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山火照平川
- 拼音
- shān huǒ zhào píng chuān
- 平仄
- 平仄仄平平
- 韵脚
- 下平一先
- 上一句
- 汀沙生旱雾
- 下一句
- 终事东归去
「山火照平川」出自:《夏日晚望》
					登临聊一望,不觉意恞然。陶侃寒溪寺,如今何处边。 
汀沙生旱雾,山火照平川。终事东归去,干戈满许田。
汀沙生旱雾,山火照平川。终事东归去,干戈满许田。
「山火照平川」作者: 贯休
「山火照平川」辞典释义
- ◎ 山火的意思
- ⒈ 山中草木焚烧而燃起的火。包括撂荒、行猎等人为燃起的山火,以及雷电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山火。 - 引南朝 梁 何逊 《七召》:“山火已燎,野霜初白。” 
 唐 沉佺期 《咸阳览古》诗:“野桥疑望日,山火类焚书。”
 唐 李白 《观猎》诗:“江沙横猎骑,山火绕行围。”
 瞿蜕园 朱金城 校注:“山火,猎者烧草以驱逼禽兽之火也。”
 前蜀 贯休 《夏日晚望》诗:“汀沙生旱雾,山火照平川。”
 《新民晚报》1987.5.11:“燃烧了四天的 大兴安岭 特大山火已经局部得到控制。”- ⒉ 指《易》六十四卦中的《贲》卦。因其外卦为艮,内卦为离,卦象为山、火,故名。 - 引《易·贲》:“象曰:山下有火,賁。” 
 《魏书·崔光传》:“是以《书》始‘稽古’,《易》本‘山火’。观於天文,以察时变;观於人文,以化成天下。”
- ◎ 照的意思
- 【巳集中 • 火】照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9 - 【唐韻】之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之笑切,音詔。【說文】本作㷖。【增韻】明所燭也。【易·離卦】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。【書·泰誓】若日月之照臨。 又【正字通】北齊劉縚兄弟,父名照,一生不作照字,惟依火旁作炤。【廣韻】同炤。【集韻】或省作昭。唐武后作曌。
- ◎ 平川的意思
- ⒈ 广阔平坦之地。 - 引《古文苑·扬雄<幽州牧箴>》:“荡荡平川,惟 冀 之别。” 
 章樵 注:“地势平,则川陆皆平。”
 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》:“有时惊叠嶂,何处觅平川?”
 宋 苏轼 《上皇帝书》:“臣观其地,三面被山,独其西平川数百里。”
 谢雪畴 《长江飞渡记·在轻盈的白帆下》:“若让他们骑上战马,在北方那平川大道上奔跑,他们能撒开缰绳……来一小段骑技表演。”- ⒉ 引申指广阔的前途。 - 引《水浒传》第六一回:“分明指与平川路,却把忠言当恶言。” 
 明 张凤翼 《红拂记·寄拂论兵》:“喜今日相逢马前,幸分明指与平川。”
总述:诗句山火照平川出自《夏日晚望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贯休。
(0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