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子蒙将此曲

诗句
子蒙将此曲
拼音
 zi méng jiāng cǐ qū
平仄
仄平平仄仄
韵脚
入声二沃
上一句
通辞未有因
下一句
吟似独眠人

「子蒙将此曲」出自:《卢十九子蒙吟卢七员外洛川怀古六韵,命余和》

闻道卢明府,闲行咏洛神。浪圆疑靥笑,波斗忆眉颦。
蹀躞桥头马,空濛水上尘。草芽犹犯雪,冰岸欲消春。
寓目终无限,通辞未有因。子蒙将此曲,吟似独眠人。

「子蒙将此曲」作者:

元稹(779─831),字微之,河南(今河南省洛阳一带)人。幼年丧父,家境比较贫困。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,明经及第。唐宪宗元和初,应制策第一,任左拾遗,历监察御史等职。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,得罪权贵,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。他…

「子蒙将此曲」辞典释义

◎ 子的意思

【寅集上 • 子】子·康熙筆画:3·部外筆画:0

〔古文〕㜽【唐韻】卽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祖似切,音梓。【說文】十一月陽氣動,萬物滋入,以爲稱。【徐鍇曰】十一月夜半,陽氣所起。人承陽,故以爲稱。
【廣韻】息也。【增韻】嗣也。【易·序卦傳】有男女,然後有夫婦。有夫婦,然後有父子。【白虎通】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。天子之子曰元子。【書·顧命】用敬保元子釗。
【儀禮·喪服】諸侯之子稱公子。
凡適長子曰冢子,卽宗子也。其適夫人之次子,或衆妾之子,曰別子,亦曰支子。【禮·曲禮】支子不祭,祭必告於宗子。
男子之通稱。【顏師古曰】子者,人之嘉稱,故凡成德,謂之君子。【王肅曰】子者,有德有爵之通稱。
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,見《禮記·曲禮》。
卿之妻曰內子。【儀禮·有司徹註】內子不薦籩。
【禮·檀弓】兄弟之子猶子也。
【前漢·嚴助傳註】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,曰贅子。
人君愛養百姓曰子。
辰名。【爾雅·釋天】太歲在子曰困敦。【前漢·律歷志】孳萌於子。
【禮·王制】公侯伯子男,凡五等。【疏】子者,奉恩宣德。
左庶子,中庶子,官名。
國名。【括地志】子城,在渭州莘城縣。
長子,縣名。周史辛甲所封,後爲趙邑,屬上黨。
姓。【史記·殷本紀】契,母吞鳦子而生,故曰子氏。
複姓。【左傳】鄭大夫子人氏,魯大夫子服氏,子家氏。
子細,猶分別。【北史·源思禮傳】爲政當舉大綱,何必太子細也。【正字通】子讀若薺,方語別也。俗作仔細。
去聲,才四切。【中庸】子庶民也。徐邈讀。
與慈通。【禮·樂記】易直子諒之心,油然生矣。【韓詩外傳】子諒作慈良。
叶濟口切,音走。【前漢·班固敘傳】侯王之祉,祚及孫子。公族蕃衍,枝葉暢茂。茂音某。
叶子德切,音則。【詩·豳風】旣取我子,無毀我室。【楊愼·古音叢目】與朱傳同。

◎ 蒙的意思

【申集上 • 艸】蒙·康熙筆画:16·部外筆画:10

【唐韻】莫紅切【集韻】謨蓬切,音濛。【爾雅·釋草】蒙,王女也。【註】女蘿別名。
【詩傳】唐蒙,菜名。
大蒙,藥名。【管子·地員篇】羣藥安生,小辛大蒙。
【易疏】蒙者,微昧闇弱之名。【書·洪範傳】蒙,隂闇也。
【左傳·昭元年】又使圍蒙其先君。【註】欺也。
【左傳·昭十三年】晉人執季孫意如,以幕蒙之。【註】裹也。
【前漢·宣帝紀】雖有患禍,猶蒙死而存之。【註】冒也。
【書·伊訓】具訓于蒙士。【疏】謂蒙稚,小之稱。
【詩·秦風】蒙伐有苑。【傳】蒙,討羽也。【箋】畫雜羽之文于伐。
縣名。【史記·老莊列傳】莊子者,蒙人也。【註】地理志,蒙縣屬梁國。
山名。【書·禹貢】蒙羽其藝。【疏】蒙山在泰山蒙隂縣西南。【又】蔡蒙旅平。【註】蒙山在蜀郡靑衣縣。
水名。【楚辭·天問】出自湯谷,次于蒙汜。【註】暮入西極蒙水之涯也。
門名。【左傳·襄二十七年】宋公及諸侯之大夫盟于蒙門之外。【註】宋城門。
姓。【風俗通】東蒙主以蒙山爲氏,秦有將軍蒙驁。
【韻會】母總切,音懵。【柳宗元文】鴟夷蒙鴻。【註】二字俱上聲。
【韻補】叶莫江切,音尨。《詩》狐裘蒙茸。徐邈讀爲厖。【陳琳·大荒賦】帝告我以至順兮,重訊我以童蒙。義混合于宣尼兮,理齊歸于文王。
莫鳳切,音孟。與雺同。《漢書》引《易》傳:有蛻蒙霿,上下合也。

◎ 将的意思

【寅集上 • 寸】将·康熙筆画:11·部外筆画:8

〔古文〕【廣韻】卽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資良切,音漿。【說文】本將帥字。一曰有漸之辭。【蘇林曰】將,甫始之辭。【易·繫辭】是以君子將有爲也,將有行也。
【公羊傳·莊三十二年】君親無將,將而誅焉。【師古註】將有其意也。
抑然之辭。【楚辭·卜居】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,將遊大人以成名乎。
且也。【詩·小雅】將安將樂。
【廣韻】養也。【詩·小雅】不遑將父。
助也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補過將美。
送也。【詩·召南】百兩將之。【邶風】之子于歸,遠于將之。
大也。【詩·小雅】亦孔之將。【商頌】我受命溥將。
承也,奉也,行也。【詩·商頌】湯孫之將。【書·胤征】今予以爾有衆,奉將天罰。【註】將,行也。
【增韻】賚也,持也,與偕也。【正韻】扶持也。【詩·小雅】無將大車。【左傳·莊二十一年】鄭伯將王,自圉門入。
進也。【詩·周頌】日就月將。
從也,隨也。【前漢·郊祀歌】九夷賔將。
【詩·小雅】鮮我方將。【註】壯也。
【楚辭·九辯】恐余壽之弗將。【註】長也。
【詩·大雅】在渭之將。【註】側也。
去也。【荀子·賦論篇】時幾將矣。【註】言時事已去,不可復也。
姓。後趙常山太守將容。
干將,古劒工。【張揖曰】韓王劒師名,今名劒曰干將。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千羊切【韻會】七羊切,音鏘。請也,幾願辭也。【詩·衛風】將子無怒。【小雅】將伯助予。
聲也。【詩·鄭風】佩玉將將。
嚴正貌。【詩·大雅】應門將將。
集也。【詩·周頌】磬筦將將。
【唐韻】卽諒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子諒切,音醬。【廣韻】將帥也。【增韻】將之也。【禮·記註】方氏曰:才足以將物而勝之之謂將,智足以帥物而先之之謂帥。
叶卽兩切,音獎。【詩·大雅】天不我將。叶下往。

◎ 此的意思

【辰集下 • 止】此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2
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雌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淺氏切,音佌。【說文】止也。从止从匕。匕,相比次也。【徐曰】匕,近也。近在此也。【爾雅·釋詁疏】此者,彼之對。【詩·周頌】在彼無惡,在此無斁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去彼取此。
【六書故】此猶兹也,斯也。【大學】此謂知本。

◎ 曲的意思

【辰集上 • 曰】曲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2

【廣韻】丘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區玉切,音䱡。【說文】象器受物之形。【易·繫辭】曲成萬物而不遺。【疏】屈曲委細。【書·洪範】木曰曲直。【傳】木可以揉曲直。
【詩·秦風】亂我心曲。【傳】心曲,委曲也。【禮·曲禮·釋文】曲禮,委曲說禮之事。
【禮·中庸】其次致曲。【註】曲,猶小小之事。【朱註】一偏也。
【說文】或說蠶簿。【禮·月令】具曲植籧筐。【註】所以養蠶器也。曲,簿也。【前漢·周勃傳】以織簿曲爲生。【註】葦簿爲曲也。
樂曲。【宋玉·對楚王問】是其曲彌高,其和彌寡。
姓。【史記·蒙恬傳】御史曲宮。
【集韻】顆羽切,音踽。地名。【史記·曹相國世家】軍於曲遇。
【陳丞相世家】更以陳平爲曲逆侯。
【韻補】叶區聿切。【劉植·魯都賦】巖險迴隔,峻巘隱曲。猛獸深潛,介禽匿。

总述:诗句子蒙将此曲出自《卢十九子蒙吟卢七员外洛川怀古六韵,命余和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元稹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