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仍迁少昊司

诗句
仍迁少昊司
拼音
 réng qiān shǎo hào sī
平仄
平平仄仄平
韵脚
上平四支、去声四寘
上一句
再领须句国
下一句
暖风抽宿麦

「仍迁少昊司」出自:《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祗召途中…郓州之作》

来朝当路日,承诏改辕时。再领须句国,仍迁少昊司
暖风抽宿麦,清雨卷归旗。赖寄新珠玉,长吟慰我思。

「仍迁少昊司」作者:

韩愈(768─824),字退之,河内河阳(今河南孟县)人。祖藉昌黎(今河北通县),每自称昌黎韩愈,所以世称韩昌黎。唐德宗贞元八年(792)进士,贞元末,任监察御史,因上书言事,得罪当权者,被贬为阳山(今广东阳山县)令。宪宗时,他随宰相裴度平…

「仍迁少昊司」辞典释义

◎ 仍的意思

【子集中 • 人】仍·康熙筆画:4·部外筆画:2

【唐韻】如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如蒸切【正韻】如陵切,音艿。因也。【論語】仍舊貫,如之何。【周禮·春官·司几筵】吉事變几,凶事仍几。【註】變几,變更其質,謂有飾也。仍,因也,因其質,謂無飾也。
重也,頻也。【前漢·王莽傳】吉瑞累仍。
【谷永傳】饑饉仍臻。
【淮南子·精神訓】仍仍然知盆瓴之足羞也。【註】仍仍,不得志之貌。
雲仍。【爾雅·釋親】昆孫之子爲仍孫,仍孫之子爲雲孫。
國名。【史記·夏本紀】少康娶於有仍氏。
姓。
叶人余切,音如。【柳宗元·佩韋賦】冶訐諫於昬朝兮,名崩弛而陷誅。苟縱直而不羈兮,乃變罹而禍仍。◎按《說文》仍,如乗切,原屬日母變宮之字。今《字彙》仍芿艿陾等字皆作時征切,是爲禪母之齒音,其誤甚矣。不可不辨。

◎ 迁的意思

【酉集下 • 辵】迁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3

俗遷字。
(遷)〔古文〕拪【唐韻】七然切【集韻】親然切,音韆。【說文】登也。【廣韻】去下之高也。【詩·小雅】遷于喬木。
遷徙也。【易·益卦】君子以見善則遷,有過則攺。【書·益稷】懋遷有無化居。【註】懋,勉其民,徙有於無,交易變化,其所居積之貨也。
移物曰遷。【禮·曲禮】先生書策琴瑟在前,坐而遷之。【註】諸物當前,跪而遷移之。
變易也。【左傳·昭五年】吾子爲國政,未攺禮,而又遷之。
徙國曰遷。【周禮·秋官·小司】二曰詢國遷。【註】謂徙都攺邑。
徙官曰遷。【前漢·賈誼傳】誼超遷,歲中至大中大夫。
貶秩曰左遷。【史記·韓王信傳】項王王諸將近地,而王獨遠居,是左遷也。
【張蒼傳】吾極知其左遷。【註】是時尊右左,故謂貶秩爲左遷。
【正韻】謫也,放逐也。【臯陶謨】何遷乎有苗。
君遷,木名。【左思·吳都賦】平仲君遷。
姓。
西烟切,音仙。【前漢·王莽傳】立安爲新遷王。【註】服䖍曰:遷,音仙。師古曰:遷,猶仙耳。不勞假借。
叶七情切,音淸。【琳·大暑賦】樂以忘憂,氣變志遷。爰速嘉賔,式燕且殷。【李翺·祭韓愈文】疏奏輒斥,去而復遷,升黜不攺,正言時聞。(遷)

◎ 少昊的意思

⒈  见“少皞”。

◎ 司的意思

【丑集上 • 口】司·康熙筆画:5·部外筆画:2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息兹切【韻會】新兹切【正韻】相咨切,音思。【說文】臣司事於外者。【玉篇】主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兹用不犯于有司。
【高宗肜日】王司敬民。
【周官】欽乃攸司。【禮·曲禮】天子之五官,曰司徒、司馬、司空、司士、司,典司五衆。天子之六府,曰司土、司水、司木、司草、司器、司貨,典司六職。
州名。【晉書·地理志】司州,漢司隸校尉所部。魏氏置司州。
【廣韻】姓也。【左傳】鄭有司臣。
【正字通】司徒,司馬,司空,皆複姓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相吏切,音笥。義同。【前漢·敘傳】民具爾瞻,困于二司。【註】師古曰:司,先字反。【王粲·酒賦】酒正膳夫冢宰是司,虔濯器用,敬滌蘊饎。
與伺通。【前漢·高五王傳】魏勃常早掃齊相舍人門外,舍人怪之,以爲物而司之,得勃。
【灌夫傳】太后亦已使司。
【容齋隨筆】司有入聲。如白居易詩:四十著緋軍司馬,男兒官職未蹉跎。一爲州司馬,三見歲重陽。武元衡詩,惟有白鬚張司馬,不言名利尚相從是也。○按司字有平、去二聲。白、武二詩所用,當係去聲讀作入聲者,無據,不可從。

总述:诗句仍迁少昊司出自《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祗召途中…郓州之作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韩愈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