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荒戍落黄叶

诗句
荒戍落黄叶
拼音
 huāng shù luò huáng yè
平仄
平仄仄平仄
韵脚
入声十六叶
下一句
浩然离故关

「荒戍落黄叶」出自:《送人东游》

荒戍落黄叶,浩然离故关。高风汉阳渡,初日郢门山。
江上几人在,天涯孤棹还。何当重相见,尊酒慰离颜。

「荒戍落黄叶」作者:

温庭筠(812?─870?)唐末诗人和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温彦博裔孙。富有天才,然恃才不羁,生活放浪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因薄其有才无行得罪宰相令狐绹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乏抑,终生不得志。大中十…

「荒戍落黄叶」辞典释义

◎ 荒的意思

【申集上 • 艸】荒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6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呼光切,音肓。【說文】蕪也。一曰草掩地也。【周語】田疇荒蕪。【韓詩外傳】四穀不升謂之荒。【爾雅·釋天】果不熟爲荒。
廢也。【書·蔡仲之命】無荒棄朕命。【傳】無廢棄我命。
大也。【詩·周頌】天作高山,大王荒之。【書·益稷】惟荒度土功。【傳】大治度水土之功。
【書·禹貢】五百里荒服。【爾雅·釋地】觚竹、北戸、西王母、日下,謂之四荒。
掩也。【詩·周南】南有樛木葛藟荒之
空也。【吳語】荒成不盟。
蒙也。【禮·喪大記註】在旁曰帷,在上曰荒。
【集韻】同慌。【楚辭·哀郢】荒忽其焉極。
通肓。【史記·扁鵲列傳】搦髓腦揲荒。【註】荒,膏荒也。
地名。【水經注】荒谷東岸有冶父城。【梁元帝·覽賦】夕瞻荒谷之寺。
歲名。【爾雅·釋天】大歲在己曰大荒落。
姓,見【通志·氏族略】。

◎ 戍的意思

【卯集中 • 戈】戍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2

【廣韻】傷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春遇切,輸去聲。【說文】守邊也。【爾雅·釋言】遏也。【註】戍守,所以止寇賊。【廣韻】舍也。【詩·小雅】我戍未定
【正韻】殊遇切,音樹。義同。

◎ 落的意思

【申集上 • 艸】落·康熙筆画:15·部外筆画:9

【唐韻】盧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歷各切,音洛。【禮·王制】草木零落,然後入山林。
【爾雅·釋詁】落,始也。
【左傳·昭七年】楚子成章華之臺,願與諸侯落之。【註】宮室始成,祭之爲落。
叔孫爲孟鐘,饗大夫以落之。【註】以豭豬血釁鐘曰落。
【博雅】居也。【綱目集覽】人所聚居,故謂之村落、屯落、聚落。
【後漢·竇憲傳】躡冒頓之區落。
蕃籬曰虎落。【前漢·鼂錯傳】爲中周虎落。【註】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。
廢也。【莊子·天地篇】子高曰:夫子盍行耶,無落吾事,耕而不顧。
落落,不相入貌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落落如石。
牢落。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牢落陸離。
陸落。【論衡】見文吏便而儒生陸落,則詆訾儒生,以爲淺短,稱譽文吏,謂之深長。
拓落。【揚雄·解嘲】何爲官之拓落也。
【韻會】錯落,閒厠貌。
歲名。【爾雅·釋天】太歲在巳曰大荒落。
星名。【史記·天官書】軍西爲壘,旁有一大星爲北落。
山名。【水經注】伊水東北過郭落山。
草名。【本草】土落,生嶺南山谷。
角落,生江西山谷,似茱萸,獨莖。
木名。【爾雅·釋木】檴,落。【疏】檴,一名落,可作杯圈,皮韌,繞物不解。
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漢有落下閎。
與絡通。【莊子·秋水篇】落馬首,穿牛鼻。【前漢·李廣傳】上召禹刺虎,禹從落中斫絕纍,上壯之。【師古註】謂當時繦絡之而下也。
【唐韻古音】讀路。【晉庾闡·弔賈誼文】張高弦悲聲激柱落。叶下濩韻。

◎ 黄叶的意思

⒈  枯黄的树叶。亦借指将落之叶。

南朝 梁 丘迟 《赠何郎》诗:“檐际落黄叶,堦前网緑苔。”
唐 李白 《秋思》诗:“燕支 黄叶落,妾望 白登臺。”
元 范梈 《题李白郎官湖》诗:“黄叶当头乱打人,门前繫着青驄马。”
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艺二·崔孝廉》:“丹枫江冷人初去,黄叶声多酒不辞。”

⒉  佛教语。以杨树黄叶为金,比喻天上乐果,能止人间众恶。

前蜀 贯休 《题惠琮律师院》诗:“苦节兼青目,公卿话有餘。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。”

总述:诗句荒戍落黄叶出自《送人东游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温庭筠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