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丹凤衔书岁岁来

诗句
丹凤衔书岁岁来
拼音
 dān fèng xián shū suì suì lái
平仄
平仄平平仄仄平
韵脚
上平十灰
上一句
二天在顶家家咏
下一句
虚说古贤龙虎盛

「丹凤衔书岁岁来」出自:《贺清源仆射新命》

虽言嵩岳秀崔嵬,少降连枝命世才。南史两荣唯百揆,
东闽双拜有三台。二天在顶家家咏,丹凤衔书岁岁来
虚说古贤龙虎盛,谁攀荆树上金台。

「丹凤衔书岁岁来」作者:

【北朝乐府】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,总共约有七十余首。主要收录在《乐府诗集》的《梁鼓角横吹曲》中,其余属于《杂歌谣辞》和《杂曲歌辞》。《鼓角横吹曲》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,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…

「丹凤衔书岁岁来」辞典释义

◎ 丹凤的意思

⒈  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。

《禽经》“鸞” 晋 张华 注:“首翼赤曰丹凤。”
唐 元稹 《桐花》诗:“丹凤巢阿阁,文鱼游碧潯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丐仙》:“俄见朝阳丹凤,啣一赤玉盘,上有玻璃琖二,盛香茗,伸颈屹立。”

⒉  喻下达诏书的使者。亦指诏书。

南朝 梁简文帝 《汉高庙赛神》诗:“白云 苍梧 去,丹凤 咸阳 来。”
唐 黄滔 《贺清源仆射新命》诗:“二天在顶家家咏丹凤衔书岁岁来。”
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春宴杏园》:“九重天上声名重,紫泥封已传丹凤。”

⒊  指丹凤城或丹凤阙、丹凤门、丹凤楼。亦借称帝都、朝廷。

唐 东方虬 《昭君怨》诗之二:“揜泪辞丹凤,衔悲向白龙。”
明 陈玉阳 《昭君出塞》:“謫青鸞,寃生画郎;今日呵,辞丹凤,愁生故乡。”

⒋  喻杰出者。

元 关汉卿 《双赴梦》第四折:“俺哥哥丹凤之具。”

◎ 衔的意思

【戌集上 • 金】衔·康熙筆画:14·部外筆画:6

【廣韻】戸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乎監切,音咸。【說文】馬勒口中。从金从行。銜,行馬者也。【徐曰】馬銜所以制之行也。會意。【戰國策】伏軾撙銜,橫歷天下。【前漢·張敞傳】利其銜策。
【正字通】凡口含物曰銜。【詩·豳風·勿士行枚箋】初無行銜枚之事。【東京夢華錄】車駕登宣德樓,下赦,旋立雞竿,竿尖大木盤上有金雞,口銜紅幡子,書皇帝萬歲字。【盧照隣詩】龍銜寶蓋迎朝日。
【正字通】奉君命而行曰銜命。
官吏階位曰銜。【語林】近代選曹補授,先具舊官於前,次書擬官於後,新舊相銜也。【白居易·贈張籍詩】獨有詠詩張大祝,十年不攺舊官銜。【陸遊詩】頭銜字字敵冰淸。
感也。【管子·法法篇】法立而民樂之,令出而民銜之。【林景熙詩】心銜造化仁。
憾也。【前漢·外戚傳】栗姬怒不應,言不遜,景帝心銜之。【唐書·薛藝傳】藝頻爲李景所辱,深銜之。
人參,一名人銜。【本草】其成有階級,故名。【蘇軾詩】舊聞人銜芝,生此羊腸嶺。
馬銜,海神也。【木華·海賦】海童邀路,馬銜當蹊。【註】海童,馬銜,皆神名。馬銜,馬首,一角,龍形。

◎ 书的意思

【辰集上 • 曰】书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6

【廣韻】傷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商居切,音舒。【說文】作,著也。从聿从者。隷省作書。【易·繫辭】上古結繩而治,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。【註】書契,所以決斷萬事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】六藝: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。【註】書,六書之品。
【地官·保氏】乃敎之六藝,五曰六書。【註】六書:象形、會意、轉注、處事、假借、諧聲。【許愼·說文序】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,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,其後形聲相益,卽謂之字。著於竹帛謂之書。書者,如也。
書有六體。【前漢·藝文志】六體者,古文、奇字、篆書、隷書、繆篆、蟲書。
【說文】書有八體:一曰大篆,二曰小篆,三曰刻符,四曰蟲書,五曰摹印,六曰署書,七曰殳書,八曰隷書。
【尙書序疏】諸經史因物立名,物有本形,形從事著,聖賢闡敎,事顯於言,言愜羣心,書而示法,旣書有法,因號曰書。故百氏六經總曰書也。【史記·禮書註】書者,五經六籍總名也。【釋名】書,庶也。紀庶物也。
【詩·小雅】畏此書。【傳】書,戒命也。【疏】古者無紙,有事書之於,故曰書。
【周禮·天官·司書註】主計會之簿書。
【左傳·昭六年】鄭人鑄書。【註】鑄書於鼎。
【左傳·昭六年】叔向使詒子產書。○按卽書牘也。
【前漢·董仲舒傳】對亡應書者。【註】書,謂詔書也。
官名。【前漢·成帝紀】初置尙書,員五人。
【百官公卿表】中書謁者。

◎ 岁的意思

【辰集下 • 止】岁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9

〔古文〕亗【唐韻】相銳切【集韻】須銳切,音帨。【釋名】歲,越也,越故限也。【白虎通】歲者,遂也。【易·繫辭】寒暑相推而歲成。【書·洪範】五紀,一曰歲。【傳】所以紀四時。【又】王省惟歲。【傳】王所省職,兼總羣吏,如歲兼四時。
星名。【爾雅·釋天】唐虞曰載,夏曰歲,商曰祀,周曰年。【郭註】歲,取歲星行一次也。【疏】按《律歷志》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,歲星十二歲而周天,是年行一次也。【周禮·春官】馮相氏掌十有二歲。【又】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,觀天下之妖祥。【疏】此太歲在地,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。歲星右行於天,一歲移一辰,十二歲一小周,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。太歲左行於地,一與歲星跳辰,年數同。歲星爲陽人之所見,太歲爲隂人所不覩,故舉歲星以表太歲。歲星與日同次之月,一年之中惟於一辰之上爲法。若元年甲子朔旦冬至,日月五星俱赴於牽牛之初,是歲星與日同次之月。十一月斗建子,子有太歲,至後年,歲星移向子上,十二月日月會於枵。十二月斗建丑,丑有太歲。推此已後皆然。
歲星木會在東方,爲靑龍之象,天之貴神福德之星,所在之國必昌。
【史記·天官書】歲星,一曰攝提,曰重華,曰應星,曰紀星,營室爲淸廟,歲星廟也。【孝經·鉤命決】歲星守心年穀豐。【左傳·昭三十二年】史墨曰:越得歲而吳伐之,必受其凶。
【岳珂·桯史】今星家以太歲爲凶星。【王充·論衡】抵太歲凶,負太歲亦凶。抵太歲名曰歲下,負太歲名曰歲破。
年穀之成曰歲。【左傳·哀十六年】國人望君,如望歲焉。【杜註】歲,年穀也。【前漢·武帝詔】爲歲事曲加禮。
周制有歲計、歲會。【周禮·春官】職歲。【註】主歲計者。【又】歲終,則令百官各正其治,受其會。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,而誅賞之。【又】司會以參互攷日成,以月要攷月成,以歲會攷歲成。
【史記·天官書】臘之明日曰初歲。【四民月令】亦曰小歲。
始歲曰獻歲。【楚辭·招魂】獻歲發春。【註】獻,進也。歲始來進,春氣奮揚也。
【東京夢華錄】除夕夜,士庶之家圍爐團坐,達旦不寐,謂之守歲。
【風土記】除夜祭先,竣事,長幼聚飮,祝頌而散,謂之分歲。
【蘇軾·饋歲詩序】蜀中値歲晚閒遺,謂之饋歲。酒食相邀爲別歲。
萬歲,山名。在桂陽。【水經注】萬歲山生靈壽木,溪下卽千秋水。水側居民號萬歲村。
水名。【伏琛·三齊略記】曲城、齊城東有萬歲水,水北有萬歲亭。
湖名。【廣輿記】萬歲湖,在建昌府南豐縣。
宮名。【三輔黃圖】汾陽有萬歲宮。
木名。【爾雅·釋木疏】杻一名檍,今宮園種之,名萬歲木,取名於億萬也。
【集韻】相絕切,音雪。義同歱。【曹植·平原公主誄】城闕之詩,以日喩歲。况我愛子,神光長滅。歲亦讀雪。
【集韻】蘇臥切,音䐝。䮑歲,穀名。【說文】从步戌聲。律歷書名五行爲五步。一說从步者,躔度之行,可推步也。从戌者,木星之精,生於亥,自亥至戌而周天。戌與歲亦諧聲,別作嵗、歳,非。

◎ 岁的意思

【辰集下 • 止】岁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9

〔古文〕亗【唐韻】相銳切【集韻】須銳切,音帨。【釋名】歲,越也,越故限也。【白虎通】歲者,遂也。【易·繫辭】寒暑相推而歲成。【書·洪範】五紀,一曰歲。【傳】所以紀四時。【又】王省惟歲。【傳】王所省職,兼總羣吏,如歲兼四時。
星名。【爾雅·釋天】唐虞曰載,夏曰歲,商曰祀,周曰年。【郭註】歲,取歲星行一次也。【疏】按《律歷志》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,歲星十二歲而周天,是年行一次也。【周禮·春官】馮相氏掌十有二歲。【又】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,觀天下之妖祥。【疏】此太歲在地,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。歲星右行於天,一歲移一辰,十二歲一小周,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。太歲左行於地,一與歲星跳辰,年數同。歲星爲陽人之所見,太歲爲隂人所不覩,故舉歲星以表太歲。歲星與日同次之月,一年之中惟於一辰之上爲法。若元年甲子朔旦冬至,日月五星俱赴於牽牛之初,是歲星與日同次之月。十一月斗建子,子有太歲,至後年,歲星移向子上,十二月日月會於枵。十二月斗建丑,丑有太歲。推此已後皆然。
歲星木會在東方,爲靑龍之象,天之貴神福德之星,所在之國必昌。
【史記·天官書】歲星,一曰攝提,曰重華,曰應星,曰紀星,營室爲淸廟,歲星廟也。【孝經·鉤命決】歲星守心年穀豐。【左傳·昭三十二年】史墨曰:越得歲而吳伐之,必受其凶。
【岳珂·桯史】今星家以太歲爲凶星。【王充·論衡】抵太歲凶,負太歲亦凶。抵太歲名曰歲下,負太歲名曰歲破。
年穀之成曰歲。【左傳·哀十六年】國人望君,如望歲焉。【杜註】歲,年穀也。【前漢·武帝詔】爲歲事曲加禮。
周制有歲計、歲會。【周禮·春官】職歲。【註】主歲計者。【又】歲終,則令百官各正其治,受其會。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,而誅賞之。【又】司會以參互攷日成,以月要攷月成,以歲會攷歲成。
【史記·天官書】臘之明日曰初歲。【四民月令】亦曰小歲。
始歲曰獻歲。【楚辭·招魂】獻歲發春。【註】獻,進也。歲始來進,春氣奮揚也。
【東京夢華錄】除夕夜,士庶之家圍爐團坐,達旦不寐,謂之守歲。
【風土記】除夜祭先,竣事,長幼聚飮,祝頌而散,謂之分歲。
【蘇軾·饋歲詩序】蜀中値歲晚閒遺,謂之饋歲。酒食相邀爲別歲。
萬歲,山名。在桂陽。【水經注】萬歲山生靈壽木,溪下卽千秋水。水側居民號萬歲村。
水名。【伏琛·三齊略記】曲城、齊城東有萬歲水,水北有萬歲亭。
湖名。【廣輿記】萬歲湖,在建昌府南豐縣。
宮名。【三輔黃圖】汾陽有萬歲宮。
木名。【爾雅·釋木疏】杻一名檍,今宮園種之,名萬歲木,取名於億萬也。
【集韻】相絕切,音雪。義同歱。【曹植·平原公主誄】城闕之詩,以日喩歲。况我愛子,神光長滅。歲亦讀雪。
【集韻】蘇臥切,音䐝。䮑歲,穀名。【說文】从步戌聲。律歷書名五行爲五步。一說从步者,躔度之行,可推步也。从戌者,木星之精,生於亥,自亥至戌而周天。戌與歲亦諧聲,別作嵗、歳,非。

◎ 来的意思

【子集中 • 人】来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6

〔古文〕徠【廣韻】落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郞才切,賴平聲。至也,還也,及也。【禮·曲禮】禮尚往來。往而不來,非禮也。來而不往,亦非禮也。
【公羊傳·隱五年】公觀魚於棠,登來之也。【註】登讀爲得,齊人謂求得爲登來。
玄孫之子曰來孫。
麥名。【詩·周頌】貽我來牟。【前漢·劉向傳】作飴我釐麰。亦作䅘。
呼也。【周禮·春官】大祝來瞽令臯舞。
姓。
【集韻】洛代切,音賚。撫其至日來。【孟子】放勳曰:勞之來之。
叶鄰奚切,音離。【詩·邶風】莫往莫來,悠悠我思。【素問】恬澹虛無,眞氣從之。精神守內,病安從來。
叶郞狄切,音力。【詩·小雅】東人之子,職勞不來。叶下服。【大雅】經始勿亟,庶民子來。
叶落蓋切,音賴。【屈原·離騷】因氣變而遂會舉兮,忽神奔而鬼怪。時髣髴以遙見兮,精皎皎以往來。
叶良置切,音利。【荀子·賦篇】一往一來,結尾以爲事。

总述:诗句丹凤衔书岁岁来出自《贺清源仆射新命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黄滔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