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碧血丹心 [ bì xuè dān xīn ]- 释义:满腔正义的热血,一颗赤诚的红心。形容十分忠诚坚定。 - 出处: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苌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为碧。” 
- 2、德本财末 [ dé běn cái mò ]- 释义:指治国平天下,德为根本,财由德致,故理财为末。 - 出处:语出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德者,本也;财者,末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德能致财,财由德有,故德为本财为末也。” 
- 3、结绳而治 [ jié shéng ér zhì ]- 释义:原指上古没有文字,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。后也指社会清平,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。 - 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” 
- 4、经济之才 [ jīng jì zhī cái ]- 释义:指治国安民的才能。 - 出处:唐·杜甫《上水遣怀》诗:“古来经济才,何事独罕有。” 
- 5、经世之才 [ jīng shì zhī cái ]- 释义:经世:经济、济民。称治国安民的才能。 - 出处:唐·杜甫《舟中上水遗怀》:“古来经济才,何事独罕有。” 
- 6、经邦论道 [ jīng bāng lùn dào ]- 释义:指治理国家,谈论治国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层。 - 出处:《隋书·李穆传》:“臣日薄桑榆,位高轩冕,经邦论道,自顾缺然。” 
- 7、论道经邦 [ lùn dào jīng bāng ]- 释义:研究治国之道,以经营治理国家。 - 出处:《书·周官》:“立太师、太傅、太保,兹惟三公,论道经邦,燮理阴阳。”孔传:“此惟三公之任,佐王论道,以经纬国事。” 
- 8、内修外攘 [ nèi xiū wai rǎng ]- 释义:对内整治国政,对外抵御敌人。修亦作“修”。 - 出处:宋·胡锜《拟力田诒》:“顾惟礼耕义种之贤,足副内修外攘之志。” 
- 9、齐家治国 [ qí jiā zhì guó ]- 释义: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。 - 出处:《礼记·大学》:“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,其家不可教,而能教人者,无之。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。” 
- 10、吞吞吐吐 [ tūn tūn tǔ tǔ ]- 释义:想说,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。形容说话有顾虑。 - 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;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?” 
- 11、无为之治 [ wú wéi zhī zhì ]- 释义:指道家顺应自然,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。 -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6回:“既能夺他们之权,生他们之利,岂不能行无为之治?” 
- 12、文治武力 [ wén zhì wǔ lì ]- 释义: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。 - 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法》:“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功,去民之灾。” 
- 13、见素抱朴 [ xiàn sù bào pǔ ]- 释义: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。是说要推举圣人,实行法治,即用“无为之治”取代“有为之治”。对应于“绝圣弃智”。 - 出处:《老子》曰:“见素抱朴”。老子《道德经》新解:“见:现,呈现,推出。素:没有染色的生丝。这里比喻品质纯洁、高尚的圣人。朴:没有加工的原木。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。”。“见素抱朴、绝学无忧、少私寡欲”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。 
- 14、以身许国 [ yǐ shēng xǔ guó ]- 释义:许:预先答应给与。把身体献给国家。指尽忠报国,临难不顾。 - 出处:《南史·羊侃传》:“久以汝为死,犹在邪?吾以身许国,誓死行阵,终不以尔而生进退。” 
- 15、忧国忧民 [ yōu guó yōu mín ]- 释义: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。 - 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寡人忧国爱民,固愿得士以治之。” 
- 16、治国安民 [ zhì guó ān mín ]- 释义:治:治理;安:安定。治理国家,安定人民。 - 出处: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财者,帝王所以聚人守位,养成群生,奉顺天德,治国安民之本也。” 
- 17、治郭安邦 [ zhì guō ān bāng ]- 释义:犹治国安邦。 - 出处: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间有古之长仆,亦有治郭安邦之功,救世保民之力,其形象概亦毁之,其意何也?” 
- 18、邦以民为本 [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]- 释义: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,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。治国应以安民、得民作为根本。 - 出处: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 
- 19、赤胆忠心 [ chì dǎn zhōng xīn ]- 释义:赤:比喻真纯。形容十分忠诚。 - 出处:明·汤显祖《还魂记·淮警》:“贼子豪雄是李全,忠心赤胆向胡天,靴尖踢倒长天堑,却笑江南土不坚。” 
- 20、精忠报国 [ jīng zhōng bào guó ]- 释义:为国家竭尽忠诚,牺牲一切。 - 出处:《北史·颜之仪传》:“公等备受朝恩,当尽忠报国。”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初命何铸鞫之,飞裂裳以背示铸,有‘尽忠报国’四大字,深入肤理。” 
- 21、安富恤穷 [ ān fù xù qióng ]- 释义:安定富有者,振济贫苦者。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。 - 出处: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以保息六养万民:一曰慈幼,二曰养老,三曰振穷,四曰恤贫,五曰宽疾,六曰安富。” 
- 22、治国安邦 [ zhì guó ān bāng ]- 释义:治理国家,使之太平、安定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猿听经》第一折:“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,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。” 
- 23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[ 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 ]- 释义:提高自身修养,理好家政,治理好所在的地区,最后使全国安宁 - 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 
- 24、忠君报国 [ zhōng jūn bào guó ]- 释义:忠于国君,报效国家 - 出处:元·郑光祖《伊尹耕萃》第二折:“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,济世安民,忠君报国,乃是男儿所为。” 
- 25、修身齐家 [ xiū shēn qí jiā ]- 释义:提高自身修养,理好家政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九世同居》第一折:“父亲,有甚么修身齐家的事,训教你儿者。” 
形容修身治国的成语(25个)
••阅读 4183
(0)
纠错/补充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