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杏花依旧驻君颜
- 拼音
- xìng huā yī jiù zhù jūn yán
- 平仄
- 仄平平仄仄平平
- 韵脚
- 上平十五删
- 上一句
- 霜鬓不须催我老
- 下一句
- 夜阑相对梦魂间
「杏花依旧驻君颜」出自:《浣溪沙(赠闾丘朝议,时还徐州)》
一别姑苏已四年。秋风南浦送归船。画帘重见水中仙。
霜鬓不须催我老,杏花依旧驻君颜。夜阑相对梦魂间。
霜鬓不须催我老,杏花依旧驻君颜。夜阑相对梦魂间。
「杏花依旧驻君颜」作者: 苏轼
「杏花依旧驻君颜」辞典释义
◎ 杏的意思
【辰集中 • 木】杏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3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何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下梗切,音荇。【說文】果名。【格物叢話】杏實,味香於梅,而酸不及,核與肉自相離。【盧諶·祭法】夏祀用杏。【管子·地員篇】五沃之土,其木宜杏。【文獻通考】杏多實不蟲,來年秋禾善。
又【周禮·司爟註】夏取棗杏之火。又【左思·吳都賦·李善註】平仲果,其實如銀。一名銀杏。又北杏,地名。【春秋·莊十三年】齊侯會於北杏。又【神仙傳】廬山有杏林,董奉故里。◎ 花的意思
【申集上 • 艸】花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4
〔古文〕蘤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呼瓜切,音譁。【正字通】草木之葩也。【歐陽修·花品序】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,稱牡丹則直曰花。
又地名。【廣州志】南海縣有花田。又姓。唐有花驚定。【杜甫詩】成都猛將有花卿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宋有尚書郞花尹。又【韻補】音訶。【棗據詩】延首觀神州,廻晴盻曲阿。芳林挺修榦,一歲再三花。【說文】本作華。榮也。从艸,鄭氏曰:,象華葉垂敷之形,亏象蔕萼也。【唐韻古音】按花字,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,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,或是後人攺易。唯《後漢書·李諧·述身賦》曰:樹先春而動色,草迎歲而發花。又云:肆雕章之腴旨,咀文藝之英華。花字與華用。而五經、諸子、楚辭、先秦、兩漢之書,皆古文相傳,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。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,頒之遠近,以爲楷式,如花字之比,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。◎ 依旧的意思
⒈ 照旧。
引《南史·梁昭明太子统传》:“天监 元年十一月,立为皇太子。时年幼,依旧居内。”
唐 赵璜 《题七夕图》诗:“明年七月重相见,依旧高悬织女图。”
清 孙枝蔚 《避乱赠刘二含哲》诗:“桂花依旧身无恙,听説 长安 血似池。”
茅盾 《色盲》:“虽然依旧是多事之秋,但空气是不热。”◎ 驻的意思
【亥集上 • 馬】驻·康熙筆画:15·部外筆画:5
【唐韻】中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株遇切,音注。【說文】馬立也。【玉篇】馬止也。【釋名】駐,株也,如株木不動。【正字通】天子行在之所曰駐蹕。
又【集韻】㕑遇切,音柱。義同。◎ 君的意思
【丑集上 • 口】君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4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舉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拘云切,音軍。【說文】尊也。从尹,發號,故从口。【白虎通】君者,羣也,羣下歸心也。【易·師卦】大君有命。【書·大禹謨】皇天眷命,奄有四海,爲天下君。
又凡有地者,皆曰君。【儀禮·子夏傳】君,至尊也。【註】天子,諸侯,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。【晉語】三世仕家君之。又夫人亦稱君。【詩·鄘風】我以爲君。【傳】君國小君。【箋】夫人對君稱小君。【論語】邦君之妻,邦人稱之曰君夫人。稱諸異邦曰寡小君,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。又子稱父母曰君。【易·家人】家人有嚴君焉,父母之謂也。又子孫稱先世皆曰君。【孔安國·尚書序】先君孔子,生于周末。又兄稱弟曰君。【杜牧·爲弟墓誌】君諱顗。又妾稱夫曰君。【禮·內則】君已食徹焉。【註】此謂士大夫之妾也。【儀禮·喪服】妾謂君。【註】妾謂夫爲君者,不得體之,加尊之也,雖士亦然。【疏】以妻得體之,得名爲夫,妾雖接見於夫,不得體敵,故加尊之,而名夫爲君。又婦稱夫亦曰君。【古樂府】十七爲君婦。又夫稱婦曰細君。【前漢·東方朔傳】歸遺細君,又何仁也。又上稱下亦曰君。【史記·申屠嘉傳】上曰:君勿言吾私之。又封號曰君。【史記·商君傳】秦封之於商十五邑,號爲商君。又婦人封號亦曰君。【史記·外戚世家】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。又彼此通稱亦曰君。【史記·司馬穰苴傳】百姓之命,皆懸於君。君謂莊賈也。又【張儀傳】舍人曰:臣非知君,知君乃蘇君。又隱士就聘者曰徵君。【後漢·逸民韓康傳】亭長以韓徵君當至。又持節出使者曰使君。【後漢·恂傳】非敢脅使君。又【諡法】慶賞威曰君,從之成羣曰君。又君子,成德之稱。【易·乾卦】君子,終曰乾乾。【論語】不亦君子乎。【註】君子,成德之名。又姓。【正字通】明有君助。又叶姑員切,音涓。【劉向·烈女傳】引過推讓,宣王悟焉。夙夜崇道,爲中興君。◎ 颜的意思
【戌集下 • 頁】颜·康熙筆画:18·部外筆画:9
【唐韻】五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牛姦切,眼平聲。【說文】眉目之閒也。【詩·鄘風】子之淸揚,揚且之顔也。【毛傳】顔,額角豐滿也。【左傳·僖九年】天威不違顔咫尺。【黃帝素問】心熱者,顔先赤。【揚子·方言】、頟、顔,顙也。汝潁淮泗之閒謂之顔。
又幘顔。【輿服雜事】漢桓帝延熹中,京師作幘,皆顔短耳長,以爲服妖。又那顔。外國語,猶華言大人。又商顔,山名。【前漢·溝洫志】引洛水至商顔下。【註】商山之顔,猶山額也。又孱顔,山高貌。【歐陽修詩】空碧更孱顏。又姓。【姓苑】出琅邪。魯伯禽支庶,食采顏邑,因氏。又邾武公字顏,公羊稱顏公,後遂爲氏。又古通眞韻,音銀。【蘇軾·祭韓忠獻文】勿心大匠,笑彼汗顔。援手拯溺,期我于仁。
总述:诗句杏花依旧驻君颜出自《浣溪沙(赠闾丘朝议,时还徐州)》。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