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公府想无事

诗句
公府想无事
拼音
 gōng fǔ xiǎng wú shì
平仄
平仄仄平仄
韵脚
去声四寘
下一句
西池秋水清

「公府想无事」出自:《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》

公府想无事,西池秋水清。去年为狎客,永日奉高情。
况有台上月,如闻云外笙。不知桑落酒,今岁与谁倾。

「公府想无事」作者:

刘禹锡(772-842)字梦得,洛阳人,为匈奴族后裔。晚年任太子宾客,世称「刘宾客」。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,结果一同贬谪远郡,顽强地生活下来,晚年回到洛阳,仍有「马思边草拳毛动」的豪气。他的诗精炼含蓄,往往能以清新…

「公府想无事」辞典释义

◎ 公府的意思

⒈  君主之府。

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孟孙 为司空以书勋。今死而弗以,是弃君命也。书在公府而弗以,是废三官也。”

⒉  三公之府。

《汉书·游侠传·陈遵》:“哀帝 之末俱著名字,为后进冠。并入公府。”
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爱日》:“郡县既加寃枉,州司不治,令破家活,远诣公府。”
汪继培 笺:“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 光和 三年 章怀 注:‘公府,三公府也。’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书记》:“迄至 后汉,稍有名品,公府奏记,而郡将奏笺。”
《旧唐书·代宗纪》:“职有关於公府,事不係於尚书,虽陈啟沃之谋,未专宰臣之称,所以委遇斯大,品秩非崇。”

⒊  官府。参见“公衙”。

《玉台新咏·古乐府<日出东南隅行>》:“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,皆言夫壻殊。”
唐 岑参 《题永乐韦少府厅壁》诗:“大河南郭外终日气昏昏白鸟下公府青山当县门。”
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公牙》:“近俗尚武,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,府门为牙门,字称讹变,转而为衙也。”
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献三·戴京兆》:“﹝ 京兆 ﹞再预告归。幅巾野服,参学径山,絶迹公府,人品为武林第一。”

⒋  宅第的尊称。
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庾子躬 有废疾,甚知名,家在城西,号曰城西公府。”
唐 韩愈 《答张籍书》:“其他俟相见。薄晚,须到公府。言不能尽。”

◎ 想的意思

【卯集上 • 心】想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9

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悉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寫兩切,音鯗。【說文】冀思也。註希冀而思之也。【後漢·王霸傳】夢想賢士。【晉書·謝安傳】悠然遐想。
【增韻】意之也。物未至而意之也。
【周禮·春官】眡祲掌十輝之灋,以觀妖祥,辨吉凶。十曰想。【註】鄭司農云:想者,輝光也。鄭康成曰:想雜氣有所似,可形想也。【六書精薀】心有所欲而思也。字意从心从相,言有所著也。

◎ 无的意思

【卯集下 • 无】无·康熙筆画:4·部外筆画:0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武夫切,音巫。【說文】,亡也。奇字,无通。王育說,天屈西北爲无。【易·乾卦】无咎。【釋文】无音無。易內皆作此字。【藝苑雄黃】无亦作亡。古皆用亡无,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。詩、書、春秋、禮記、論語本用无字,變篆者變爲無,惟易、周禮盡用无。然論語亡而爲有,我獨亡,諸無字,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,故不改也。
【廣韻】莫胡切,音模。南无,出《釋典》。

◎ 事的意思

【子集上 • 亅】事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7

〔古文〕叓【唐韻】鉏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仕吏切,音示。大曰政,小曰事。【廣韻】使也,立也,由也。【釋名】事,偉也。偉立也。凡所立之功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六府三事允治。
【詩·小雅】三事大夫,莫肯夙夜。【註】三公也。
【詩·大雅】三事就緒。【註】三農之事也。
奉也。【禮·曲禮】年長以倍。則父事之。
營也,治也。【史記·曹參世家】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,見參不事事。
【廣韻】【類篇】側吏切。事刃,與倳剚同。別見人部倳字註。
【韻補】叶逝支切,音時。【蔡邕詞】帝曰休哉,命公三事。乃耀柔嘉,是式百司。
叶詩紙切,音始。【詩·召南】于以用之公侯之事。叶沚。
叶疎語切,書上聲。【韓非子·揚權篇】使雞司夜,令狸執鼠。皆用其能,上乃無事。
叶常御切,音樹。【易林】雖慍不去,復職內事。

总述:诗句公府想无事出自《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