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毕竟成功何处是
- 拼音
- bì jìng chéng gōng hé chǔ shì
- 平仄
- 仄仄平平平仄仄
- 韵脚
- 上声四纸
- 上一句
- 冤气疑从湘水回
- 下一句
- 五湖云月一帆开
「毕竟成功何处是」出自:《闻开江相国宋(一作宋相公申锡)下世二首》
贾生无罪直为灾。贞魂误向崇山没,冤气疑从湘水回。
毕竟成功何处是,五湖云月一帆开。
月落清湘棹不喧,玉杯瑶瑟奠蘋蘩。谁令力制乘轩鹤,
自取机沉在槛猿。位极乾坤三事贵,谤兴华夏一夫冤。
宵衣旰食明天子,日伏青蒲不为言。
「毕竟成功何处是」作者: 杜牧
「毕竟成功何处是」辞典释义
- ◎ 毕竟的意思
- ⒈ 了结。 - 引汉 王充 《论衡·量知》:“贫无以偿,则身为官作,责乃毕竟。” - ⒉ 到底;终归。 - 引唐 许浑 《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》诗之一:“毕竟成功何处是?五湖云月一帆开。” 
 宋 辛弃疾 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词:“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”
 明 刘基 《更漏子》词:“塞门云, 湘 浦树,毕竟故乡何处。”
 魏巍 《东方》第六部第二章:“可是,有什么办法呢,她毕竟离开了我们。”- ⒊ 必定。 - 引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五:“郑老儿 先去望一望:井底下黑洞洞不见有甚声响,疑心女儿此时毕竟死了。” 
 明 冯梦龙 《挂枝儿·茉莉花》:“将手儿採一朵花来戴……花心还未开,早知道你无心也,我也毕竟不来採。”
- ◎ 成功的意思
- ⒈ 成就功业或事业。 - 引《书·禹贡》:“禹 锡玄圭,告厥成功。” 
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结和》:“黄帝 以战成功, 汤 武 以伐成孝。”
 《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汪伯彦、黄潜善 力主迁幸东南之议,忌 宗泽 成功,屡沮挠之。”
 《西游记》第六一回:“﹝ 罗刹 ﹞磕头礼拜道:‘望菩萨饶我夫妻之命,愿将此扇奉承 孙叔叔 成功去也。’”- ⒉ 成就的功业,既成之功。 - 引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今名号不更,无以称成功,传后世,其议帝号。” 
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鲍丘水》:“於是二府文武之士,感 秦国 思 郑渠 之绩, 魏 人置 豹 祀之义,乃遐慕仁政,追述成功。”
 唐 司空图 《太尉琅玡王公河中生祠碑》:“大寇既逃,邻封共庆,遽求罢任,本切归寧,坚避成功,益彰杰操。”- ⒊ 事情获得预期结果。 - 引唐 顾况 《塞上曲》:“酣战祈成功,于焉罢边衅。” 
 《古今小说·临安里钱婆留发迹》:“已知两路人马,都已成功,合兵回 杭州城 来。”
 曹禺 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这一次买成功了,我主张以后行里再也不冒这样的险。”- ⒋ 成效。 - 引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夫谚曰:狐埋之,而狐搰之,是以无成功。” 
 宋 苏洵 《上皇帝书》:“此所谓用力少而成功多,法无便於此者矣。”
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道光 二十二年, 河 决 开封,公奉命往治,驻工六閲月,糜帑少而成功速, 皖 豫 之民至今德之。”- ⒌ 收获。 - 引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边鄙不耸,民狎其野,穡人成功。” 
 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元元之民,劳於耕耘,又亡成功,困於饥饉,亡以相救。”
- ◎ 何处的意思
- ⒈ 哪里,什么地方。 - 引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 
 唐 王昌龄 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旌旗何处在?平臺宾客有谁怜?”
 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:“脩 论事切直,人视之如仇,帝独奬其敢言,面赐五品服。顾侍臣曰:‘如 欧阳脩 者,何处得来?’”
 茅盾 《一个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处有爱呢?何处是爱呢?”
- ◎ 是的意思
- 【辰集上 • 日】是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5 -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承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上紙切,音姼。【說文】作昰。直也。从日正。【釋名】是,嗜也,人嗜樂之也。【玉篇】是,是非也。【禮·曲禮】夫禮者,所以定親疎、決嫌疑、別同異、明是非也。 又【博雅】是,此也。【易·乾卦】不見是而無悶。【又】是故居上位而不驕。又姓。【姓氏急就篇】是氏,吳有是儀,唐有是光。又【集韻】田黎切,音題。【公羊傳·僖十六年】是月者何,僅逮是月也。【註】是,月邊也。魯人語也。【釋文】是,如字。一音徒兮反。又與氏通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氏爲莊公。【註】氏,與是同。古通用。又【韻補】叶市之切。【蔡邕·釋誨】予惟悼哉,害其若是。天高地厚,跼而蹐之。
总述:诗句毕竟成功何处是出自《闻开江相国宋(一作宋相公申锡)下世二首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