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古壁苍苔黑

诗句
古壁苍苔黑
拼音
 gǔ bì cāng tái hēi
平仄
仄仄平平仄
韵脚
入声十三职
上一句
残雪带春风
下一句
寒山远烧红

「古壁苍苔黑」出自:《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》

上客能论道,吾生学养蒙。贫交世情外,才子古人中。
冠上方簪豸,车边已画熊。拂衣迎五马,垂手凭双童。
花醥和松屑,茶香透竹丛。薄霜澄夜月,残雪带春风。
古壁苍苔黑,寒山远烧红。眼看东候别,心事北川同。
为学轻先辈,何能访老翁。欲知今日后,不乐为车公。

「古壁苍苔黑」作者:

王维(701─761),字摩诘,祖籍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)。九岁知属辞,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,二十一岁(开元九年)中进士。任大乐丞。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(在今山东境内)司功参军。宰相张九龄执政时,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,转…

「古壁苍苔黑」辞典释义

◎ 古的意思

【丑集上 • 口】古·康熙筆画:5·部外筆画:2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公戸切【韻會】果五切【正韻】公土切,音鼓。【爾雅·釋詁】古,故也。【說文】从十,口。識前言者也。【徐鉉曰】十口所傳,是前言也。【玉篇】久也,始也。【書·堯典】曰若稽古帝堯。【詩·邶風】逝不古處。【前漢·藝文志】世歷三古。【孟康曰】伏羲上古,文王中古,孔子下古。
【禮·祭義】以祀天地、山川、社稷、先古。【註】先古,謂先祖也。
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輪已庳,則於馬終古登阤也。【註】終古,猶言常也。
賁古,縣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益州郡賁古縣。
姓。【廣韻】周太王從邠適岐,稱古公,其後氏焉。漢有古初,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,北魏有古弼。
草名。【爾雅·釋草】紅蘢古。【註】俗呼紅草爲蘢鼓,語轉耳。
【集韻】古暮切,音顧。亦作故,義同。【劉向·九歎】興離騷之微文兮,兾靈修之壹悟。還余車于南郢兮,復姓軌于初古。
【字彙補】溪姑切,音枯。古成氏,複姓。漢廣漢太守古成雲。後秦古成詵,以文章參樞密。

◎ 壁的意思

【丑集中 • 土】壁·康熙筆画:16·部外筆画:13

【唐韻】北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必歷切,音繴。【說文】垣也。【釋名】辟也,辟禦風寒也。【孔安國·尚書序】秦始皇焚書,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。【水衡記】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,不點睛,每曰點之卽飛去。人以爲誕,因點其一,須臾雷電破壁,一龍乗雲上天。
軍壘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帝晨馳入韓信張耳壁,奪之軍。【周亞夫傳】吳楚反,亞夫救梁,引兵走昌邑,堅壁而守。
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【晉書·天文志】東壁二星主文籍,天下圖書之府。
地名。壁州,在三巴,本漢宕渠地,唐高祖武德初置,辟州節度使鄭畋有記。
赤壁,在蒲圻。【荆州記】蒲圻縣沿江南岸百里,名赤壁,昔周瑜破曹操處。黃州赤壁乃赤鼻山。【水經注】江水左逕赤鼻山,下爲赤鼻磯。蘇軾赤壁前賦及長短句,人道是三國周郞赤壁,蓋傳疑也。
凡石厓之峭削皆曰壁。【馬岌·石壁銘】靑壁千尋。【江淹詩】緬映石壁素。【神仙傳】帛和入西城山,王公令熟視石壁,二年漸覺有文字,三年得神丹方及五嶽圖。本作壁,十四畫。說文、經史皆同。字彙从省作壁,入十三畫,因之。壁字从作。

◎ 苍苔的意思

⒈  青色苔藓。

晋 潘岳 《河阳庭前安石榴赋》:“壁衣苍苔,瓦被驳鲜,处悴而荣,在幽弥显。”
唐 杜甫 《醉时歌》:“先生早赋《归去来》,石田茅屋荒苍苔。”
清 孙枝蔚 《醉题田家翁壁上》诗:“醉墨淋漓留在壁,莫教风雨生苍苔。”

◎ 黑的意思

【亥集下 • 黑】黑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0

【唐韻】呼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迄得切,音潶。【說文】火所熏之色也。韓康伯曰:北方隂色。【釋名】黑,晦也。如晦冥時色也。【易·說卦】坤其於地也爲黑。【書·禹貢】兗州,厥土黑墳。【禮·檀弓】夏后氏尚黑。
水名。【書·禹貢】華陽黑水惟梁州,黑水西河惟雍州。
【前漢·地理志】益州郡滇池縣有黑水祠。
黑齒,國名。【楚辭·招魂】雕題黑齒。
地名。【左傳·宣六年】公會晉侯宋公于黑壤。
黑子,今所謂黶子也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左股有七十二黑子。
【賈誼傳】淮陽之比大諸侯厪如黑子之著面。
【周禮·天官·籩人】其實䵄蕡白黑。【註】黍曰黑。
【詩·小雅】以其騂黑。【傳】黑,羊豕也。
姓。周有黑肱,黑胎。
叶鬩各切,音壑。【史記·龜筴傳】天出五色,以辨白黑。地生五穀,以知善惡。

总述:诗句古壁苍苔黑出自《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。

(0)