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羽化竟何在

诗句
羽化竟何在
拼音
 yǔ huà jìng hé zài
平仄
仄仄仄平仄
韵脚
上声十贿、去声十一队
上一句
此人古之仙
下一句
浮生速流电

「羽化竟何在」的意思,全诗译文

松子栖金华,安期入蓬海。
赤松子栖息在金华山上,安期生居住在东海的蓬莱仙山。

此人古之仙,羽化竟何在
他们都是古代修炼成仙的仙人,不知今日他们是否还在?

浮生速流电,倏忽变光彩。
人生浮幻如梦,如奔流的闪电般转眼即逝,忽然一下子就到了暮年。

天地无凋换,容颜有迁改。
几十年,天地并没有多大的变化,改变的只有人的容颜。

对酒不肯饮,含情欲谁待。
这样人生的即逝,谁能不感慨万千呢?眼前虽然有盛宴美酒,但欢饮不畅,没有举杯的心情。

「羽化竟何在」出自:《对酒行》

松子栖金华,安期入蓬海。
此人古之仙,羽化竟何在
浮生速流电,倏忽变光彩。
天地无凋换,容颜有迁改。
对酒不肯饮,含情欲谁待。

「羽化竟何在」作者:

李白(701─762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)。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。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(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)。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(今四川省江油县)的青莲乡。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。青年时期,开始漫游全…

「羽化竟何在」辞典释义

◎ 羽化的意思

⒈  谓昆虫由若虫或蛹化为成虫的过程。

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三:“木蠹生虫,羽化为蝶。”
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姚乾父杂文》:“然卵生羽化,方孳育而未息;钻椽穴柱,不尽嚼而不已。”

⒉  指飞升成仙。

《晋书·许迈传》:“玄 自后莫测所终,好道者皆谓之羽化矣。”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洣水》:“洣水 东北有 峩山县,东北又有 武阳 龙尾山,并仙者羽化之处。”
宋 苏轼 《前赤壁赋》:“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。”
巴金 《生》:“或则希望白日羽化,或则祷祝上登天堂。”

⒊  用作道教徒死亡的婉辞。

◎ 竟的意思

【午集下 • 立】竟·康熙筆画:11·部外筆画:6

【廣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慶切,音敬。窮也,終也。【史記·項羽紀】籍大喜,略知其意,又不肯竟學。【高祖紀】歲竟,兩家常折券棄責。【前漢·元帝紀】竟寧元年。【師古註】竟者,終極之言,言永安寧也。【霍光傳】縣官重太后,故不竟。【師古註】竟,窮竟其事也。
【說文】樂曲盡爲竟。
地名。【史記·白起傳】遂東至竟陵。【註】在郢州長壽縣南百五十里。
姓。出【何氏姓苑】。
【集韻】舉影切,音景。與境同,界也。【禮·曲禮】入竟而問禁。【疏】竟,界首也。【左傳·莊二十七年】卿非君命不越竟。【字彙補】按竟界之竟,宜从上聲。徐師曾禮註:字彙附於去聲,非。
【韻補】叶居亮切【郭璞·不死圖讚】有人爰處,員丘之上。稟此遐齡,悠悠無竟。

◎ 何在的意思

⒈  在何处,在哪里。

唐 杜甫 《哀江头》诗:“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。”
唐 韩愈 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诗:“云横 秦岭 家何在?雪拥 蓝关 马不前。”
《西游补》第二回:“行者又叫功曹:‘兄弟们何在?’”

⒉  哪在,哪里在于。参见“何在乎”。

明 宋濂 《释氏护教编后记》:“苟涉思惟,即非真諦,又何在分教与禪之异哉!”

总述:诗句羽化竟何在出自《对酒行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