文》:“尔乃潜隐衡门,收朋勤诲,童蒙赖焉,用袪其蔽。”
晋 陶潜 《癸卯岁十二月中作》诗:“寝跡衡门下,邈与世相絶。”⒊ 专指隐者所居屋舍之门。
引唐 刘沧 《赠隐者》诗:“何时止此幽栖处,独掩衡门长緑苔。”
⒋ 帝王殿前侍卫的人。
引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故事一》:“衡门十人,队长一人,选诸武力絶伦者为之,上御后殿,则执檛东西对立於殿前,亦古之虎賁人门之类也。”
章炳麟 《官制索隐》:“汉 时为天子主门者又有黄门,黄门復即横门、衡门。”◎ 草的意思
【申集上 • 艸】草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6
〔古文〕屮【唐韻】采老切【集韻】在早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采早切,音懆。【說文】作艸,百卉也。經典相承作草。【書·禹貢】厥草惟繇。【詩·小雅】在彼豐草。【禮·祭統】草艾則墨,未發秋政,則民弗敢草也。【註】草艾,謂艾取草也。【論衡】地性生草,山性生木。【大戴禮·易本命】食草者善走而愚。
又【史記·陳丞相世家】惡草具進。【註】草,粗也。又【篇海】苟曰草草。【春秋·隱四年】公及宋公遇于淸。【註】遇者草次之期,二國各其禮也。【疏】草次,猶造次也。又【詩·小雅】勞人草草。【傳】草草,勞心也。又【易·屯卦】天造草昧。【疏】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。又【前漢·淮南王傳】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。【註】謂爲文之草藳。【百官志註】一曹有六人,主作文書起草。【後漢·寵傳】蕭何草律。又【魏志·衞覬傳】覬好古文,隷、草無所不善。又姓。【正字通】草中。又【韻補】脞五切,徂上聲。【徐幹·齊都賦】焚梗林,燎圃草。又此苟切,凑上聲。【邊讓·章華賦】攜西子之弱腕兮,援毛嬙之素肘。形便纖以嬋娟兮,若流風之靡草。又【說文】自保切,音皁。草斗,櫟實也,一曰橡斗子。【徐鉉曰】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,別作皁字,爲黑色之皁。案櫟實可染白爲黑,故曰草,通用。今俗書或从白从十,或从白从七,皆無意義。◎ 色的意思
【未集下 • 色】色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0
〔古文〕【廣韻】所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殺測切,音嗇。【說文】顏氣也。人之憂喜,皆著於顏,故謂色爲顏氣。【禮·玉藻】色容莊。【汲冢周書】喜色油然以出,怒色厲然以侮,欲色嫗然以愉,懼色薄然以下,憂悲之色瞿然以靜。【後漢·嚴光傳】帝思其賢,乃令以物色訪之。【註】以形貌求之也。
又采色。【書·臯陶謨】以五采彰施于五色。【註】五色,靑黃赤白黑也。【左傳·桓二年】五色比象,昭其物也。又色慾。【書·五子之歌】內作色荒。【傳】色,女色。【禮·坊記】諸侯不下漁色,故君子遠色,以爲民紀。又物景亦曰色。【莊子·盜跖篇】車馬有行色。【潘岳·關中詩】重圍克解,危城載色。豈曰無過,功亦不測。【註】載色,猶言有生氣起色也。又【公羊傳·哀六年】色然而駭。【註】驚貌。又【詩·魯頌】載色載笑。【傳】色,溫潤也。又【戰國策】怒於室者色於市。【註】色,作色也。又祕色。【高齋漫錄】世言祕色,磁器。錢氏有國時,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,臣庶不得用,故云祕色。又【博雅】色,縫也。◎ 开的意思
【戌集上 • 門】开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4
〔古文〕【廣韻】苦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丘哀切,音侅。【說文】張也。【廣韻】解也。【韻會】啟也。【爾雅·釋言】闢也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通也。【易·乾卦疏】亨通也。會合萬物,令使開通而爲亨也。又發也。【禮·學記】故君子之敎喻也。開而勿達。【註】開謂發頭角。【疏】但爲學者,開發大義頭角而已。又釋也。【易·乾坤卦文言疏】諸卦及爻,皆從乾坤而出,故特作文言,以開釋之。【書·多方】殄戮多罪,亦克用勸,開釋無辜,亦克用勸。又【韻會】條也。又始也。【後漢·馮衍傳】開歲發春兮,百卉含英。【註】開、發,皆始也。【禮·檀弓】曩者爾心或開予。【註】開,謂諫爭有所發起。又星名。【史記·天官書北斗七星註】春秋運斗極云:斗第六開陽。又【集韻】州名。本漢朐䏰縣地,後魏置開州鎭。又縣名。【史記·高祖紀】與偕攻開封。又【功臣年表】開封侯陶舍。【註】縣名。屬河南。又【集韻】人名。【左傳·襄二十三年】曹開御戎。【註】齊臣。又【韻會】姓也。又【集韻】通作闓。詳闓字註。又【集韻】輕煙切,音牽。山名。在雍州。通作汧。又【韻補】叶音虧。【謝惠連·擣衣篇】盈篋自余手,幽緘君開。腰帶準疇昔,不知今是非。又叶音欺。【左思·蜀都賦】宣化之闥,崇禮之闈。華闕雙邈,重門洞開。【說文】開本字。
总述:诗句辙到衡门草色开出自《僻居谢何明府见访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伍乔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