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连连睥睨侵
- 拼音
- lián lián pì nì qīn
- 平仄
- 平平仄仄平
- 韵脚
- 下平十二侵
- 上一句
- 漠漠虚无里
- 下一句
- 楼光去日远
「连连睥睨侵」出自:《白帝楼》
腊破思端绮,春归待一金。去年梅柳意,还欲搅边心。
「连连睥睨侵」作者: 杜甫
「连连睥睨侵」辞典释义
◎ 连连的意思
⒈ 接连不断。
引《庄子·骈拇》:“则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纆索,而游乎道德之閒为哉!”
成玄英 疏:“连连,犹接续也。”
汉 陈琳 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长城 何连连,连连三千里。”
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李甲 连连作揖。”
茅盾 《林家铺子》二:“那 朱三太 连连摇手,就在铺面里的一张椅子上坐了。”⒉ 犹涟涟。
引《全唐诗》卷八六二载《醉吟》:“一旦形羸又髮白,旧游空使泪连连。”
《敦煌变文集·丑女缘起》:“珠泪连连怨復嗟,一种为人面貌差。”◎ 睥睨的意思
⒈ 斜视。有厌恶、傲慢等意。
引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过者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。”
《魏书·萧衍传》:“萧衍 轻险有素,士操蔑闻,睥睨君亲,自少而专,好乱乐祸,恶直丑正。”
明 无名氏 《四贤记·允娶》:“你青年出家,终招睥睨。”
梁启超 《民约论巨子卢梭之学说》:“自是刻苦砥礪,日夜孜孜,惟恐不足,崭然有睥睨千古之概。”⒉ 窥视;侦伺。
引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诫兵》:“若承平之世,睥睨宫閫,幸灾乐祸,首为逆乱,詿误善良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建炎三年》:“敌又睥睨 金陵、镇江,守把舟船,而大雨连降,平地水发,道涂泥泞,马步俱不能进。”⒊ 监视。
引宋 苏辙 《代毛筠州祭王观文韶文》诗之二:“从军西方,睥睨隣境;手探虎穴,足践荒梗。”
⒋ 城墙上锯齿形的短墙;女墙。
引南朝 梁 王筠 《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》:“罘罳分晓色,睥睨生秋雾。”
唐 杜甫 《南极》诗:“睥睨登哀柝,蝥弧照夕曛。”
杨伦 镜铨引《古今注》“女墙,城上小墙也,亦名‘睥睨’,言於城上睥睨人也。” 明 徐渭 《海上曲》之三:“长立睥睨间,尽日不得溲。”
清 魏之琇 《台城路》词:“睥睨迎秋,轆轤破晓,人在小窗敲句。”⒌ 古代皇帝的一种仪仗。
引《宋史·仪卫志六》:“睥睨,如华盖而小。”
◎ 侵的意思
【子集中 • 人】侵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7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七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千尋切,音駸。【說文】漸進也。
又朘削也。【春秋·胡傳】聲罪緻討曰伐,潛師掠境曰侵。又【周禮·大司馬】負固不服則侵之。又侵尋。【史記·武帝紀】天子始巡郡縣,侵尋於泰山。【封禪書】作浸尋。【郊祀志】作寢尋。義同。又歲凶。【穀梁傳·襄二十四年】五穀不登,謂之大侵。【韓詩外傳】一穀不升曰歉,二穀不升曰饑,三穀不升曰饉,四穀不升曰荒,五穀不升曰大侵。又姓。【三輔決錄】有侵恭。又【正韻】七稔切,音寢。貌不揚也。【前漢·田蚡傳】貌侵。【註】師古曰:短小曰侵。亦作寢。
总述:诗句连连睥睨侵出自《白帝楼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