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萍蓬无定居
- 拼音
- píng péng wú dìng jū
- 平仄
- 平平平仄平
- 韵脚
- 上平六鱼、上平四支
- 上一句
- 苔竹素所好
- 下一句
- 远游长儿子
「萍蓬无定居」出自:《将别巫峡,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》
苔竹素所好,萍蓬无定居。远游长儿子,几地别林庐。
杂蕊红相对,他时锦不如。具舟将出峡,巡圃念携锄。
正月喧莺末,兹辰放鹢初。雪篱梅可折,风榭柳微舒。
托赠卿家有,因歌野兴疏。残生逗江汉,何处狎樵渔。
杂蕊红相对,他时锦不如。具舟将出峡,巡圃念携锄。
正月喧莺末,兹辰放鹢初。雪篱梅可折,风榭柳微舒。
托赠卿家有,因歌野兴疏。残生逗江汉,何处狎樵渔。
「萍蓬无定居」作者: 杜甫
「萍蓬无定居」辞典释义
◎ 萍蓬的意思
⒈ 萍浮蓬飘。喻行踪转徙无定。
引唐 杜甫 《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》诗:“苔竹素所好,萍蓬无定居。”
元 李存 《山中留夜宿明日以风雨对床眠为韵赋诗》:“人生难定期,往往如萍蓬。”
清 恽敬 《答顾研麓书》:“将来萍蓬流转,或得乍合,当与阁下穷日夜讨论以相证。”◎ 无的意思
【卯集下 • 无】无·康熙筆画:4·部外筆画:0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武夫切,音巫。【說文】,亡也。奇字,无通。王育說,天屈西北爲无。【易·乾卦】无咎。【釋文】无音無。易內皆作此字。【藝苑雄黃】无亦作亡。古皆用亡无,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。詩、書、春秋、禮記、論語本用无字,變篆者變爲無,惟易、周禮盡用无。然論語亡而爲有,我獨亡,諸無字,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,故不改也。
又【廣韻】莫胡切,音模。南无,出《釋典》。◎ 定居的意思
⒈ 在某地固定地居住下来。
引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:“岂敢定居,一月三捷。”
郑玄 笺:“定,止也。将率之志,往至所征之地,不敢止而居处自安也。”
《魏书·贺讷传》:“訥 从 太祖 平中原,拜安远将军。其后离散诸部,分土定居,不听迁徙。”
唐 李德裕 《代刘沔与回鹘宰相书意》:“黎庶伏窜,莫敢定居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补遗·内阁·宰相前世僧》:“杨 生於 滇,楚 人,又曾流寓 巴陵,晚始定居 南徐。”
秦牧 《深情注视壁上人》:“朱委员长 亲切地告诉她,欢迎她在 中国 定居下去,她在 中国 一定可以受到很好的照料和过得舒畅自在的。”⒉ 固定的住处。
引唐 杜甫 《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》诗:“苔竹素所好,萍蓬无定居。远游长儿子,几地别林庐。”
唐 罗隐 《早发》诗:“北去南来无定居,此生生计竟何如?”
茅盾 《<柳亚子诗选>序》:“抗战时期,我无定居; 皖 南事变后,与先生相遇于 香港。”
总述:诗句萍蓬无定居出自《将别巫峡,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