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动枝生乱影

诗句
动枝生乱影
拼音
 dòng zhī shēng luàn yǐng
平仄
仄平平仄仄
韵脚
上声二十三梗
上一句
传歌共绕梁
下一句
吹花送远香

「动枝生乱影」出自:《奉和咏风应魏王教》

逐舞飘轻袖,传歌共绕梁。动枝生乱影,吹花送远香。

「动枝生乱影」作者:

虞世南生于南朝陈永定二年(558),父虞荔,兄虞世基,叔父虞寄,均名重一时。虞寄无子,世南过继于他,故字伯施。虞世南沉静寡欲,笃志勤学,少时曾受学于吴郡文学家顾野王,在长达10余年的寒窗苦读中,精思不倦,废寝忘食。陈文帝知其博学多才,召为建…

「动枝生乱影」辞典释义

◎ 动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力】动·康熙筆画:11·部外筆画:9

〔古文〕㣫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徒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杜孔切,同上聲。【說文】作也。【增韻】動,靜之對。【易·坤卦】六二之動,直以方也。【書·說命】慮善以動,動惟厥時。
【廣韻】出也。【禮·月令】仲春,蟄蟲咸動。
搖也。【庾信·夢入內堂詩】日光釵焰動,窗影鏡花搖。
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徒弄切,同去聲。【易·繫辭】雷以動之,風以散之。【韻會】凡物自動,則上聲。彼不動而我動之,則去聲。
【集韻】覩孔切,音董。振動,拜也,以兩手相擊而拜。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,蓋古之遺法。

◎ 枝的意思

【辰集中 • 木】枝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4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章移切【正韻】旨而切,音支。【說文】木別生條也。【徐曰】自本而分,故曰別生。【廣韻】枝柯也。【左傳·隱八年】疏枝布葉分。
散也。【易·下繫】中心疑者其辭枝。
與支通。【詩·大雅】本支百世。左傳作本枝。
支持也。【史記·項羽紀】諸將懾服,莫敢枝梧。【瓚曰】小柱爲枝,斜柱爲梧。
干支亦作幹枝。【博雅】甲乙爲幹。幹者,日之神也。寅卯爲枝。枝者,月之靈也。
手節曰枝。【孟子】爲長者折枝。【趙岐註】折枝,按摩手節也。
【管子·度地篇】水別于他水,入于大水及海者,命曰枝水。
枝江,縣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屬南郡。
姓。【姓苑】楚大夫枝如,子躬之後爲枝氏。
【集韻】翹移切,音祇。枝指,多指也。【莊子·駢拇篇】駢拇枝指。
【集韻】渠羈切,音奇。【字林】橫首枝也。
【集韻】居僞切,音攱。祭山名。
與校通。【儀禮·士昏禮】主人拂几授校。【註】校,几足,古文爲枝。與異。卽枚也。

◎ 生的意思

【午集上 • 生】生·康熙筆画:5·部外筆画:0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所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師庚切,音甥。【說文】進也。【玉篇】起也。【莊子·外物篇】凡道不欲壅,壅則哽,哽而不止則跈,跈則衆害生。【註】生,起也。
【玉篇】產也。【博雅】人十月而生。【穀梁傳·莊二年】獨隂不生,獨陽不生,獨天不生,三合然後生。
出也。【易·觀卦】上九觀其生,君子無咎。【註】生,猶動出也。
養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】五曰生以馭其福。【註】生,猶養也。賢臣之老者,王有以養之。【左傳·哀元年】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敎訓。
【韻會】死之對也。【孟子】生,亦我所欲也。【前漢·文帝紀】世咸嘉生而惡死。
造也。【公羊傳·桓八年】遂者何,生事也。【註】生,猶造也。專事之詞。
性也。【書·君】惟民生厚,因物有遷。【傳】言人自然之性敦厚,因所見所習之物,有遷變之道。
【左傳·僖二十七年】於是乎出定襄王,入務利民,民懷生矣。【疏】懷生者,謂有懷之心。
【詩·衞風】旣生旣育,比予于毒。【箋】生,謂財業也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不事家人,生產作業。
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矢人】凡相笴,欲生而摶。【註】相猶擇也,生謂無瑕蠹也。摶謂圜也。
不熟也。【史記·項羽紀】與一生彘肩。
語辭。【李白·戲杜甫詩】借問別來太瘦生。【歐陽修詩】問向靑州作麼生。
平生,疇昔也。【阮藉詩】平生少年時,趙李相經過。【杜甫詩】平生爲幽興,未惜馬蹄遙。
【正字通】凡事所從來曰生。宋高宗朝,孫楙入覲,嘗論公生明。上問何以生公。曰:廉生公。問何以生廉。曰:儉生廉。上稱善。
所生,祖父也。【詩·小雅】夙興夜寐,毋忝爾所生。【疏】當早起夜臥,行之無辱汝所生之父祖也。
友生,朋友也。【詩·小雅】矧伊人矣不求友生
先生,師之稱。諸生,弟子之稱。【韓愈·進學解】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。【史記·酈生傳】高祖謂酈食其,以萬戸封生。【註】師古曰:生猶言先生。文穎曰:諸生也。
先生,父兄也。【論語】有酒食,先生饌。
【儀禮·士冠禮】遂以摯見於鄕大夫鄕先生。【註】鄕先生,鄕中老人爲卿大夫致仕者。【史記·五帝紀】薦紳先生難言之。
【詩·商頌】以保我後生。【朱註】我後生,謂後嗣子孫也。
門生。【裴皡詩】三主禮闈年八十,門生門下見門生。
蒼生,民也。【晉書·謝安傳】安石不出,其如蒼生何。【張協雜詩】冲氣扇九垠,蒼生衍四垂。
【前漢·郊祀志】故神降之嘉生。【註】師古曰:嘉生謂衆瑞。
【楚語】滯則不震,生乃不殖。【註】生,人物也。
水名。【山海經】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。生水出焉,而東流注于河。【註】卽奢延水也。水西出奢延縣西南赤沙阜,東北流。
姓。【正字通】漢生臨,明生甫申。
微生,浩生,俱複姓。
與牲同。【前漢·昭帝紀】令破烏桓。斬虜獲生有功。【註】獲生口也。
與狌同。【汲冢周書】郭都生生。
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所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所慶切,音貹。產也。【字彙】俗謂雞生卵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所景切,音眚。育也。【論語註】四乳生八子。【陸德明·音義】生,所幸反。
如字。
【正韻】息正切,音性。【周禮·地官·司徒】以土會之灋,辨五土之物生。【註】杜子春讀爲性。
【韻補】叶師莊切,音商。【傅毅·舞賦】在山峨峨,在水湯湯,與志遷化,容不虛生。
叶桑經切,音星。【詩·小雅】雖有兄弟,不如友生。叶寧平。【東方朔·七諫】觀天火之炎煬兮,聽大壑之波聲。引八維以自道兮,含沆瀣以長生。
叶尸連切,音羶。【黃庭經】內養三神可長生,魂欲上天魄入淵,還魂反魄道自然。

◎ 乱的意思

【子集上 • 乙】乱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6

【正字通】俗亂字。
(亂)〔古文〕【唐韻】郞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盧玩切,鑾去聲。紊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亂,治也。【說文】从乙。乙,治之也。【玉篇】理也。【書·臯陶謨】亂而敬。【孔傳】有治而能敬謹。
【盤庚】亂越我家。【梓材】厥亂爲民。【洛誥】四方迪亂,亂爲四輔。【立政】丕乃俾亂之類,皆訓治也。
不治也,凡事物不理皆曰亂。【爾雅·釋訓】夢夢,訰訰,亂也。【書·周官】制治於未亂。【周禮·地官】司虣掌憲巿之禁令,禁其鬥囂與其虣亂。
兵寇也。
事未定之時。【禮·檀弓】仲梁子曰:夫婦方亂。【註】喪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。
樂之卒章曰亂。【論語】關雎之亂。
古賦末皆有亂,總一賦之終,發其要指也。
【爾雅·釋水】水正絕流曰亂。【註】橫流而濟之也。【書·禹貢】亂于河。【詩·大雅】涉渭爲亂。
【韻補】叶力眷切,音戀。【揚雄·交州牧箴】周公攝胙,白雉自獻。昭王陵遲,周室昏亂。
叶力敬切,夌去聲。【揚戲李正方贊】不協不和,忘節言亂。疾終惜始,實惟厥性。(亂)

◎ 影的意思

【寅集下 • 彡】影·康熙筆画:15·部外筆画:12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於丙切【韻會】於景切,英上聲。【廣韻】形影。【集韻】物之隂影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惠迪吉,從逆凶,惟影響。【傳】若影之隨形,響之應聲。【列子·天道篇】形動不生形而生影。【顏氏家訓】《書·大禹謨》曰:惟影響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土圭測影,《孟子》曰圖影失形,《莊子·齊物論》云罔兩問影,如此等尤當爲光景之景。凡隂景者,因光而生,故卽謂爲景。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呼爲景柱。《廣雅》晷柱,挂景。是也。至晉世《葛洪·字苑》始加彡爲影,音於景反。而世閒輒治《尚書》《周禮》《莊》《孟》从葛洪字,甚爲失矣。【六書正譌】影者,光景之類合。通用景,非。毛髮藻飾之事不當从彡,今槩从影。
漏影,刀名。【古今注】漢文帝有百鍊靑犢漏影三刀。
躡影,馬名。【博物志】躡影,秦良馬。
木名。【花木志】瀛州有木,日中視之,一葉百影。
仄影,扇名。【事物紀原】周昭王時,脩塗國獻丹鶴,以翅爲扇。一曰條融。一曰仄影。
叶倚兩切,音養。【道藏歌】解散七祖,更法無中影。七化反自然,帝一同響。【集韻】或書作。

总述:诗句动枝生乱影出自《奉和咏风应魏王教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虞世南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