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维此哲人
- 拼音
- wéi cǐ zhé rén
- 平仄
- 平仄仄平
- 韵脚
- 上平十一真
- 上一句
- 哀鸣嗷嗷
- 下一句
- 谓我劬劳
「维此哲人」的意思,全诗译文
鸿雁于飞,肃肃其羽。之子于征,劬劳于野。爰及矜人,哀此鳏寡。
鸿雁翩翩空中飞,扇动双翅嗖嗖响。那人离家出远门,野外奔波苦尽尝。可怜都是穷苦人,鳏寡孤独心悲伤。
鸿雁于飞,集于中泽。之子于垣,百堵皆作。虽则劬劳,其究安宅?
鸿雁翩翩空中飞,聚在沼泽的中央。那人筑墙服苦役,先后筑起百堵墙。虽然辛苦又劳累,不知安身在何方。
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维此哲人,谓我劬劳。维彼愚人,谓我宣骄。
鸿雁翩翩空中飞,阵阵哀鸣声嗷嗷。惟有那些明白人,知我作歌唱辛劳。惟有那些糊涂虫,说我闲暇发牢骚。
「维此哲人」出自:《鸿雁》
鸿雁于飞,肃肃其羽。之子于征,劬劳于野。爰及矜人,哀此鳏寡。
鸿雁于飞,集于中泽。之子于垣,百堵皆作。虽则劬劳,其究安宅?
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维此哲人,谓我劬劳。维彼愚人,谓我宣骄。
「维此哲人」作者: 诗经
「维此哲人」辞典释义
◎ 维的意思
【未集中 • 糸】维·康熙筆画:14·部外筆画:8
【廣韻】以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夷隹切,音惟。【說文】車蓋維也。
又【博雅】係也。【詩·小雅】縶之維之。【傳】維,繫也。【公羊傳·昭二十四年】且夫牛馬維婁。【註】繫馬曰維,繫牛曰婁。又【詩·小雅】四方是維。【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】以維邦國。【註】維,猶連結也。又【儀禮·太射禮】中離維綱。【註】侯有上下綱,其邪制射舌之角爲維。又【爾雅·釋天】太歲在巳曰屠維。又【前漢·賈誼傳】是猶度江河亡維楫。【註】維,所以繫船。又【管子·牧民篇】國有四維,一曰禮,二曰義,三曰廉,四曰恥。又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帝張四維,運之以斗。又【楚辭·天問】幹維焉繫。【註】維,綱也。又【爾雅·釋詁】伊維侯也。【註】發語辭。【韻會】案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,又訓獨,尚書助辭皆用惟字,詩助辭多用維字,左傳助辭用唯字,論語助辭用惟字。新安朱氏曰:惟从心,思也。維糸,繫也。唯从口,專辭也,應辭也。然皆語辭,古書皆通用之。又地名。【史記·管晏列傳】晏平仲嬰者,萊之夷維人也。【註】應劭曰:故萊夷維邑。又姓。【姓氏急就篇】漢維汜,妖巫,卷縣人。又於恭切,音雍。【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】其浸盧維。【釋文】盧音雷。維,於恭反。◎ 此的意思
【辰集下 • 止】此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2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雌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淺氏切,音佌。【說文】止也。从止从匕。匕,相比次也。【徐曰】匕,近也。近在此也。【爾雅·釋詁疏】此者,彼之對。【詩·周頌】在彼無惡,在此無斁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去彼取此。
又【六書故】此猶兹也,斯也。【大學】此謂知本。◎ 哲人的意思
⒈ 智慧卓越的人。
引《诗·大雅·抑》:“其维哲人,告之话言。”
三国 魏 曹植 《王仲宣诔》:“皇穹神察,喆人是恃。”
唐 韩愈 《王公墓志铭》:“气鋭而坚,又刚以严,哲人之常。”
清 陈梦雷 《木瘿瓢赋》:“惟哲人之素修兮,感曲成之奇姿。”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五六:“富善 先生也不是什么哲人,也说不上来世界要变成什么样子。”⒉ 谓制裁犯罪者。哲,通“折”。
引《书·吕刑》:“哲人惟刑,无疆之辞属於五极。”
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尚书下》“哲人惟刑”:“‘哲’当读为‘折’。‘折’之言制也。折人惟刑,言制民人者惟法也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步骘传》:“明德慎罚,哲人惟刑,《书》传所美。自今蔽狱,都下则宜……平心专意,务在得情。”
总述:诗句维此哲人出自《鸿雁》。作者是先秦诗人诗经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