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月从断山口
- 拼音
- yuè cóng duàn shān kǒu
- 平仄
- 仄平仄平仄
- 韵脚
- 上声二十五有
- 下一句
- 遥吐柴门端
「月从断山口」出自:《东谿玩月(一作王昌龄诗)》
月从断山口,遥吐柴门端。万木分空霁,流阴中夜攒。
光连虚象白,气与风露寒。谷静秋泉响,岩深青霭残。
清灯入幽梦,破影抱空峦。恍惚琴窗里,松谿晓思难。
光连虚象白,气与风露寒。谷静秋泉响,岩深青霭残。
清灯入幽梦,破影抱空峦。恍惚琴窗里,松谿晓思难。
「月从断山口」作者: 王维
「月从断山口」辞典释义
◎ 月的意思
【辰集上 • 月】月·康熙筆画:4·部外筆画:0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魚厥切,音軏。【說文】闕也。太隂之精。【釋名】月,缺也,滿則缺也。【易·繫辭】隂陽之義配日月。【禮·祭義】月生於西。【公羊傳·莊二十五年註】月者,土地之精。【史記·天官書註】月者,隂精之宗。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水氣之精者爲月。
又【書·堯典】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【傳】一歲十二月,月三十日,三歲則置閏焉。又【洪範】二曰月。【傳】所以紀一月。【疏】從朔至晦,大月三十日,小月二十九日。【禮·禮運】月以爲量。【註】天之運行,每三十日爲一月。又姓。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,明洪武中有月輝、月文憲。又外國名。【前漢·霍去病傳】遂臻小月氏。又【韻補】叶危睡切。【曹植·七啓】世有聖宰,翼帝霸世。同量乾坤,等曜日月。又叶魚橘切。【黃庭經】洞房靈象斗日月,父曰泥丸母雌一,三光煥照入子室。【類篇】唐武后作囝。【正字通】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。石經改作月,中二畫連左右,與日月之月異。今俗作月以別之。月中从冫,不从二作。◎ 从的意思
【子集中 • 人】从·康熙筆画:4·部外筆画:2
【說文】從本字。【陸佃曰】二人向陽爲从,向隂爲比。士之趨嚮,不可不愼。
◎ 断的意思
【卯集下 • 斤】断·康熙筆画:11·部外筆画:7
【玉篇】同斷。俗字。
(斷)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正韻】都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覩緩切,音短。【說文】作。截也。【書·盤庚】乃斷棄汝。【傳】斷,絕也。【詩·商頌】是斷是遷。【疏】於是斬斷之。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徒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杜管切,音。絕也。【羣經音義】旣絕曰斷。【釋名】斷,段也。分爲異段也。【易·繫辭】其利斷金。【疏】其纖利能斷截於金。又【集韻】徒玩切【正韻】杜玩切,音段。義同。又【廣韻】丁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都玩切,音鍛。決也。【易·繫辭】以斷天下之疑。【疏】決斷天下之疑。又【書·秦誓】斷斷猗無他技。【疏】斷斷,守善之貌。又【周禮·地官·司徒】凡萬民之不服敎,而有獄訟者,與有地治者,取而斷之。又【韻補】叶多卷切。【白居易·寄元九詩】一病經四年,親友書信斷。彼獨是何人,心如石不轉。又叶徒眷切。【鮑照·擬古】居人掩閨臥,行子中夜飯。野風吹秋木,行子心腸斷。◎ 山口的意思
⒈ 山与山交会的隘口。
引唐 岑参 《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》诗:“山口月欲出,先照关城楼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七回:“我就依他説的穿过两个村子,寻着山口上来,果然这山岗上有个小村。”
萧乾 《万里赶年》:“新疆 有雪山,天一放晴,有山口子的地方必然有山洪奔下来。”⒉ 山中洞口。
引唐 王维 《桃源行》:“山口潜行始隈隩,山开旷望旋平陆。”
⒊ 琵琶、三弦之类乐器上端架弦处。箫管的吹窍也称“山口”。
总述:诗句月从断山口出自《东谿玩月(一作王昌龄诗)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