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鞍马劳倦 [ ān mǎ láo juàn ]- 释义: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实不相瞒太公说:老母鞍马劳倦,昨夜心痛病发。” 
- 3、逼上梁山 [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]- 释义:比喻被迫起来反抗。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十一回:“林冲雪夜上梁山。” 
- 4、不打自招 [ bù dǎ zì zhāo ]- 释义: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。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。 - 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也是个不打自招的怪物,他忽然说出道:后日是他母难之日,邀请诸邪来作生日。” 
- 5、不着边际 [ bù zhuó biān jì ]- 释义:着:接触;边际:边界,边缘。挨不着边儿。多指说话空泛,不接触实际。 - 出处:何涛思想:在此不着边际,怎生奈何!我须用自去一遭。 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十九回 
- 6、巴山度岭 [ bā shān dù lǐng ]- 释义:指爬山越岭。 - 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一一六回:“只见解珍、解宝便道:‘我兄弟两个,原是猎户出身,巴山度岭得惯。’” 
- 7、百依百随 [ bǎi yī bǎi suí ]- 释义:形容什么都顺从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这颜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随,轻怜重惜,卖俏迎奸。” 
- 8、报仇雪耻 [ bào chóu xuě chǐ ]- 释义:指报复冤仇,洗刷耻辱。 - 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九八回:“主女琼英,素有报仇雪耻之志。” 
- 9、抱打不平 [ bào dǎ bù píng ]- 释义:遇见不公平的事,挺身而出,帮助受欺负的一方。 -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五回:“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。” 
- 10、表壮不如理壮 [ 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 ]- 释义:外表好看,不如里面结实。比喻妻子能够治家,就是丈夫的好帮手。 - 出处:《水浒》第二十四回:“常言道:‘表壮不如理壮’,嫂嫂把得家定,我哥哥烦恼做什么?” 
- 11、兵强将勇 [ bīng qiáng àng yǒng ]- 释义:兵力强盛,将领勇猛。形容军力强大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一百七回:“宋江等将勇兵强,打破了宛州、山南两座城池。” 
- 12、宾饯日月 [ bīn jiàn rì yuè ]- 释义:迎送。多指岁月流逝。宾,通“傧”,指迎接。饯,指送别。 - 出处:语出《书·尧典》:“分命羲仲,宅嵎夷,曰昜谷。寅宾出日,平秩东作。”又:“分命和仲,宅西,曰昧谷。寅饯纳日,平秩西成。” 
- 13、不按君臣 [ bù àn jūn chén ]- 释义:中医处方,以君臣相配为原则。君是主药,臣是辅药。不按君臣,就是违反药理,胡乱用药。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。 - 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一一一回:“解宝身边取出不按君臣的药头,张人眼慢,放在酒壶里。” 
- 14、不避水火 [ bù bì shuǐ huǒ ]- 释义:指不畏凶险。 - 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五八回:“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,但请尽说不妨,便当不避水火,力为解救,与汝相助。” 
- 15、不怀好意 [ bù huái hào yì ]- 释义:怀:包藏。没安好心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七回:“武松听了这话,自家肚里寻思道:‘这妇人不怀好意了。你看我且先耍他。’” 
- 16、不识局面 [ bù shí jú miàn ]- 释义:犹不识时务。 - 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四九回:“原来毛仲义五更时,先把大虫解上州里去了,却带了若干做工公的来捉解珍解宝。不想他这两个不识局面,正中了他的计策,分说不得。” 
- 17、不知颠倒 [ bù zhī diān dǎo ]- 释义:犹言不明事理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九回:不想这些带来的官兵,人人亦不知顛倒。天色又看看晚了。” 
- 18、藏踪蹑迹 [ cáng zōng niè jī ]- 释义:蹑:轻步行走的样子。隐秘行踪,悄悄行动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四回:“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,从芦苇中间,藏踪蹑迹,直到寨边,拨开鹿角,径奔中军。” 
- 19、以礼相待 [ yǐ lǐ xiāng dài ]- 释义:用应有的礼节接待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八十九回:“赵枢密留住禇坚,以礼相待。” 
- 20、草船借箭 [ cǎo chuǎn jiè jiàn ]- 释义:运用智谋,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 - 出处:用奇谋孔明借箭,献密计黄盖受刑。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6回回目 
- 21、彻里至外 [ chè lǐ zhì wài ]- 释义:指从里到外。 - 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十一回:“[柴进]叫庄客取一笼衣裳出来,叫林冲彻里至外都换了。” 
- 22、成群作队 [ chéng qún zuò duì ]- 释义:指众多的人或动物聚结成一群群、一队队。 - 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一○四回:“更有那村姑农妇,丢了锄麦,撇了灌菜,也是三三两两,成群作队……呆呆地立着,等那粉头出来。” 
- 23、撑岸就船 [ chēng àn jiù chuán ]- 释义:比喻颠倒主从,不合情理。 - 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二一回:“只见说撑船就岸,几曾有撑岸就船。你不来睬我,老娘倒落得。” 
- 24、冲州撞府 [ chōng zhōu zhuàng fǔ ]- 释义:冲:向前直闯。州、府:旧时县以上行政区划名,泛指大城市、大地方。跑码头,闯江湖。也形容经历丰富,见过世面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二十七回:“他们是冲州撞府,逢场作戏,赔了多少小心得来的钱物。” 又四十回:“我们冲州撞府,那里不曾去!” 
- 25、喘息未定 [ chuǎn xī wèi dìng ]- 释义: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。指还没有休息、恢复的时间。喘息:呼吸急促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七十七回:“方才进步,喘息未定,只见前面尘起,叫杀连天。” 
- 26、垂首丧气 [ chuí shǒu sàng qì ]- 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、萎蘼不振的样子。同“垂头丧气”。 - 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九五回:“乔道清生平逞弄神通,今日垂首丧气,正是总教掬尽三江水,难洗今朝一面羞。” 
- 27、从长商议 [ cóng cháng shāng yì ]- 释义:犹言从长计议。 - 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六八回:“[苏定]也道:‘梁山泊吴用那厮,诡计多谋,不可轻敌,只宜退守;待救兵到来,从长商议。’” 
- 28、从长计较 [ cóng cháng jì jiào ]- 释义:犹言从长计议。 - 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四五回:“婶子且住,休要急速行,我从长计较,慢慢地商量。” 
- 29、重峦复嶂 [ chóng luán fù zhàng ]- 释义:形容山岭重重叠叠,连绵不断。同“重峦叠嶂”。 - 出处: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二回:“看那山势,虽不比梁山广,却也险峻,周围重峦复嶂,只有山前一条大路。” 
- 30、大刀阔斧 [ dà dāo kuò fǔ ]- 释义: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。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一百十八回:“当下催军劫寨,大刀阔斧,杀将进去。” 
与水浒传有关的成语(318个)
••阅读 2162
与水浒传有关的词语(3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用四字成语形容水浒传的宋江
迫不得已,铤而走险,自告奋勇,自觉自愿,逼上梁山
形容水浒传这本书的成语
功盖天下,英雄豪杰,逼上梁山
用一个四字成语形容水浒传
别具一格,独具一格,盖地而来,高官厚禄,功盖天下,横七竖八,画蛇添足,吉星高照,快马加鞭,踉踉跄跄,马不停蹄,马到功成,千军万马,千恩万谢,峭壁悬崖,日新月异,歪歪斜斜,万事如意,香车宝马,悬崖峭壁,悬崖绝壁,一马当先,英雄豪杰,与众不同,…
形容水浒传成语和成语
功盖天下,英雄豪杰,逼上梁山
用四字成语形容水浒传
别具一格,不知疼痒,不知颠倒,不识泰山,得意忘形,独具一格,飞檐走壁,飞针走线,改邪归正,盖地而来,高官厚禄,高姓大名,高山峻岭,哽哽咽咽,狗血淋头,骨肉未寒,寡情薄意,冠屦倒施,观形察色,观者如垛,归心似箭,归心如箭,鬼哭神惊,鬼鬼祟祟,…
四字成语形容水浒传
不知疼痒,不知颠倒,不识泰山,得意忘形,飞檐走壁,飞针走线,改邪归正,高姓大名,高山峻岭,哽哽咽咽,狗血淋头,骨肉未寒,寡情薄意,冠屦倒施,观形察色,观者如垛,归心似箭,归心如箭,鬼哭神惊,鬼鬼祟祟,过府冲州,横七竖八,花枝招颤,花街柳巷,…
用什么成语来形容水浒传
功盖天下,英雄豪杰,逼上梁山
用成语形容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
大公无私,嫉恶如仇,忍辱负重,心细如发,义薄云天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