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日色隐空谷
- 拼音
- rì sè yǐn kōng gǔ
- 平仄
- 仄仄仄仄仄
- 韵脚
- 入声一屋、入声二沃
- 上一句
- 但欲闲心魂
- 下一句
- 蝉声喧暮村
「日色隐空谷」出自:《缑山西峰草堂作》
结庐对中岳,青翠常在门。遂耽水木兴,尽作渔樵言。
顷来阙章句,但欲闲心魂。日色隐空谷,蝉声喧暮村。
曩闻道士语,偶见清净源。隐几阅吹叶,乘秋眺归根。
独游念求仲,开径招王孙。片雨下南涧,孤峰出东原。
栖迟虑益澹,脱略道弥敦。野霭晴拂枕,客帆遥入轩。
尚平今何在,此意谁与论。伫立云去尽,苍苍月开园。
顷来阙章句,但欲闲心魂。日色隐空谷,蝉声喧暮村。
曩闻道士语,偶见清净源。隐几阅吹叶,乘秋眺归根。
独游念求仲,开径招王孙。片雨下南涧,孤峰出东原。
栖迟虑益澹,脱略道弥敦。野霭晴拂枕,客帆遥入轩。
尚平今何在,此意谁与论。伫立云去尽,苍苍月开园。
「日色隐空谷」作者: 岑参
「日色隐空谷」辞典释义
◎ 日色的意思
⒈ 太阳的颜色。
引《宋书·五行志五》:“后废帝 元徽 三年三月乙亥,日末没数丈,日色紫赤无光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七九回:“神号鬼哭,昏昏日色无光;岳撼山崩,浩浩波声若怒。”⒉ 日光。
引唐 李白 《长相思》诗:“日色欲尽花含烟,月明如素愁不眠。”
清 蒋士铨 《一片石·访墓》:“路要慢慢的行,伞要斜斜的打,不要叫日色晒了老爷。”
吴组缃 《山洪》十四:“灌木丛、竹篁和茅草,密密重重的屏蔽着,连日色也似乎看不见。”⒊ 指日影。
引唐 杜荀鹤 《送僧归国清寺》诗:“路沿山脚潮痕出,睡倚松根日色斜。”
⒋ 犹天色。借指时间。
引唐 薛用弱 《集异记·邓元佐》:“时日色已暝, 元佐 引领前望,忽见灯火,意有人家,乃寻而投之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五:“酒席既阑,日色已暮,都起身归衙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一:“日色还早,小人去与集上一班做公的弟兄约会一声,大家留心一访。”◎ 隐的意思
【戌集中 • 阜】隐·康熙筆画:22·部外筆画:14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於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倚謹切,音櫽。【爾雅·釋詁】隱,微也。【註】微謂逃藏也。【易·乾卦】龍德而隱者也。
又【禮·禮運】大道旣隱。【註】隱猶去也。又【說文】蔽也。【玉篇】匿也。【論語】言及之而不言,謂之隱。【禮·檀弓】事親有隱而無犯。【魯語】五而已,無有隱者,隱乃諱也。又【廣韻】私也。【論語】吾無隱乎爾。【疏】孔子敎人無所隱惜。又【玉篇】不見也。【易·繫辭】巽稱而隱。【註】稱揚命令,而百姓不知其由。【史記·韓安國傳】壷遂之深中隱厚。又【禮·曲禮】不以隱疾。【註】隱疾,衣中之疾也。又【史記·秦始皇紀】隱宮徒者,七十餘萬人。【註】宮,一百日隱於隂室養之,故曰隱宮。又【史記·滑稽傳】齊威王之時喜隱。【前漢·藝文志】隱書十八篇。【註】《劉向·別錄》云:隱書者,疑其言以相問,對者以慮思之,可以無不喩。又【禮·玉藻】隱辟而後屨。【註】隱辟,俛逡巡而退著屨也。又【爾雅·釋言】隱,占也。【註】隱度。【疏】占者,視兆以知吉凶,必先隱度。【禮·少儀】軍旅思險,隱情以虞。【註】隱,意也,思也。【後漢·安帝紀】隱親悉心,勿取浮華。【註】皆隱審盡心,勿取浮華不實者。又【揚子·方言】隱,定也。又【玉篇】安也。又痛也。【詩·邶風】如有隱憂。【傳】痛也。【禮·檀弓】拜稽顙,哀戚之至隱也。稽顙,隱之甚也。【孟子】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。【又】皆有怵惕惻隱之心。【前漢·韓安國傳】此仁人之所隱也。又【左傳·昭二十五年】隱民皆取食焉。【註】隱約窮困。又【定三年】君以弄馬之故,隱君身。【註】隱,憂約也。【荀子·儒效篇】隱隱兮其恐人之不當也。【註】隱隱,憂戚貌。又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湛湛隱隱。【註】隱隱,盛貌。又【前漢·郊祀歌】休嘉砰隱溢四方。【註】砰隱,盛意。又【左傳·襄二十三年】踰隱而待之。【註】隱,短牆也。又【諡法】隱拂不成曰隱,不顯尸國曰隱,見美堅長曰隱。又姓。【吳志】有廷尉左監隱蕃。又【爾雅·釋草】蒡,隱葱。【註】似蘇,有毛,江東呼爲隱葱,藏以爲葅。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於靳切,音檼。【廣韻】隈隱之貌。又【孟子】隱几而臥。【註】隱,倚也。於靳反。又【集韻】築也。【前漢·賈山傳】厚築其外,隱以金椎。又【集韻】於刃切,駰去聲。【禮·檀弓】旣葬而封,廣輪揜坎,其高可隱也。【註】隱,據也。封可手據,謂高四尺所。【釋文】隱,於刃反。【集韻】俗作㥯隐。◎ 空谷的意思
⒈ 空旷幽深的山谷。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。
引《诗·小雅·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在彼空谷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贤者隐居,必当潜处山谷。”
《晋书·龚玄之传》:“夫哲王御世,必搜扬幽隐。故空谷流縶维之咏,丘园旅束帛之观。”
宋 苏轼 《谪居三适·夜卧濯足》诗:“今我逃空谷,孤城啸鵂鶹。”
郑泽 《佩忍初来长沙游麓山即席奉赠》诗:“幽兰散芬芳,搴为空谷酬。”
总述:诗句日色隐空谷出自《缑山西峰草堂作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岑参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