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关于秋天景象的成语,秋天的成语什么谷什么

用天高云淡来描写秋天天气凉爽,人们的心情也不错。天高云淡,望断南飞雁。不到长城非好汉,屈指行程二万。六盘山上高峰,红旗漫卷西风。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。

关于秋天的成语:关于秋天景象的成语

天高云淡

“天高云淡,望断南飞雁”出自唐朝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第一二句,其古诗全文如下:

天高云淡,望断南飞雁。不到长城非好汉,屈指行程二万。

六盘山上高峰,红旗漫卷西风。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。

【注释】

⑴望断:望着,直到看不见。

⑵长城:借指长征的目的地。

⑶屈指:弯着手指头计算。

【翻译】

长空高阔白云清朗,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。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,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。六盘山上雄峰再拔,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。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,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。

【赏析】

1935年8月,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,分裂红军的路线后,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。1935年9月中旬,攻克天险腊子口,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,进入甘肃南部。1935年10月初,国民党一方面调集重兵“围剿”陕北革命根据地,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建立防线,妄图围歼长征红军。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,佯攻天水,示行于东,然后出敌不意,从哈达铺掉头北进,攻克通渭城,进入平凉、固原大道。1935年10月7日,在六盘山的青石嘴,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,扫清了阻碍,摆脱了追敌,当天下午,一鼓作气,翻越六盘山。之后,长驱直入,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(今吴旗县),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,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。这首《清平乐六盘山》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。

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登上六盘山主峰,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,清朗秋气,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,一抒胸中情怀,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。

有关秋天的成语:秋天季节的成语

白商素节

【拼音】: bái shāng sù jié

【解释】: 白商:按五色分秋属白,按五音分秋属商,故称秋天为白商;素节:节气。指秋天的季节。

【出处】: 晋·张协《七命》:“若乃白商素节,月既授衣,天凝地闭,风厉霜飞,柔条夕劲,密叶晨稀,将固气以效杀,临金郊而讲师。”

《文选·张协》:“若乃白商素节,月既授衣。” 李善 注:“《周礼》:‘西方白。’《礼记》:‘孟秋之月,其音商。’ 刘植 《与临淄侯书》:‘肃以素秋则落。’”

描写秋天的成语:描写秋天的成语大全

秋月春花

拼音:qiūyuèchūnhuā简拼:qych

解释:春天的花朵,秋天的月亮。泛指春秋美景。

例子:~易老,赏心悦事难凭。(明·王世贞《鸣凤记》第一出)

秋毫之末

拼音:qiūháozhīmò简拼:qhzm

近义词:无足轻重、轻于鸿毛反义词:庞然大物、重于泰山

用法:偏正式;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

解释: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。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。

出处: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吾力足以举而钧,而不足以举一羽;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”

秋毫不犯

拼音:qiūháobùfàn简拼:qhbf

解释:〖解释〗秋毫: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,比喻极细微的东西;犯:侵犯。指军纪严明,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。

出处:〖出处〗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吾入关,秋毫不敢有所近,籍吏民,封府库,而待将军。”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“持军整齐,秋毫无犯。”

例子:〖示例〗~三吴悦,春日遥看五色光。★唐·李白《永王东巡歌》

 

形容秋天的成语:描写秋天的成语及解释

明察秋毫

拼音:míngcháqiūháo

近义词:洞若观火、明查暗访反义词:不见薪新

用法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
解释:明察:看清;秋毫: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。原形容人目光敏锐,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。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。

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。”

例子:余忆童稚时,能张目对日,~,见藐小微物,必细察其纹理。(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·闲情记趣》)

《童趣》

作者:沈复【清代】

余忆童稚时,能张目对日,明察秋毫,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,故时有物外之趣。

夏蚊成雷,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,心之所向,则或千或百,果然鹤也;昂首观之,项为之强。又留蚊于素帐中,徐喷以烟,使之冲烟而飞鸣,作青云白鹤观,果如鹤唳云端,为之怡然称快。

余常于土墙凹凸处,花台小草丛杂处,蹲其身,使与台齐;定神细视,以丛草为林,以虫蚁为兽,以土砾凸者为丘,凹者为壑,神游其中,怡然自得。

一日,见二虫斗草间,观之,兴正浓,忽有庞然大物,拔山倒树而来,盖一癞虾蟆,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。余年幼,方出神,不觉呀然一惊。神定,捉虾蟆,鞭数十,驱之别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