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先封在四明

诗句
先封在四明
拼音
 xiān fēng zài sì míng
平仄
仄平仄仄平
韵脚
下平八庚
上一句
何事鞠侯名
下一句
但为连臂饮

「先封在四明」出自:《四明山诗。鞠侯》

何事鞠侯名,先封在四明。但为连臂饮,不作断肠声。
野蔓垂缨细,寒泉佩玉清。满林游宦子,谁为作君卿。

「先封在四明」作者:

陆龟蒙(?─约881),字鲁望,自号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又号天随子,苏州姑苏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。幼聪颖,善属文。举进士不第,曾任湖、苏二州刺史的幕僚,后隐居松江甫里,多所论撰。后以高士征召,不至。素与李蔚,卢携友善、及李、卢当政,召拜左拾…

「先封在四明」辞典释义

◎ 先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儿】先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4
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蘇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蕭前切,霰平聲。【說文】先,前進也。从人之。【徐曰】之,往也,往在人上也。一曰始也,故也。【玉篇】前也,早也。【孝經·感應章】必有先也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象帝之先。
祖父已歾曰先。【司馬遷·報任安書】太上不辱先,其次不辱身。
姓。【韻會】晉有先軫。
【韻會】凡在前者謂之先,則平聲。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,則去聲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先見切,音霰。【增韻】先之也。【正韻】相導前後曰先後。【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】以先愷樂,獻于社。【註】先猶導也。【史記·酈食其傳】沛公吾所願從游,莫爲我先。
先事而爲曰先。【易·乾卦】先天而天弗違。【禮·月令】先立春三日。
當後而前曰先。【左傳·文二年】不先父食。【孟子】疾行先長者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先天地生。
【廣韻】娣姒曰先後。【前漢·郊祀志】神君者,長陵女子。以乳死,見神于先後宛若。【註】孟康曰:兄弟妻相謂先後。師古曰:古謂之娣姒,今關中俗呼爲先後,吳楚呼之爲妯娌。
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蘇典切,音跣。【越語】句踐親爲夫差先馬。【韻會】前漢太子,太傅少傅屬官有先馬。後漢職如謁者,太子出,則當直者前驅導威儀也。或作洗。

◎ 封的意思

【寅集上 • 寸】封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6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府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方容切,音崶。【說文】爵諸侯之土也。从之从土从寸。【徐曰】各之其土也,寸守其法度也。本作封,隸作封,从圭所執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】王大封,則告后土。【註】封,土地之事也。
【大戴禮】五十里而封。
【前漢·法志】同十爲封,封十爲畿,畿方千里。
封疆之官曰封人。【周禮·地官】封人掌設王之社壝,爲畿封而樹之。
【大司徒之職】凡造都鄙,制其地域,而溝封之。【註】封,起土界也。土在溝上謂之封,封上樹木以爲固也。
大也。【詩·商頌】封建厥福。【書·舜典】封十有二山。【孔傳】封,大也。每州之名山殊大者,以爲其州之鎮。
封禪,祭名。積土增山曰封,爲墠祭地曰禪。【孝經緯】封於泰山,禪於梁甫。【白虎通】王者封禪以告太平。金泥銀繩,封以印璽。孔子登泰山,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,七十餘封是也。
聚土曰封。【周禮·地官·冢人】以爵等爲丘封之度與樹數。
培也。【吳語】封殖越國。【註】壅本曰封。
富厚也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無秩祿之奉,爵邑之入,而樂與之比者,命曰素封。
凡專利自私曰封。【詩·周頌】無封靡于爾邦。【禮·王制】名山大澤不以封。【鄭註】與民同財,不得障管也。
緘也。漢制,奏事皁囊封板,以防宣泄,謂之封事。
【前漢·平帝紀】諸乗傳者,持尺五木傳信,封以御史大夫印。
國名。【禮·明堂位】封父龜。【註】封父,國也。
州名。蒼梧郡地,隋爲封州。
姓。黃帝時有封鉅。
賁氏改封氏。
穿封,複姓。
土精。【白澤圖】物如小兒手,無指,名封。食之多力。
封豕,大豕名。
去聲。【廣韻】芳用切,音葑【書·蔡仲之命】往卽乃封。徐邈讀。
叶府良切,音方。【韓愈·李道古銘】本支于今,其尚有封。叶下亡。封字从从寸作。

◎ 在的意思

【丑集中 • 土】在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3

【唐韻】昨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盡亥切,裁上聲。【爾雅·釋訓】居也。【易·乾傳】在下位而不憂。
察也。【書·舜典】在璿璣玉衡,以齊七政。【禮·文王世子】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。
存也。【論語】父母在。
所在也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徵詣行在。【蔡邕·獨斷】天子以四海爲家,謂所居爲行在所。
姓。晉汝南太守在育。
脾神曰常在,見【黃庭經】。
昨代切,音載。義同。
叶雌氏切。音此。善也。【詩·小雅】不屬于毛,不離于裏。天之生我,我辰安在。
叶才里切。示上聲。【屈原·離騷】吾令豐隆乗雲兮,求虙之所在。解佩纕以結言兮,吾令蹇修以爲理。从土从才。本作,今作在。【正字通】在,本昨代切,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,次轉去聲訓所,不知所卽居,非上聲者訓居,去聲者訓所也。○按在有上去二聲。字書韻書皆然。《禮韻》原許通押,《字彙》分訓,似泥。《正字通》不从上轉去,亦非。

◎ 四明的意思

⒈  山名。在 浙江省 宁波市 西南。自 天台山 发脉,绵亘于 奉化、慈溪、馀姚、上虞、嵊县 等县境。道书以为第九洞天,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。凡二百八十二峰。相传群峰之中,上有方石,四面如窗,中通日月星辰之光,故称 四明山。

《三才图会·四明山图考》:“四明山 者, 天台 之委也。高兴华顶,齐跨数邑。自 奉化 雪竇 入,则直谓之 四明。行山中大约五六十里,山山盘亘,竹树葱菁,众壑之水,乱流争趋。入益深,猿鸟之声俱絶,悄然嘻呬通顥气,觉与世界如絶,不似 天台 之近人也。道书称第九洞天。峯凡二百八十二,中有 芙蓉峯,刻 汉 隶‘四明山心’四字。其山四穴如天窻,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,故曰 四明。”

总述:诗句先封在四明出自《四明山诗。鞠侯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陆龟蒙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