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字开头的成语大全
- 切磋琢磨 [ qiē cuō zhuó mó ]- 释义:将骨、角、玉、石加工制成器物。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,互相吸取长处,改正缺点。 - 出处:《诗经·卫风·淇奥》:“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 
- 切树倒根 [ qiē shù dǎo gēn ]- 释义:比喻彻底。 
- 切骨之仇 [ qiè gǔ zhī chóu ]- 释义:形容仇恨极深。 -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文秀乃切骨之仇,日夜在心,故此一经眼,即便认得。” 
- 切切此布 [ qiè qiè cǐ bùó ]- 释义:旧时布告末尾的套语。 - 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》:“希望全体人民,一律安居乐业,切勿轻信谣言,自相惊扰。切切此布。” 
- 切切私语 [ qiè qiè sī yǔ ]- 释义:指私下小声说话。 - 出处: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语。” 
- 切中时弊 [ qiè zhòng shí bì ]- 释义:切:切合;中:恰好对上;弊:害处。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。 - 出处:宋 苏舜钦《诣匦疏 景祐五年》:“旬余日来,闻颇有言事者,其间岂无切中时弊,而绝不闻朝廷从而行之。” 
- 切齿腐心 [ qiè chǐ fǔ xīn ]- 释义:切齿:咬紧牙齿;腐心:形容心中极恨。形容愤恨到极点。 - 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。”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。” 
- 切齿拊心 [ qiè chǐ fǔ xīn ]- 释义:咬牙捶胸。极端痛恨的样子。 - 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:‘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。’” 
- 切齿痛心 [ qiè chǐ tòng xīn ]- 释义:切齿:咬紧牙齿;痛心:形容心中极恨。形容愤恨到极点。 - 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。”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。” 
- 切切在心 [ qiè qiè zài xīn ]- 释义:切切:形容情意恳切真挚。牢牢地记在心里。形容殷切的思念。 - 出处: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十一回:“不期被住持爷知觉,施恻隐之心,释放我等,又赐诸弟兄财物,至今感佩不忘。小人切切在心,报恩无地。” 
- 切中时病 [ qiè zhòng shí bìng ]- 释义:切:切合;中:恰好对上;病:害处。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。 - 出处:宋·龚明之《中吴纪闻·王彦光》:“彦光时主丽水簿,慨然上疏陈十弊,皆切中时病。” 
- 切中要害 [ qiē zhōng yào hài ]- 释义: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。 - 出处:林语堂《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》:“亦可于偶语中道得款曲,切中要害。” 
- 切瑳琢磨 [ qiē cùn zhuó mó ]- 释义: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,互相吸取长处,改正缺点。同“切磋琢磨”。 - 出处:宋·王安石《与孙莘老书》:“今世人相识,未见有功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,盖能受善言者少。” 
- 切理会心 [ qiē lǐ huì xīn ]- 释义:犹切理厌心。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。 - 出处:宋·叶适《太学博士主君墓志铭》:“江淮士人零落,既闻君讲说,切理会心,坐席皆满。” 
- 切理厌心 [ qiē lǐ yàn xīn ]- 释义: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。 - 出处: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体性》:“显附者,辞直义畅,切理厌心者也。” 
- 切理餍心 [ qiē lǐ yàn xīn ]- 释义:指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。同“切理厌心”。 - 出处: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叙》:“道通天地之外,思入风云之中,批隙导窾,切理餍心。” 
- 切身体会 [ qiē shēn tǐ huì ]- 释义:指自身遇到的经验。 - 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63章:“团支书这几句话,是她这一程子的切身体会。” 
- 切齿痛恨 [ qiè chǐ tòng hèn ]- 释义:形容愤恨到极点。 - 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彼此俱有切齿之恨。” 
- 切肤之痛 [ qiè fū zhī tòng ]- 释义:切肤:切身,亲身。亲身经受的痛苦。比喻感受深切。 - 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冤狱》:“带一名于纸尾,遂成附骨之疽,受万罪于公门,竞属切肤之痛。” 
- 切近的当 [ qiē jìn de dāng ]- 释义:①恰切得当。②指意浅语实。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