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农谈四邻夕
- 拼音
- nóng tán sì lín xī
- 平仄
- 平平仄平仄
- 韵脚
- 入声十一陌
- 上一句
- 篱落隔烟火
- 下一句
- 庭际秋虫鸣
「农谈四邻夕」出自:《田家三首》
札札耒耜声,飞飞来乌鸢。竭兹筋力事,持用穷岁年。
尽输助徭役,聊就空自眠。子孙日已长,世世还复然。
篱落隔烟火,农谈四邻夕。庭际秋虫鸣,疏麻方寂历。
蚕丝尽输税,机杼空倚壁。里胥夜经过,鸡黍事筵席。
各言官长峻,文字多督责。东乡后租期,车毂陷泥泽。
公门少推恕,鞭朴恣狼藉。努力慎经营,肌肤真可惜。
迎新在此岁,唯恐踵前迹。
古道饶蒺藜,萦回古城曲。蓼花被堤岸,陂水寒更绿。
是时收获竟,落日多樵牧。风高榆柳疏,霜重梨枣熟。
行人迷去住,野鸟竞栖宿。田翁笑相念,昏黑慎原陆。
今年幸少丰,无厌饘与粥。
「农谈四邻夕」作者: 柳宗元
「农谈四邻夕」辞典释义
◎ 农谈的意思
⒈ 指农人的言谈。
引北周 庾信 《和张侍中述怀》:“农谈止穀稼,野膳唯藜藿。”
唐 柳宗元 《田家》诗:“篱落隔烟火,农谈四邻夕。”
元 方回 《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韵》:“农谈通稗史,骚咏入樵謳。”◎ 四邻的意思
⒈ 犹四辅。天子左右的大臣。参见“四辅”。
引《书·益稷》:“予违汝弼,汝无面从,退有后言,钦四邻。”
孔 传:“四近前后左右之臣。”
《尚书大传》卷二:“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承,左曰辅,右曰弼……《书》曰‘钦四邻’,此之谓也。”
《管子·四称》:“寡人幼弱惛愚,不通诸侯四邻之义,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君乎?”⒉ 四方邻国。
引《书·蔡仲之命》:“懋乃攸绩,睦乃四邻,以蕃王室,以和兄弟,康济小民。”
《吴子·料敌》:“四邻之助,大国之援。”
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楚庄王》:“国家治,则四邻贺;国家乱,则四邻散。”⒊ 周围邻居。
引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周主忠妾》:“主闻之乃厚币而嫁之,四邻争娶之。”
唐 杜甫 《无家别》诗:“四邻何所有,一二老寡妻。”
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五回:“火起之时,四邻人等及河上夫役,都寻觅了水桶水盆之类,赶来救火。”
鲁迅 《书信集·致曹靖华》:“前一些时这里颇多谣言,现在安静了。我们一动也没有动,不过四邻搬掉的多,冷静而已。”⒋ 四方;周围。
引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五神相,包四邻。”
颜师古 注:“包,含也。四邻,四方。”
唐 裴度 《夏日对雨》诗:“吟罢清风起,荷香满四邻。”
宋 苏轼 《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》诗:“雨过浮萍合,蛙声满四邻。”⒌ 指周围邻近的人。
引唐 韩愈 《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》:“书记之任亦难……赞天子施教化,而又外与宾客四邻交。”
◎ 夕的意思
【丑集下 • 夕】夕·康熙筆画:3·部外筆画:0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祥易切,音席。晨之對,暮也。【尚書·大傳】歲之夕,月之夕,日之夕,謂臘爲歲夕,晦爲月夕,日入爲日夕也。【詩·小雅】以永今夕。
又朝見曰朝,夕見曰夕。【晉語】平公射鷃不死,使豎襄搏之,失。公怒,將殺之,叔向聞之夕。【註】夕見于朝以諫也。又七夕。【齊諧記】桂陽武丁有仙道,謂弟曰:七月七夕,織女當渡河暫詣牽牛。【荆楚歲時記】七夕,婦女結綵樓,瓜果庭中,穿七孔針以乞巧。柳宗元有乞巧文。又官名。夕郞,漢制,給事黃門之職。又地名。【左傳·莊十九年】楚子卒,鬻拳葬諸夕室。又山名。【山海經】渾夕之山。又曹夕之山。又姓。望出巴郡。見【統譜】。又斜也。【呂覽】正坐于夕室,謂室斜而正其坐也。又與昔通。【莊子·天運篇】通昔不寐。又叶在爵切,音皭。猶宿也。【詩·齊風】齊子發夕。【陸德明疏】發朝也。叶上鞹薄。【說文】从月半見。【徐曰】月字之半,月初生則暮見西方,故半月爲夕。
总述:诗句农谈四邻夕出自《田家三首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柳宗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