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八斗之才 [ bā dǒu zhī cái ]- 释义:才:才华。比喻人极有才华。 - 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 
- 2、博古通今 [ bó gǔ tōng jīn ]- 释义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 - 出处: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博古知今。” 
- 3、博学多才 [ bó xué duō cái ]- 释义: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 - 出处: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环伟倜傥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 
- 4、不露锋芒 [ bù lù fēng máng ]- 释义:锋芒:比喻锐气或才干。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。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、抱负等加以掩饰。 - 出处: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补笔谈》:“(寇准)能断大事,不拘小节;有干将器,不露锋芒。” 
- 5、不栉进士 [ bù zhì jìn shì ]- 释义:栉:梳头。不绾髻插簪的进士。旧指有文采的女人。 - 出处:唐·刘讷言《谐喙录·不栉进士》:“关图有妹能文,每语人曰:‘有一进士,所恨不栉耳。’” 
- 6、才高八斗 [ cái gāo bā dǒu ]- 释义:比喻人极有才华。 - 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 
- 7、超群绝伦 [ chāo qún jué lún ]- 释义:伦:同辈。超出一般人,没有可以相比的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羽传》:“亮知羽护前,乃答之曰:‘孟起兼资文武,雄烈过人,一世之杰,黥、彭之徒,当与益德并驱争先,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。’” 
- 8、才华横溢 [ cái huá héng yì ]- 释义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,很有才华。 - 出处: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·道光26年4月16日》:“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,长安诸友多称赏之。” 
- 9、大巧若拙 [ dà qiǎo ruò zhuō ]- 释义:拙:笨。指真正聪明的人,不显露自己,从表面看,好象笨拙。 - 出处: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辨若讷。” 
- 10、大智若愚 [ dà zhì ruò yú ]- 释义:某些才智出众的人,看来好象愚笨,不露锋芒。 - 出处:宋·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 
- 11、殚见洽闻 [ dān jiàn qià wén ]- 释义:殚:尽,完全;洽:广博。该见的都见过了,该听的都听过了。形容见多识广,知识渊博。 - 出处: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元元本本,殚见洽闻。” 
- 12、德才兼备 [ dé cái jiān bèi ]- 释义:德:品德;才:才能;备:具备。既有好的思想品质,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娶小乔》第一折:“江东有一故友,乃鲁子敬,此人才德兼备。” 
- 13、栋梁之材 [ dòng liáng zhī cái ]- 释义:栋:脊檩,正梁。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。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。 - 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,森森如千丈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” 
- 14、独一无二 [ dú yī wú èr ]- 释义: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。 - 出处:宋 延寿《宗镜录》第31卷:“独一无二,即真解脱。” 
- 15、多才多艺 [ duō cái duō yì ]- 释义: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 - 出处:《尚书·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才多艺。” 
- 16、盖世无双 [ gài shì wú shuāng ]- 释义:盖:压倒,超过。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,没有人能比得上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刘豫州王室之胄,英才盖世。” 
- 17、后起之秀 [ hòu qǐ zhī xiù ]- 释义: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。 - 出处:《晋书·王忱传》:“卿风流俊望,真后来之秀。” 
- 18、锦心绣口 [ jǐn xīn xiù kǒu ]- 释义:形容文思优美,词藻华丽。 - 出处:唐·柳宗元《乞巧文》:“骈四骊六,锦心绣口,宫沉羽振,笙簧触手。” 
- 19、经天纬地 [ jīng tiān wěi dì ]- 释义:规划天地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。 - 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经纬天地曰文。”《国语·周语》:“天六地五,数之常也。经之以天,纬之以地。” 
- 20、陆海潘江 [ lù hǎi pān jiāng ]- 释义:比喻文才很大。 - 出处:南朝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余常言:‘陆才如海,潘才如江。’” 
- 21、七步成诗 [ qī bù chéng shī ]- 释义:称人才思敏捷。 -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;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帝深有惭色。” 
- 22、人杰地灵 [ rén jié dì líng ]- 释义:杰:杰出;灵:好。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,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。 - 出处: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人杰地灵,徐孺下陈蕃之榻。” 
- 23、扫眉才子 [ sǎo méi cái zǐ ]- 释义:扫眉:妇女画眉毛。旧指有才华的女子。 - 出处:唐·王建《寄蜀中薛涛校书》诗:“万里桥边女校书,楷杷花里闭门居。扫眉才子知多少,管领春风总不如。” 
- 24、升堂入室 [ shēng táng rù shì ]- 释义:古代宫室,前为堂,后为室。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,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。 - 出处: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子曰:‘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’” 
- 25、无出其右 [ wú chū qí yòu ]- 释义:出:超出;右:上,古代以右为尊。没有能超过他的。 - 出处: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:“上尽召见,与语,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。”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贤赵臣田叔、孟舒等十人,如见与语,汉庭臣无能出其右者。” 
- 26、下笔成章 [ xià bǐ chéng zhāng ]- 释义: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。形容写文思敏捷。 - 出处:三国魏·曹植《王仲宣诔》:“发言可咏,下笔成篇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:“言出为论,下笔成章。” 
- 27、雄才大略 [ xióng cái dà lüè ]- 释义: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。 - 出处:《汉书·武帝纪赞》:“如武帝之雄才大略,不改文、景之恭俭以济斯民,虽《诗》、《书》所称,何有加焉?” 
- 28、学富五车 [ xué fù wǔ chē ]- 释义:五车:指五车书。形容读书多,学识丰富。 - 出处: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 
- 29、循序渐进 [ xún xù jiàn jìn ]- 释义: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。 - 出处:《论语·宪问》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,知我者其天乎?”朱熹注:“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,循序渐进耳。” 
- 30、学识渊博 [ xué shí yuān bó ]- 释义:指学识深而且广。 - 出处:孙犁《小说杂谈》:“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,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。” 
形容有文化聪明的成语(58个)
••阅读 4099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女人聪明有才华的成语
抱宝怀珍,冰雪聪明,不栉进士,聪明伶俐,多才多艺,风华绝代,柳絮才高,曲眉丰颊,扫眉才子,文章星斗,文过饰非,秀外慧中,绣口锦心,知书达理,登堂入室
讽刺他人太聪明的成语
阿平绝倒,拜赐之师,伴食宰相,半文不白,不今不古,不古不今,不学无术,补阙灯檠,长篇累牍,尺二秀才,吹大法螺,大人先生,大盗窃国,对牛鼓簧,阿谀奉承,恩将仇报,发号施令,反唇相讥,狗仗人势,孤陋寡闻,挂羊头卖狗肉,贵人多忘事,贵人多忘,过河…
形容自己有文化的成语
八斗之才,博学多才,博古知今,博学多识,不栉进士,不露锋芒,才华横溢,才高八斗,超群绝伦,出口成章,出将入相,出类拔萃,大智若愚,殚见洽闻,独一无二,多才多艺,国士无双,后起之秀,见多识广,金玉满堂,锦心绣口,经天纬地,经明行修,立地书橱,…
夸女孩子聪明的成语
闭月羞花,冰雪聪明,沉鱼落雁,齿若编贝,蛾眉皓齿,国色天香,皓齿明眸,皓齿蛾眉,花容月貌,蕙质兰心,绝色佳人,烂漫天真,伶俐乖巧,袅袅娉娉,剔透玲珑,天生丽质,天真烂漫,我见犹怜,秀外慧中,秀色可餐,一笑倾城,远山芙蓉,章台杨柳,朱唇皓齿,…
描写小孩聪明的成语
八难三灾,百伶百俐,笨口拙舌,笨手笨脚,辨日炎凉,别具慧眼,冰雪聪明,不明事理,才华横溢,齿白唇红,聪明睿智,聪明一世,聪明伶俐,聪明才智,聪明反被聪明误,聪明智慧,聪明绝顶,聪明能干,聪明绝世,聪明正直,蠢如鹿豕,呆头呆脑,道头知尾,豆蔻…
夸女人聪明漂亮的成语
阿娇金屋,八面玲珑,白璧无瑕,闭月羞花,别具慧眼,冰肌玉骨,冰清玉洁,冰雪聪明,不栉进士,彩云易散,才子佳人,才貌兼全,姹紫嫣红,沉鱼落雁,逞娇呈美,齿若编贝,齿白唇红,聪明睿智,聪明伶俐,聪明智慧,聪明智能,聪明正直,出水芙蓉,楚楚可人,…
形容古人聪明的成语
百伶百俐,辩才无碍,冰雪聪明,博学多才,才华横溢,才华超众,才华盖世,才识过人,才高八斗,聪明一世,聪明伶俐,聪明绝顶,聪明绝世,聪明正直,大智若愚,大智大勇,盖世之才,慧心妙舌,慧心巧思,济世之才,精明强干,精明能干,绝顶聪明,旷世奇才,…
形容胆大聪明的成语
胆大包天,胆大包身,胆大如斗,胆小如豆,胆小如鼠,胆小怕事,何足道哉,浑身是胆,肆无忌惮,异端邪说,胆大妄为,一身是胆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