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出师未捷身先死

诗句
出师未捷身先死
拼音
 chū shī wèi jié shēn xiān sǐ
平仄
仄平仄仄平仄仄
韵脚
上声四纸
上一句
两朝开济老臣心
下一句
长使英雄泪满襟

「出师未捷身先死」的意思,全诗译文

丞相祠堂何处寻,锦官城外柏森森。
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?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。

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
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,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。

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(频烦 一作:频繁)
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,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。

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,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!

「出师未捷身先死」出自:《蜀相》

丞相祠堂何处寻,锦官城外柏森森。 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 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 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
「出师未捷身先死」作者: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祖籍河南巩县。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。青年时期,他曾游历过今江苏、浙江、河北、山东一带,并两次会见李白,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。唐玄宗天宝五年(746),杜甫来到长安,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,由于奸臣…

「出师未捷身先死」辞典释义

◎ 出师的意思

⒈  出兵。

《左传·文公十六年》:“夫 麇 与 百濮,谓我饥不能师,故伐我也。若我出师,必惧而归。”
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:“每当出师,朝受詔,夕即引道,初无办严之日。”
唐 韩愈 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负鄙为艰,纵则不可,出师征之,其众十旅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缅甸归诚本末》:“乙巳出师。会天大雨,三昼夜不絶。”
茅盾 《喜剧》:“那时 上海 还是 孙传芳 的势力,那时国民革命军还没有出师北伐。”

⒉  徒工期满学成。

韩少华 《红点颏儿》二:“我学了三年零一节,刚出师,就‘晋’到了前柜。”

◎ 未的意思

【辰集中 • 木】未·康熙筆画:5·部外筆画:1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無沸切,音味。【說文】未,味也。六月,百果滋味已具,五行木老於未,象木重枝葉之形。【爾雅·釋天】太歲在未曰協洽。【禮·月令註】季夏者,斗建未之辰也。
【前漢·律歷志】昧薆於未。【釋名】未,昧也。日中則昃,向幽昧也。
【玉篇】未猶不也,未有不,卽有也。
未央,複姓。見【李淳風·乙巳占】。

◎ 捷的意思

【卯集中 • 手】捷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8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疾葉切,音倢。讀若潛入聲。【說文】獵也,軍獲得也。【春秋·莊三十一年】齊侯來獻戎捷。【穀梁傳】軍得曰捷。
【廣韻】尅也,勝也,成也。【增韻】報勝曰捷。【詩·小雅】一月三捷
佽也,疾也,急也。【詩·大雅】征夫捷捷。【疏】舉動敏疾之貌。【前漢·東方朔傳】捷若慶忌。
【爾雅·釋詁】際接翜,捷也。【鄭註】捷者,相接績也。
數名。【小爾雅】二十四銖曰兩,兩有半曰捷。
姓。【淮南子·人閒訓】黃帝臣捷剟。【前漢·藝文志】捷子二篇。【註】齊人武帝時說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七接切,音妾。捷捷,口舌聲。【詩·小雅】捷捷幡幡,謀欲譖言。通作誱。亦作唼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測洽切。與插同。【曹植·七啓】捷忘歸之矢。

◎ 身的意思

【酉集中 • 身】身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0

【唐韻】失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升人切,音申。【說文】躬也,象人之身。【爾雅·釋詁】我也。【疏】身,自謂也。【釋名】身,伸也。可屈伸也。【廣韻】親也。【九經韻覽】軀也。總括百骸曰身。【易·艮卦】艮其身。
【繫辭】近取諸身。【書·伊訓】檢身若不及。【孝經·開宗明義章】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。
【詩·大雅】大任有身。【傳】身,重也。【箋】重爲懷孕也。【疏】以身中復有一身,故言重。
告身。【唐書·選舉志】擬奏受皆給以符,謂之告身。
【史記·西南夷傳】身毒國。【註】索隱曰:身音捐。
【韻補】叶尸連切。【楊方·合歡詩】我情與子合,亦如影追身。寢共織成被,絮用同功綿。

◎ 先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儿】先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4
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蘇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蕭前切,霰平聲。【說文】先,前進也。从人之。【徐曰】之,往也,往在人上也。一曰始也,故也。【玉篇】前也,早也。【孝經·感應章】必有先也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象帝之先。
祖父已歾曰先。【司馬遷·報任安書】太上不辱先,其次不辱身。
姓。【韻會】晉有先軫。
【韻會】凡在前者謂之先,則平聲。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,則去聲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先見切,音霰。【增韻】先之也。【正韻】相導前後曰先後。【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】以先愷樂,獻于社。【註】先猶導也。【史記·酈食其傳】沛公吾所願從游,莫爲我先。
先事而爲曰先。【易·乾卦】先天而天弗違。【禮·月令】先立春三日。
當後而前曰先。【左傳·文二年】不先父食。【孟子】疾行先長者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先天地生。
【廣韻】娣姒曰先後。【前漢·郊祀志】神君者,長陵女子。以乳死,見神于先後宛若。【註】孟康曰:兄弟妻相謂先後。師古曰:古謂之娣姒,今關中俗呼爲先後,吳楚呼之爲妯娌。
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蘇典切,音跣。【越語】句踐親爲夫差先馬。【韻會】前漢太子,太傅少傅屬官有先馬。後漢職如謁者,太子出,則當直者前驅導威儀也。或作洗。

◎ 死的意思

【辰集下 • 歹】死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2

〔古文〕【廣韻】息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想姊切,斯上聲。【白虎通】死之言澌,精氣窮也。【釋名】死者,澌也,若冰釋澌然盡也。【莊子·知北遊】人之生,氣之聚也。聚則爲生,散則爲死。【關尹子·四符篇】生死者,一氣聚散耳。【禮·曲禮】庶人曰死。【禮·檀弓】君子曰終,小人曰死。
【周禮·天官·疾醫註】少曰死,老曰終。
【山海經】有不死國,在南海大荒中。【郭璞贊】赤泉駐年,神木養命。稟此遐齡,悠悠無竟。
圓丘山有不死樹。【郭璞贊】萬物暫見,人生如寄。不死之樹,壽蔽天地。
【山海經】流沙之東,黑水之閒,有不死山。
【劉孟會云】祖州海島產不死草,一株可活一人。
姓。自、死、獨、膊,代北四姓也。見【氏族略】。
叶息利切,音四。【宋玉·九辯】願徼而有待兮,泊莽莽與埜艸同死。叶上至。【說文】从人作。
,同。

总述: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出自《蜀相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