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举措不当 [ jǔ cuò bù dàng ]
释义:措施不得当。
2、适得其反 [ shì dé qí fǎn ]
释义:适:正,恰好。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。
出处:今议防堵者,莫不曰:‘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,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。’不知此适得其反也。 清·魏源《筹海篇·议守上》
3、适居其反 [ shì jú qí fǎn ]
释义: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。同“适得其反”。
出处:李大钊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》:“这都是大错特错,唯物史观及于人生的影响乃适居其反。”
4、投鼠忌器 [ tóu shǔ jì qì ]
释义:投:用东西去掷;忌:怕,有所顾虑。想用东西打老鼠,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。比喻做事有顾忌,不敢放手干。
出处: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里谚曰:‘欲投鼠而忌器’,此善谕也。”
5、投膏止火 [ tóu gāo zhǐ huǒ ]
释义:用油去浇灭火,火反而烧得更旺。比喻举措失当,适得其反。
出处:《新五代史·唐书·安重海》:“四方骚然,师旅并兴,如投膏止火,适足速之。”
6、剜肉成疮 [ wān ròu chéng chuāng ]
释义:本想割肉医疮,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。比喻行事只顾一面,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。
出处:宋·崔与之《辞免除四川制置使札子》:“剜肉成疮,有根本先拨之虑;张颐待哺,有樵苏后爨之忧。”
7、剜肉做疮 [ wān ròu zuò chuāng ]
释义:犹剜肉成疮。比喻行事只顾一面,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。
出处: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下卷:“欲于静坐时,将好名好货等根,逐一搜寻扫除廓清,恐是剜肉做疮否?”
8、求全责备 [ qiú quán zé bèi ]
释义:求、责:要求;全、备:完备,完美。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,毫无缺点。
出处: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君子不施其亲,不使大臣怨乎不以,故旧无大故,则不弃也;无求备于一人。”
9、劝百讽一 [ quàn bǎi fěng yī ]
释义: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。意在使人警戒,但结果却适得其反。
出处: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扬雄以为靡丽之赋,劝百而讽一,犹驰骋郑卫之声,曲终而奏雅,不已亏乎?”
10、事与愿违 [ shì yǔ yuàn wéi ]
释义: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
出处:三国魏·嵇康《幽愤》诗:“事与愿违,遘兹淹留。”
11、剜肉生疮 [ wān ròu shēng chuāng ]
释义:犹剜肉成疮。比喻行事只顾一面,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。
出处: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一卷:“大抵宋人好矜博雅,又好穿凿;故此种剜肉生疮之说,不一而足。”
12、翠纶桂饵 [ cuì lún guì ěr ]
释义:翠纶:用翡翠鸟毛做的钓鱼线;桂饵:用桂花做的鱼食。比喻过分追求华美,收不到应有的效果,而适得其反。
出处:鱼人有好钓者,以桂为饵,黄金之钩,错以银碧,垂翡翠之纶,其持竿处位即是,然其得命不几矣。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,事之急不在辩言。 《阙子》
13、好心办坏事 [ hǎo xīn bàn huài shì ]
释义:一片好心去为人做事,结果适得其反
出处: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一章:“他倒是想帮忙,却好心坏事,碍了余鱼同的手脚。”
关于适得其反的词语(2个)
关于适得其反的成语智能推荐
- 适得其反 适:正,恰好。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。
- 适居其反 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。同“适得其反”。
- 投膏止火 用油去浇灭火,火反而烧得更旺。比喻举措失当,适得其反。
- 剜肉成疮 本想割肉医疮,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。比喻行事只顾一面,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。
- 剜肉做疮 犹剜肉成疮。比喻行事只顾一面,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。
- 劝百讽一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。意在使人警戒,但结果却适得其反。
- 剜肉生疮 犹剜肉成疮。比喻行事只顾一面,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。
- 翩其反矣 《诗·小雅·角弓》:“騂騂角弓,翩其反矣。” 朱熹 集传:“翩,反貌。弓之爲物,張之則内向而來,弛之則外反而去。”后用来表示完全相反的意思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情采》:“故有志軒冕,而汎詠臯壤,心纏幾務,而虚述人外,真宰弗存,翩其反矣。” 清 俞樾 《古书疑义举例·误增不字例》:“淺人讀之,似乎文從字順,而實則翩其反矣。” 章炳麟 《四惑论》:“此特相似之惟物論,其于真惟物論,翩其反矣。”
- 翠纶桂饵 翠纶:用翡翠鸟毛做的钓鱼线;桂饵:用桂花做的鱼食。比喻过分追求华美,收不到应有的效果,而适得其反。
- 好心办坏事 一片好心去为人做事,结果适得其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