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别后王孙草

诗句
别后王孙草
拼音
 bié hòu wáng sūn cǎo
平仄
仄仄平平仄
韵脚
上声十九皓
上一句
花影动春迟
下一句
青青入梦思

「别后王孙草」出自:《送殷判官归上都》

漾舟云路客,来过夕阳时。向背堪遗恨,逢迎宿未期。
水容愁暮急,花影动春迟。别后王孙草,青青入梦思。

「别后王孙草」作者:

【北朝乐府】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,总共约有七十余首。主要收录在《乐府诗集》的《梁鼓角横吹曲》中,其余属于《杂歌谣辞》和《杂曲歌辞》。《鼓角横吹曲》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,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…

「别后王孙草」辞典释义

◎ 别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刀】别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5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方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筆別切【正韻】必列切,鞭入聲。【說文】分解也。【玉篇】分別也。【增韻】辨也。【禮·曲禮】日月以告君,以厚其別也。【爾雅·釋山】小山別大山,鮮。【疏】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。【淮南子·齊俗訓】宰庖之切割分別也。【晉·仲長敖覈性賦】同稟氣質,無有區別。
傅別,謂券書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小宰】八成,聽稱責以傳別。【註】鄭曰:爲大手書於一札,中字別之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皮列切【正韻】避列切,便入聲。【玉篇】離也。【增韻】解也,訣也。【江淹·別賦】黯然銷䰟者,惟別而已矣。【宋·謝惠連·夜集歎乖詩】詩人詠踟躕,搔首歌離別。【梁荀濟贈隂梁州詩】已作金蘭契,何言雲雨別。

◎ 后的意思

【丑集上 • 口】后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3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胡口切【韻會】很口切,音後。【說文】繼體君也,象人之形。施令以告四方,故之从一,口。發號者,君后也。【書·仲虺之誥】徯我后。【易·泰卦】后以財成天地之道。【禮·檀弓】夏后氏堲周。【疏】夏言后者,白虎通云以揖讓受于君,故稱后。
【禮·曲禮】天子有后。【疏】后,後也。言其後于天子,亦以廣後胤也。【白虎通】商以前皆曰妃,周始立后。正嫡曰王后,秦漢曰皇后,漢祖母稱太皇太后,母稱皇太后。
諸侯亦稱后。【書·舜典】班瑞于羣后。
古者君稱臣亦曰后。【書·舜典】汝后稷,播時百穀。【疏】國語云:稷爲天官,單名爲稷,尊而君之,稱爲后稷。
【畢命】三后協心。【註】謂周公君畢公也。
【書·武成】告于皇天后土。【傳】后土,社也。【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】土正曰后土。【註】土爲羣物主,故稱后也。其祀句龍焉,在家則祀中霤,在野則爲社。【正韻】后土,亦取厚載之義。
姓。【史記·仲尼弟子傳】后處字子里。【前漢·儒林傳】后倉字近君。
與後通。【禮·曲禮】再拜稽首,而后對。
【廣韻】胡遘切【集韻】下遘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胡茂切,音。義同。
叶後五切,音戸。【蔡邕·胡黃二公頌】允兹漢室,誕育二后。曰胡曰黃,方軌齊武。【陸雲·漢高盛德頌】咸陽克殄,旣係秦后。峩峩阿房,乃淸帝宇。○按詩本音云:《周頌》宣哲維人,文武維后,燕及皇天,克昌厥後。后後俱音戸,後人誤入四十五厚韻,故於《唐韻》正中歷引經集証之。然自《玉篇》以後,后在厚韻相沿已久,不得不以後五切爲叶音矣。

◎ 王孙的意思

⒈  王的子孙。后泛指贵族子弟。 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:“王孙若安靖 楚 国,匡正王室,而后庇焉。

启 之愿也。”
《楚辞·淮南小山<招隐士>》:“王孙游兮不归,春草生兮萋萋。”
王夫之 通释:“王孙,隐士也。 秦 汉 以上,士皆王侯之裔,故称王孙。”
唐 杜甫 《哀王孙》诗:“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。”
《醒世恒言·刘小官雌雄兄弟》:“王孙綺席倒金尊,美女红炉添兽炭。”

⒉  旧时对人的尊称。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吾哀王孙而进食,岂望报乎?”
司马贞 索隐引 刘德 曰:“秦 末多失国,言王孙、公子,尊之也。”
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:“有 西蜀 公子者,言於 东吴 王孙。”
李善 注引 张华 《博物志》:“王孙、公子,皆相推敬之辞。”
宋 苏轼 《送曾仲锡通判如京师》诗:“应为王孙朝上国,珠幢玉节与排衙。”

⒊  人名。指 卓王孙。汉 临邛 人,家巨富。

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:“若夫 王孙 之属, 郤公 之伦,从禽于外,巷无居人。”
刘逵 注:“王孙,卓王孙 也。”

⒋  人名。指 汉 杨王孙。

宋 苏轼 《赠章默》诗:“难从 王孙 裸,未忍 夏后 堲。”
李厚 注:“前汉 杨王孙,病且死,令其子曰:‘吾欲裸葬,以反吾真。’”

⒌  植物名。黄孙的别名。

⒍  植物名。黄芪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一·黄耆》。

⒎  猴的别称。

汉 王延寿 《王孙赋》:“有王孙之狡兽,形陋观而丑仪。”
唐 柳宗元 《憎王孙文》:“猨、王孙居异山,德异性,不能相容。”
蒋之翘 辑注:“王孙,猴也,状似愁胡。”
清 钱谦益 《徐霞客传》:“﹝ 霞客 ﹞以山魅、木客、王孙、玃父为伴侣。”

⒏  蟋蟀的别名。按,《方言》“王”作“蚟”。

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“以注鸣者” 孔颖达 疏引《方言》:“﹝精列﹞ 楚 谓之蟋蟀,或谓之蛬; 南楚 之间,或谓之王孙。”

⒐  复姓。 汉 代有 王孙皓、王孙卿、王孙庆。

◎ 草的意思

【申集上 • 艸】草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6

〔古文〕屮【唐韻】采老切【集韻】在早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采早切,音懆。【說文】作艸,百卉也。經典相承作草。【書·禹貢】厥草惟繇。【詩·小雅】在彼豐草。【禮·祭統】草艾則墨,未發秋政,則民弗敢草也。【註】草艾,謂艾取草也。【論衡】地性生草,山性生木。【大戴禮·易本命】食草者善走而愚。
【史記·陳丞相世家】惡草具進。【註】草,粗也。
【篇海】苟曰草草。【春秋·隱四年】公及宋公遇于淸。【註】遇者草次之期,二國各其禮也。【疏】草次,猶造次也。
【詩·小雅】勞人草草。【傳】草草,勞心也。
【易·屯卦】天造草昧。【疏】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。
【前漢·淮南王傳】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。【註】謂爲文之草藳。【百官志註】一曹有六人,主作文書起草。【後漢·寵傳】蕭何草律。
【魏志·衞覬傳】覬好古文,隷、草無所不善。
姓。【正字通】草中。
【韻補】脞五切,徂上聲。【徐幹·齊都賦】焚梗林,燎圃草。
此苟切,凑上聲。【邊讓·章華賦】攜西子之弱腕兮,援毛嬙之素肘。形便纖以嬋娟兮,若流風之靡草。
【說文】自保切,音皁。草斗,櫟實也,一曰橡斗子。【徐鉉曰】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,別作皁字,爲黑色之皁。案櫟實可染白爲黑,故曰草,通用。今俗書或从白从十,或从白从七,皆無意義。

总述:诗句别后王孙草出自《送殷判官归上都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灵一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