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怨别自惊千里外
- 拼音
- yuàn bié zì jīng qiān lǐ wài
- 平仄
- 仄仄仄平平仄仄
- 韵脚
- 去声九泰
- 上一句
- 春风送客使人悲
- 下一句
- 论交却忆十年时
「怨别自惊千里外」出自:《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/ 送前卫县李宷少府》
黄鸟翩翩杨柳垂,春风送客使人悲。
怨别自惊千里外,论交却忆十年时。
云开汶水孤帆远,路绕梁山匹马迟。
此地从来可乘兴,留君不住益凄其。
怨别自惊千里外,论交却忆十年时。
云开汶水孤帆远,路绕梁山匹马迟。
此地从来可乘兴,留君不住益凄其。
「怨别自惊千里外」作者: 高适
「怨别自惊千里外」辞典释义
◎ 怨的意思
【卯集上 • 心】怨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5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於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紆願切,音苑。【說文】恚也。【廣韻】恨也。【增韻】仇也,讎也。
又【集韻】於袁切,音鴛。讎也,恚也。【禮·儒行】外舉不避怨。【前漢·黥布傳】恐仇怨妄誣之。【史記·始皇紀】母家有仇怨,竝阬之。皆平聲讀。或作惌。又【字彙補】委隕切,音惲。與薀同。【荀子·哀公篇】富有天下而無怨財,布施天下而不病貧。【註】怨讀爲蕰言無畜私財。又叶烏員切,音淵。【後漢·班彪北征賦】越安定以容與兮,遵長城之縵縵。劇蒙公之疲民兮,爲彊秦乎築怨。【註】縵音眠。又叶烏云切,音熅。【琳·悼龜賦】參千鎰而不賈兮,豈十朋之所云。通生死以爲量兮,夫何人之足怨。又叶烏貫切,音腕。【前漢·敘傳述高祖紀】項羽畔換,黜我巴漢。西土宅心,戰士憤怨。【精蕰】从命。【轉注】从心。◎ 别的意思
【子集下 • 刀】别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5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方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筆別切【正韻】必列切,鞭入聲。【說文】分解也。【玉篇】分別也。【增韻】辨也。【禮·曲禮】日月以告君,以厚其別也。【爾雅·釋山】小山別大山,鮮。【疏】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。【淮南子·齊俗訓】宰庖之切割分別也。【晉·仲長敖覈性賦】同稟氣質,無有區別。
又傅別,謂券書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小宰】八成,聽稱責以傳別。【註】鄭曰:爲大手書於一札,中字別之。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皮列切【正韻】避列切,便入聲。【玉篇】離也。【增韻】解也,訣也。【江淹·別賦】黯然銷䰟者,惟別而已矣。【宋·謝惠連·夜集歎乖詩】詩人詠踟躕,搔首歌離別。【梁荀濟贈隂梁州詩】已作金蘭契,何言雲雨別。◎ 自的意思
【未集下 • 自】自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0
◎ 惊的意思
【卯集上 • 心】惊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8
【集韻】呂張切,音良。悲也。
又【集韻】力讓切,音諒。義同。或作悢。(驚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舉卿切【正韻】居卿切,音京。【說文】馬駭也。【玉篇】駭也。【易·震卦】震驚百里。【詩·大雅】震驚徐方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得之若寵,失之若辱,是謂寵辱若驚。又叶居陽切,音姜。【張籍·祭韓愈詩】月中登高灘,星漢交垂芒。釣車擲長綫,有獲齊驩驚。◎ 千里的意思
⒈ 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。
引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师之所为, 郑 必知之,勤而无所,必有悖心,且行千里,其谁不知。”
《后汉书·公孙瓒传》:“今吾诸营楼樐千里,积谷三百万斛,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。”
唐 孟郊 《喜雨》诗:“朝见一片云,暮成千里雨。”◎ 外的意思
【丑集下 • 夕】外·康熙筆画:5·部外筆画:2
〔古文〕【廣韻】【集韻】五會切【韻會】魚會切,歪去聲。內之對,表也。【易·坤卦文言】義以方外。【家人彖傳】男正位乎外。【禮·祭義】禮也者,動於外者也。【莊子·齊物論】六合之外,聖人存而不論。【列子·仲尼篇】遠在八荒之外。
又疏斥也。【易·泰卦彖傳】內君子,而外小人。【前漢·霍光傳】盡外我家。又度外,置之也。【後漢·光武紀】暫置此兩子于度外。又方外,散人也。【淮南子·道應訓】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。又【集韻】五活切,音杌。【黃庭經】洞視得見無內外,存嗽五牙不飢渴,神華執中六丁謁。又叶征例切,音制。【詩·魏風】十畝之外兮。叶下泄逝。【說文】外,遠也。卜尚平旦,今若夕卜,于事外矣。會意。
总述:诗句怨别自惊千里外出自《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/ 送前卫县李宷少府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高适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