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经霜触浪困严风
- 拼音
- jīng shuāng chù làng kùn yán fēng
- 平仄
- 平平仄仄仄平平
- 韵脚
- 上平一东
- 上一句
- 洞庭水上一株桐
- 下一句
- 昔时抽心耀白日
「经霜触浪困严风」出自:《行路难·洞庭水上一》
洞庭水上一株桐,
经霜触浪困严风。
昔时抽心耀白日,
今旦卧死黄沙中。
洛阳名工见咨嗟,
一翦一刻作琵琶。
白璧规心学明月,
珊瑚映面作风花。
帝王见赏不见忘,
提携把握登建章。
掩抑摧藏张女弹,
殷勤促柱楚明光。
年年月月对君子,
遥遥夜夜宿未央。
未央采女弃鸣篪,
争先拂拭生光仪。
茱萸锦衣玉作匣,
安念昔日枯树枝。
不学衡山南岭桂,
至今千年犹未知。
「经霜触浪困严风」作者: 吴均
「经霜触浪困严风」辞典释义
◎ 经的意思
【未集中 • 糸】经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7
〔古文〕坕【唐韻】【廣韻】古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堅靈切,音涇。【說文】織也。【玉篇】經緯,以成繒帛也。【易·屯卦】君子以經綸。【疏】經,謂經緯。
又【易·頤卦】拂經於丘。【註】經猶義也。又【書·酒誥】經德秉哲。【傳】能常德持智。【左傳·昭二十五年】夫禮,天之經也。【註】經者,道之常。又【詩·大雅】經之營之。【傳】經,度之也。又【周禮·天官·冢宰】體國經野。【註】經,謂爲之里。【疏】南北之道謂之經,東西之道謂之緯。又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】以經邦國。【註】經,法也。王謂之禮經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。又【禮·月令】毋失經紀。【註】謂天文進退度數。又【禮·經解疏】經解者,以其記六藝政敎之得失也。又【左傳·昭二十五年】爲夫婦外內,以經二物。【註】夫治外,婦治內,各治其物。又【論語】自經於溝瀆,而莫之知也。【何晏註】經,經死於溝瀆之中。【晉語】雉經於新城廟。【釋名】屈頸閉氣曰雉經,如雉之爲也。又【廣韻】古定切,音徑。經緯也。又織也。又【離騷·王逸註】經,徑也。【釋名】經,徑也。如徑路無所不通,可常用也。又【韻補】叶居良切。【韓愈·此日足可惜詩】閉門讀書史,淸風窗戸涼。日念子來遊,子豈知我情。別離未爲久,辛苦多所經。情音翔。【五經文字】作者,訛。◎ 霜的意思
【戌集中 • 雨】霜·康熙筆画:17·部外筆画:9
【唐韻】所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師莊切,音驦。【玉篇】露凝也。【釋名】其氣慘毒,物皆喪也。【大戴禮】陽氣勝,則散爲雨露。隂氣勝,則凝爲霜雪。【易·坤卦】履霜堅冰至。【詩·秦風】白露爲霜。
又【字彙補】國名。【西域記】屈霜國。又姓。見【姓苑】。又【正字通】歷年曰霜。【李白詩】陛下之壽三千霜。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色壯切,音孀。隕霜,殺物也。或作灀。【潘岳·馬汧督誄】馬生爰發,在險彌亮。精貫白日,猛烈秋霜。◎ 触的意思
【酉集上 • 角】触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6
【古今注】音紅。白魚赤尾者曰触。一曰魧。或曰雌者曰白魚,雄者曰触魚。亥集有字,同。魧,原从角从亢作。
又,魧字之譌。(觸)〔古文〕【唐韻】尺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樞玉切,衝入聲。【說文】牴也。【易·大壯】羝羊觸籓。【前漢·元帝紀】去禮義,觸法。【荀子·議兵篇】觸之者角摧。【揚子·太經】星辰不相觸。又【玉篇】據也。【增韻】污也。又觸衣。【本草綱目】褌襠,一名觸衣。又人名。【左傳·襄十一年】鄭人賂晉侯以師觸。【註】樂師名。又姓。【史記·趙世家】左師觸龍。又【集韻】昌句切,芻去聲。亦牴也。【揚雄·羽獵賦】票禽之紲踰,犀兕之牴觸,熊羆之拏攫,虎豹之凌遽。觸叶遽,遽音詎。師古讀。【集韻】亦作觕。(觸)◎ 浪的意思
【巳集上 • 水】浪·康熙筆画:11·部外筆画:7
【廣韻】魯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盧當切【正韻】魯堂切,音郞。滄浪,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水出荆山,東西流爲滄浪之水。
又康浪,水名。【廣輿記】在靑州臨湽。又浪浪,流貌。【屈原·離騷】霑余襟之浪浪。又聊浪,放蕩貌。【揚雄·羽獵賦】聊浪乎宇內。又浶浪,驚擾貌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樛蓼浶浪。又博浪,地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。又樂浪,漢郡名,卽古朝鮮國。又莊浪,縣名,屬平凉府。又【唐韻】來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郞宕切,音閬。波也。水激石遇風則浪。又鼓也。【孔稚圭北山移文】浪栧上京。又謔浪,不敬也。【詩·邶風】謔浪笑傲。【註】浪,意萌也。又井名。【張僧鑒潯陽記】湓城有浪井。又姓。晉浪逢。又【集韻】里黨切,音朖。孟浪,猶較略也。一曰不精要之貌。【莊子·齊物論】夫子以爲孟浪之言。徐邈讀莽朗,向秀讀漫瀾。◎ 困的意思
【丑集上 • 囗】困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4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苦悶切,坤去聲。【說文】故廬也。从木,在囗中。【徐鍇曰】舊所居廬,故其木久而困獘也。【六書本義】木在囗中,木不得申也,借爲窮困,病困之義。
又卦名。【易·困卦】象曰:澤無水困,君子以致命遂志。又【序卦】升而不已則困。又【廣韻】窮也,苦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不廢困窮。【禮·中庸】事前定則不困。又【史記·范睢蔡澤傳】二子不困阸,惡能激乎。又瘁也,倦極力乏也。【後漢·耿純傳】世祖至營,勞純曰:昨夜困乎。又憂愁也。【書·盤庚】汝不憂朕心之攸困。又亂也。【論語】不爲酒困。【註】言不爲酒所困而及亂也。又不通也。【禮·中庸】或困而知之。【論語】困而學之,又其次也。【註】謂有所不通也。又【孟子】困於心,衡於慮,而後作。【註】事勢窮蹙,以至困於心,衡於慮,然後奮發而興起也。又爲人所阸亦曰困。【左傳·宣十四年】困獸猶,况國相乎。又叶苦昆切,音坤。【易林】陽不制隂,宜其家困。又叶苦卷切,款去聲。【後漢·竇何傳贊】上惽下蔽,人靈動怨,將糾邪慝,以合人願。道之屈矣,代離凶困。◎ 严风的意思
⒈ 寒风。
引南朝 宋 袁淑 《效古》诗:“四面各千里,从横起严风。”
唐太宗 《出猎》诗:“长烟晦落景,灌木振严风。”
清 刘震 《送罗万峰》诗:“严风西北来,辕马鸣萧萧。”
总述:诗句经霜触浪困严风出自《行路难·洞庭水上一》。作者是南北朝诗人吴均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