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满眼送波涛
- 拼音
- mǎn yǎn sòng bō tāo
- 平仄
- 仄仄仄平平
- 韵脚
- 下平四豪
- 上一句
- 桂江流向北
「满眼送波涛」出自:《千秋节有感二首(八月二日为明皇千秋节)》
凤纪编生日,龙池堑劫灰。湘川新涕泪,秦树远楼台。
宝镜群臣得,金吾万国回。衢尊不重饮,白首独馀哀。
御气云楼敞,含风彩仗高。仙人张内乐,王母献宫桃。
罗袜红蕖艳,金羁白雪毛。舞阶衔寿酒,走索背秋毫。
圣主他年贵,边心此日劳。桂江流向北,满眼送波涛。
「满眼送波涛」作者: 杜甫
「满眼送波涛」辞典释义
◎ 满眼的意思
⒈ 充满视野。
引晋 陶潜 《祭程氏妹文》:“寻念平昔,触事未远,书疏犹存,遗孤满眼。”
唐 杜甫 《千秋节有感》诗之二:“桂江 流向北,满眼送波涛。”
清 张养重 《汀州道中》诗:“可怜满眼崎嶇路,惟有青猿伴客愁。”
周而复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三:“母女两个从来没有去过 上海,一下了北火车站,满眼尽是高楼大厦,几乎遮去了半个天。”⒉ 犹言一心一意。
引《水浒传》第八一回:“宋江 等满眼只望太尉来招安。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题奏此事,则 梁山泊 十万之众,皆感大恩!”
《警世通言·小夫人金钱赠年少》:“娘如今六十已上年纪,自从没了你爷,便满眼只看你,若是你做出事来,老身靠谁?”⒊ 充满眼球。
引曹禺 《雷雨》第三幕:“鲁贵 坐在左边一张破靠椅上,喝得醉醺醺的,满眼红丝,像个猴子,望着 侍萍 打着噎。”
◎ 送的意思
【酉集下 • 辵】送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6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蘇弄切,音。【說文】遣也。【詩·邶風】遠送于野。【禮·曲禮】使者歸,則必拜送于門外。
又【增韻】將也。【儀禮·聘禮】賔再拜稽首,送幣。【又】公拜送醴。又【正韻】贈行曰送。【詩·秦風】我送舅氏。又株送,罪人相牽引也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廼徵諸犯,令相引數千人,名株送。【註】先至者爲魁株,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。又目送,以目相送也。【左傳·桓元年】目逆而送之。【史記·留侯世家】四人趨出,上目送之。又縱送,善射之貌。【詩·鄭風】抑縱送忌。【註】舍拔曰縱,覆彇曰送。【玉篇】籀文作。◎ 波涛的意思
⒈ 江河湖海中的大波浪。
引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及至乎下 洞庭,騖 石城,经 丹徒,起波涛,舟杭一日不能济也。”
唐 张乔 《望巫山》诗:“愁连远水波涛夜,梦断空山雨雹时。”
《警世通言·乐小舍拚生觅偶》:“乐和 跳下水去,直至水底,全不觉波涛之苦,心下如梦相似。”
茅盾 《锻炼》二五:“陈克明 感覚到自己好像是在一叶孤舟,而这孤舟又是在这风狂雨骤波涛汹涌的大海。”⒉ 比喻艰险的处境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正郭》:“无故沉浮於波涛之间,倒屣於埃尘之中,遨集京邑,交关贵游。”
唐 孟郊 《百忧》诗:“何必在波涛,然后惊沉浮。”
浩然 《艳阳天》第六九章:“在 东山坞 这场剧烈、复杂的斗争波涛里,那那全身的精神力量又被大大地鼓动起来了。”⒊ 比喻突起的变故。
引《秦併六国平话》卷上:“汉祖 西征秉白旄, 子婴 宗庙起波涛。”
⒋ 比喻起伏不平的思潮。
引唐 韩愈 《桃源图》诗:“南宫先生 忻得之,波涛入笔驱文辞。”
柯岩 《奇异的书简》三:“窗外是祖国明丽的山河,心中是滚滚的波涛。”⒌ 波逃,奔逃。
引唐 李白 《白马篇》:“叱咤经百战, 匈奴 尽波涛。”
一本作“奔逃”。 《敦煌变文集·季布诗咏变文》:“三三五五总波涛,各自思归营幕内。”
总述:诗句满眼送波涛出自《千秋节有感二首(八月二日为明皇千秋节)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